一时强弱在于力
千秋胜负在于理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
而言是“叛徒”吗?
文\赛艇队长编:瑞秋的春天
☄我
要对这些人说,你要明白一点,你的生活,事业,生命,都是建立在你鄙夷的和平之上,而你仰慕崇拜的战争,会瞬间夺走你的一切。
前两天,我刚睡醒,就看见一票朋友跟我说,“地图头,戈地图,苏联的掘墓人戈尔巴乔夫死了!上网一看果然是真的。前些年他就因为年事已高经常住院,当时就有他因为健康恶化去世的假消息,现在传言终成现实。
◇ 当地时间30日夜,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终年91岁。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的墓地
◇ 某大V对戈氏黑料的披露
◇ 某视频网站和某知识社区里的网友对戈氏的评价
自从那个红色帝国分崩离析后,舆论场上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可谓是泾渭分明,有人说他是走狗、卖国贼、拿了中情局赏金50万的苏奸,也有人说他是人类文明的保护者,苏联人民的大救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对这个人的看法。
首先,先说网上一些亲苏的观点,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一己之力搞垮了苏联,苏联有全世界最多的核武器,有钢铁洪流,一周之内能推平整个西欧,只要他想他就有一战封神的机会。但他偏偏不这么做,接受西方思想,上了贼船,搞和平演变。还把曾经苏联的种种‘黑历史’都公开出来,让苏联名誉扫地。还推行了一些很失败的改革,让这个红色巨人坠入经济深渊,万劫不复。”等等
因此,很多把苏联认作第二故乡的人到现在还在骂戈尔巴乔夫。但是客观的说,戈尔巴乔夫没有毁灭苏联的动机和理由。
◇ 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外祖父母潘捷利和瓦西里萨·戈普卡洛,大约在 1937 年。
◇ 1950年,19岁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老家开联合收割机,表现优秀,获得了劳动红旗勋章,于是特意拍照留念
他一个高加索农民家的儿子,20岁之前都没见过城市长什么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他从底层一步步爬到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的位置,那是至高无上,光宗耀祖,没有比这个更加荣耀了。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我必须要拼了命把苏联维持下去,我屁股底下这把椅子能多坐一天是一天,能坐多久就多久。什么他收了钱肢解苏联?那不是愚蠢的自杀吗?
他在苏联解体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和利益,苏联解体之前他可是苏共一把手,特权一大堆,抽烟喝酒烫头都是特别供应的,而解体后他连自身生活都出现问题。1995年,他唯一一辆伏尔加代步车被叶利钦收回;1997年,俄联邦给他每月退休金仅有210美元;到了1998年金融危机,攒了大半辈子的8万美元也化为乌有。之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靠演戏、拍广告、写书赚钱养家,所以很明显,戈尔巴乔夫没有理由故意肢解苏联。
◇ 戈尔巴乔夫利用自己的名气为LV做广告。注意,背景是柏林墙
◇ 戈尔巴乔和孙女拍摄披萨广告
其次,当时的苏联社会由于长期处在特殊的政经模式之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各阶层对死气沉沉的苏联不报任何希望。
在过去,斯大林时代可以靠美援撑过去;赫鲁晓夫时代可以靠经互会吸血华约国家补偿自己;勃列日涅夫时代可以利用能源补贴财政收入来扩军,一旦美援没了,华约国家没血了,油价下跌了怎么办?再加上与美帝军备竞赛,阿富汗战争以及不断要援助的同阵营穷哥们儿,苏联本就脆弱的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是步履维艰,经济上一旦出现问题,社会自然就跟着出问题。
◇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对外援助的国家达到顶峰,有64个之多。这包括了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据资料统计,苏联在45年内,至少对外进行了约858亿卢布的经济援助,折合美元为1490亿。比如,苏联为了援助古巴,1968年蔗糖的国际价格为1.12美分,苏联的收购价格为6.11美分;1982年国际价格为5.48美分,苏联收购的价格达49.7美分。从1980年开始,苏联每年为古巴蔗糖的补贴就高达十几亿美元。不仅如此,古巴的90%以上的石油、机械设备、原材料等都是苏联提供的。苏联每年还向古巴提供约15亿美元的贷款。最高时达80亿美元。这种不计成本的援助不仅令苏联人难以承受,也导致这些高度依赖苏援的国家经济变得极为脆弱,一旦失去援助,国家经济立刻陷入困顿
◇ 而为了赢得冷战,苏联的军费逐年攀升,到了1976年,苏联的军费开支甚至超越美国,达到1200亿美元,占据全国GDP的近20%。同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910亿美元,要知道美国这一年的GDP达1.87万亿美元,而苏联的GDP仅仅只有6900亿美元,几乎相差三倍之多。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也让苏联付出了近1000亿美元的代价
而苏联僵化的体制给予改革的空间也极为有限,纵观苏联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斯大林(紧)、赫鲁晓夫(松)、勃列日涅夫(僵)以及戈尔巴乔夫(松)四个时期,可僵化的体制掐死了任何改革的可能性。
此时的苏联就像一辆油尽灯枯的汽车,只是靠先前的惯性前行,在那个时间点无论是谁上台,只有两条路供他选择:要么什么也不做,维持现状,然后静静地等待这个红色巨人的死亡;要么壮士断腕,开启“伤筋动骨”的改革,然后给这个垂死的红色巨人续命。面对这样惨淡的前景,别说戈尔巴乔夫,就是列宁同志来了也没咒念。
◇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西方-81军演”着实让欧美国家紧张不已
而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对欧美国家一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恨不得用钢铁洪流和核弹彻底消灭万恶的西方国家。恰恰在苏联最后的时光,戈尔巴乔夫为了让自己的改革见效,积极改善苏联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甚至自降身价向其他国家示好。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经济已经是有进气没出气,为了让经济走上正轨,苏联的态度开始温和,道理很简单,跟他国,尤其是经济强国搞好关系才有贸易,有贸易才有饭吃,自己跟自己的穷哥们玩只能饿死。
◇1985年11月,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历史性的“炉边谈话”。两人进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谈
◇ 峰会结束后,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
在他上台不到一年,就去日内瓦和美国总统里根会面,双方摸清了对方的底牌:在控制核武器方面,大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接下来的事情就顺风顺水,1987年的12月,戈尔巴乔夫破冰去到华盛顿,双方签署了《中程核力量条约》。苏联和美国销毁所有的中短程导弹,不过当时的核导弹绝大部分都是远程导弹,这次所销毁的核导数量,只占据美苏核武库总数的4%,但是这份合约消除了欧亚之间的核威慑,又给往后远程和洲际导弹之间的谈判,起到了一个参考的基础,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 1987年12月8日,美国华盛顿,戈尔巴乔夫和罗纳德·里根签订《中导条约》
在对华约国家的态度上,戈尔巴乔夫也一改苏联前几位的嘴脸。曾经东欧的华约国家事无巨细,都要唯莫斯科马首是瞻,只要莫斯科说这个人不行,那一国的总理、国防部长第二天就会判反革命罪立即枪毙,不仅如此,苏联还经常对华约主权独立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像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钢铁洪流全用在自己人身上了。
而到了1988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武力干预,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称为“辛纳屈主义”,不但不干涉,还鼓励东欧各国对现行僵化体制进行改革。
◇ 1980年8月,瓦文萨等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在列宁造船厂做宗教仪式,呼吁改善工人待遇
此言一出东欧社会瞬间涌现出各种思想潮流,其他党派纷纷取得执政资格,东欧各国也逐步走向正常。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一轮改革中紧邻西欧的东德却表现最为保守消极,不仅不改革、不与外界联系,还变得更保守,有一些苏联都允许出版的刊物,在东德的审核员眼里这些东西都太三俗,根本不允许刊印。时任东德领导人的昂纳克找到戈尔巴乔夫,想要莫斯科帮忙清理掉国内的异见派人士,但戈尔巴乔夫只是冷冷的说不支持强硬路线,还暗示昂纳克老了需要退休。
◇ 1989年10月,戈尔巴乔夫与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的亲密合影
◇ 同年11月9日,作为冷战标志的柏林墙被推倒
东德政府基本上就是苏联在东德的办事处,戈尔巴乔夫这番话很快就在东德内部引发巨大波澜,昂纳克10天后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一切职务,德国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克伦茨接班,一年后两德统一进入议事日程,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表示反对,于是柏林墙轰然倒塌,一代德国人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在对待东方邻国方面,戈尔巴乔夫也逐渐放下了敌视的态度,1986年7月,他在海参崴发表了长篇讲话,阐述了苏联新的外交政策,国际舆论认为,戈尔巴乔夫选择在与中国近在咫尺的海参崴发表讲话,主要是说给中国听的。
◇ 1964年为解决平原设防问题,有人提出在华北平原堆筑人造山,通过建设人造制高点,让我步兵部队可以依托人造山狙击敌机械化部队的进攻。1967年5月,召开堆山工程会议,制定了《华北和苏北平原人造山工程战术技术要求》,规划在全国修建满足300个步兵师使用的防御工程。人造山的堆形为单峰菱形或双峰椭圆形,高度20至40米,正面宽250至400米,纵深120至220米。地下坑道轴线总长600至1000米,坑道出口6至10个。地下工事的覆土要求能够抵御250公斤至1000公斤航空炸弹的直接命中。内部要求达到自然通风、供电、供水。每座人造山一般配置1个守备步兵营,下辖1个远射程炮兵连(4至6门85或130毫米加农炮),1至2个守备步兵连,配备轻便的反坦克武器、高射机枪和步兵武器。在战时可进驻一个炮兵群指挥机构。总兵力约300至500人。一座“人造山”的成本大概在5000万元左右。
紧接着中国边防军就发现,自己的压力好像越来越轻了,1987年上半年,苏联从蒙古撤走了一个摩托化师,宣布1988年之前撤出3/4的驻蒙苏军,大约与此同时,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并表示要在9个月内全部撤出,1988年底,苏联又宣布裁军50万,其中东部地区裁军20万。
中苏边境上的钢铁洪流至此瓦解,悬在中国人头上的剑,终于被收起来了。
也正因为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对外的怀柔政策,在1990年,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世界和平和历史进程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 1990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发表演讲
更重要的是,对苏联人民来说,他们终于有机会能见到外面的世界。现在的人们习惯于把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改革称为“苏联版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从改革的实际措施来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非常有预见性、也非常有针对性的。
而在苏联走向解体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为了避免流血冲突,决定主动让出最高领导人职位,并且将国家最高权力平稳交接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 1991年8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右)在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阅读一份文件时向他做手势。
◇ 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法令,并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
1991年12月25号,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从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一体化,世界经济也开始在1991年后开始腾飞,并且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总量翻了近三倍。因此才有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奇迹,波兰、罗马尼亚才会成为欧洲最具有活力的国家,亚美尼亚才会拾起他们原始的基督教信仰。
曾经的红色巨人用自我了断的方式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失去敬畏之心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想把每个人都放在自己编程好的路线中生活,这样的国家无论拥有多少核武器,也一定会走向失败。我想这就是苏联解体带给人类最重要的意义。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到今天为止,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和灾难,戈尔巴乔夫作为曾经超级大国的领导人,一个可以按下毁灭世界的核按钮的人,如果当时的他失心疯,丧心病狂走向了反面,变成一个政治强人或战争狂人,那人类的结局会是什么样?我想各位心里都数。
不过,后冷战时代出生成长的这一代人,好像过惯了和平日子,觉得和平的时光是无聊且廉价的。他们在屏幕前,用自己的键盘嘲讽戈尔巴乔夫的懦弱,无能;他们幻想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一定可以力挽狂澜,把将倾的苏联大厦扶起来,戈尔巴乔夫这个“卖国贼”活该晚景凄凉;他们崇拜用拳头说话,一小时二十二分结束战争的东欧战神;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手握权柄的虫豸唯唯诺诺,对同胞重拳出击。
我要对这些人说,你要明白一点,你的生活,事业,生命,都是建立在你鄙夷的和平之上,而你仰慕崇拜的战争,会瞬间夺走你的一切。勿谓言之不预也。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合作公众号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