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2747
8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留美学子】导语
广11
《触摸美国》是作者孙燕女士人生跨越30年、留美旅居中,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录!一切来自作者穿越美国的东西南北、触摸到的人与事!点点滴滴、汇集成触击人心、揭示人性的随笔记录!
感谢作者孙燕女士授权【留美学子】连载,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足迹,穿越到几乎要被时代遗忘、却就发生在昨天、前天的那些故事里。
《触摸美国》
连载系列之十二
作者 孙燕
第21节  转战多伦多
先生开着大卡车带着两个孩子和全部家当在前面,我开着轿车跟在后面,在即将入关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美国之大竟没有我们的立锥之地。难道美国梦就这样终结了吗?加拿大的生活会怎样?难道加拿大就是我们的归宿吗?没有答案,一切都是悬念。
从底特律入海关进入加拿大。转眼之间从美国变成加拿大,像极了电影的镜头切换,还没缓过神儿来,已经身在其中了。
进入加拿大境内公路和美国一样的宽,一样的平,街道两侧的楼一样的高,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落差最大的是我们的心情。虽然我们已经获得加拿大绿卡,加拿大接受了我们,但是我完全没有归属感,只有失落。我完全没有心情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路直接开到我们的新家。
新家是事先请先生的大学校友帮忙找的,位于多伦多东部的士嘉堡,是一座高楼公寓,我们在最高层十二楼。
我和先生两个人当天就把全部家当搬上去,还了大卡车。新家两居室,既宽敞又明亮,我的心情好了一些。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下去。我和先生两个人很快就把新家安置妥当,女儿也上了学。
不久先生的几个大学校友一起聚了一次,见面时一位校友很客气地说:“校友来了再忙也得见呢。”可是当他听说我们是全家移民过来的时候马上换了另一副面孔:“移民了。” 语气中的轻视让我们顿感世态炎凉。
可以想象得出如果我们真的回中国的话,周围人们的质疑都会是这种声音。出国这许多年我们所遇到过的歧视往往来自于我们的同胞,甚至是我们的朋友。
这次转战多伦多是我们的一次败走麦城,也可以说是一次战略迂回。对任何人的轻视和草率定性都是不明智的。
加拿大当时的经济环境比美国还要糟糕得多,加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到了0.72,几乎是历史最低。在加拿大买东西我习惯了先把价格转换成美元做比较,就像刚从中国到美国时一样。
我发现加拿大的物价比美国高出许多,这意味着我们的那点存款也严重缩水,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加困难。更严重的是加国大量人员失业,在这个时候找工作无疑是希望渺茫。
本着先生的生存法则:既来之,则安之,我们马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安定后的第一周先生办理各种手续,其中买汽车保险时大费周章,花了很多冤枉钱。第二周先生就开始着手找工作。在金矿的一年虽然有了一点积蓄,但是换了一辆车又搬家之后也所剩不多了,所以找工作有收入刻不容缓。
在申请专业工作的同时,先生也找了经纪公司帮助找临时工作,很快就得到回复要先生第二天就去上工,结果是食品仓库的工人工作。
那个时候我们别无选择,要么去当工人,要么坐吃山空,先生选择了去打工。
一个博士为了生存,
为了家人,
彻底放下身段,
这是真正的男子汉气魄,
能上能下,
能屈能伸,
这样的丈夫实在令我敬佩。
中国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
其实普通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英雄,
对于普通人能为家庭做出牺牲,
为家人做出贡献就是英雄。
不管别人怎么说,
他是孩子们的英雄父亲,
是我的英雄丈夫,
先生就是我们家的英雄。
现在很多中国家庭对外攀比,对内互相埋怨,他们如果能认清这一点,能免去多少家庭的矛盾,能解决多少家庭的危机啊。
两周以后当先生把第一次打工的工资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拿在手里觉得沉甸甸的,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少,相反我觉得很多。这是我们在加拿大的第一份收入,预示着我们进入加拿大新生活的开始。当天我们全家一起去逛超市,并给两个孩子买了一些好吃的,看着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吃着,我们俩的心里也充满了幸福。
这个工人的工作干了两周,先生就找到了一家化工厂操作员的工作。专业工作几乎没有希望,这个操作员的工作是先生以普通本科生的身份找到的。
到化工厂上班以后,先生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工作。他的工作是负责操作十个几十米高的蒸馏塔,加上取样做化学分析。这些工作对先生这个博士来说一点都不难,其实也并不简单,有的工人在这里干十几年了还不能独立操作。先生很快就能独立操作那些机器了,这意味着晚上值夜班时他可以一个人管理这些蒸馏塔。
说好的半年以后转正,结果两个多月后工厂就给先生转了正。先生的经理看到他很能干,就跟他说如果他能考下加拿大的工程师执照,他可以马上给先生转换成工程师的工作,当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决定先在这家公司做下去,先稳定,再求发展。
无论千辛万苦,有家就有欢乐与担当
第22节 第三次搬家
先生的工作转正以后我们就开始计划搬家,因为这个化工厂离我们的家太远,而他的工作是三班倒,下夜班后再开一个小时的车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考虑第三次搬家。
这次搬家没有任何悬念,只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先生很快就在多伦多西侧的密西沙加市找到一个公寓。
搬家那天先生照常上早班,下午三点半下班。从早晨起我就开始准备,大件物品装箱打包的工作我们基本准备完毕。先生上班后我就开始打包小件物品,然后往楼下搬箱子,幸好我们有一个专门卸货的小车(hand  truck)很好用。
我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把箱子从十二楼坐电梯搬到一楼的大厅里,十岁的女儿看着东西和弟弟,她的小朋友也过来帮忙。一对从中国过来探亲的老夫妻看见我一个女人独自搬家很是佩服,对我说他们的女儿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最后老先生实在看不下去过来帮忙,帮我把洗衣机和烘干机搬到楼下。
等到下午先生下班时我已经把东西全部搬到楼下,先生没有片刻的歇息马上装车。开到新家后又马上卸车,搬到六楼的公寓。第二天早上先生照常上班。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很能干,我们当年吃的苦是现在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俩的生活原则是凡事靠自己,我们从来不相信“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古训,我们只相信自己。
密西沙加市位于多伦多的西侧,是加拿大的第六大城市,属于大多伦多地区的一部分,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当时人口大约四十万人,现在几乎翻了一番。密西沙加是我们当时住过的最大城市了。因为当时忙于生计,我们也无暇领略这个大城市的风采。
新家距离化工厂很近,我有时开车送先生上班,这样我就有车了,我可以开着车和儿子出去购物。
一次外出期间我不慎把车开上道牙子,把轮胎撞坏了。我赶紧打电话叫先生过来帮忙,先生立刻坐公交车赶过来。儿子抢先告诉爸爸说:“妈妈把轱辘开坏坏了。”
先生二话没说,马上动手把轮胎卸下来,这时发现备用胎不配套根本安不上,他只好抗着大轮胎坐公交车到商店去修。再坐公交车拿回来安到车上。可以想象他一个人抗着一个大轱辘在街上走的时候会引来多少路人侧目。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问题,从结婚到现在我们家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是马上找先生帮忙。
先生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什么事都能解决,
难怪孩子们都说爸爸是万能的。
而且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就是从来不埋怨。
无论我还是孩子惹多大的祸,
他知道了总是立刻解决问题,
从来不会埋怨我们。
他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我们知道有他在再大的事都不怕,
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担当。
这里的超市等级比较明显,商品摆放整齐干净的超市价格比较贵,那里的顾客以白人居多,顾客常常拿着购物筐采买,在美国都是用购物车。而价格比较便宜的超市比较拥挤,物品摆放也比较乱,这里的顾客大多是各色移民,大家都是推着购物车采购的。
加拿大的购物车不能随便拿,是上锁的,每次用的时候要放进去一个二十五分钱的硬币才能使用,用完这个硬币会还给你,目的是防止人们把车推回家。因为很多新移民没有车,即使牺牲这枚硬币也会把车推回家。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有发生。
无论在什么地方,每个人都会找到各自生活的方式和空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路。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很好,公共设施相当齐全,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来说这里就是天堂。这里就像进入联合国一样,各种移民随处可见,白人反而不多见。
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公共机构,是专门给学龄前儿童设立的,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到那里玩儿。里面有多种玩具设备供孩子们免费使用,有专人管理。我经常领着儿子去那里玩儿。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管理员是一个黑人女士,她胖胖的,总是笑呵呵的,非常和蔼,经常陪孩子一起玩儿。女儿每天自己去学校,不用接送。女儿放学会经过这里,有时我们一起走回家。
新家位于沿湖路就在安大略湖边上,意味着我们可以晚饭后散步去领略安大略湖的风采。有一次我和先生在湖边的时候看见一群大鱼向我们游来,我们沿着水边走,鱼儿跟着我们游。那些鱼都是野生的,每条大约有一米长,实在令人称奇。从来不信迷信的我不免想入非非,是不是好运要降临到我们头上了,我在心里默念,但愿这是真的。
借着大鱼的吉兆,我默默地祈盼好运的到来。可能是大鱼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好运,在我们搬来加拿大不到半年的时间,先生接到了一个改变我们命运的电话。
未完待续·精彩持续中
注:为满足读者强烈要求,连载将改成每周5期的频率发出,敬请期待!
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
作者孙燕
哈尔滨人氏,移居美国三十载,随夫君闯荡美国北东南西,纵览褒僵之无垠,横贯人文之熙明。择阳光之都,高科技之府而栖。幸哉!忧哉?悠哉!
自幼喜爱文学,不料误入医学之迷宫,主业牙医。在儿女投身正业之时,其母弃主从副。办杂志,行出版,风生水起。为人作嫁,把玩文字。乐哉!愚哉?壮哉!
原《美华文学》杂志社主编·、现威廉出版公司总编辑。

-
50
喜欢就点个“赞”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