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编译 | 夸克拉
全文共 1964 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编者按:本周二,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过《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围绕此法案的讨论陆续出现,其中被讨论得最多的是关于税收的部分。本文分析了共和党人攻击该法案税收部分的虚假主张。
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文章“Republicans Flail and Fail on Taxes”,原文作者Paul Krugman
如亚利桑那州议员凯斯滕·西内玛(Kyrsten Sinema)所愿,民主党人即将(已经)通过《降低通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这项法案可能确实会减少通货膨胀,但主要是迫切需要的、能够限制气候变化的努力。当然,共和党人正在攻击这项立法。
图源:ABC
但当我看到这些攻击的实质内容时,是我几个月来最欢快的时刻。
首先,关于该提案的辩论感觉像是回到了一个更纯洁的时代,当时共和党人试图用不诚实的关于经济政策的主张来阐明立场,而不是疯狂的阴谋论和推翻民主的尝试。
另外,共和党对该法案的批评也特别弱。这对民主党人新制定的气候政策来说是个好兆头——这种方法主要依靠“胡萝卜”而不是“大棒”,依靠激励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靠惩罚错误的事。我们已经看到共和党人攻击这种方法是多么困难,一旦公众开始看到环境投资的好处,共和党的攻击将变得更加困难。
《降低通胀法案》包含3690亿美元的气候支出,主要是对采用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等的家庭和企业进行减税。该法案还将花费640亿美元扩大补贴,以帮助保持医保的可负担性。
图源:NYTimes
这些新支出的大部分将主要通过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来支付,还能有盈余。最大的收入来源将是对大公司征收新的最低税。该立法还将给资金严重不足的国税局提供更多资源,以打击骗税行为。还将通过赋予医疗保险计划就药品价格进行谈判的权力来寻求节省医疗费用。
共和党人如何能攻击这样一个法案呢?尽管他们长期以来努力使国税局缺乏资源(这表明他们实际上是支持骗税者的),但他们不能公开声明去捍卫偷税漏税者的利益。与此相反,共和党人所做的是援引国会无党派联合税收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 JCT)的估算,他们认为该法案将提高中产阶级的税收,这违反了拜登的竞选承诺之一。
这在多个层面上来说都是虚假的主张。
首先,《降低通胀法案》不会提高任何人的个人所得税。大写加粗!它就是不会。
JCT预测的是“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 effects),试图估算其他税收给家庭带来的间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这基本上意味着要求大公司支付最低数额的税收对工资可能产生的影响。
估算这些影响是有帮助的,但它们是对工人的“加税”吗?几乎任何政府政策都会对某个人、某个地方的收入产生不利影响,难道政府所做的一切是“加税”吗?
此外,如果我们要考虑并非直接影响家庭税收的立法对家庭收入的间接影响,为什么不考虑整个法案,而只挑部分法案?共和党人引用的JCT表格指出,它不包括法案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影响——这些部分将帮助家庭,从降低药品成本、更大的医保补贴和清洁能源激励。把这些都加进去,中产阶级基本上是肯定会获益的。
我未在共和党人的主张中看到有被强调的另一点是,《降低通胀法案》可能会减少一般的空气污染,而不仅仅是温室气体排放。这将有重大的健康利益,也有金钱利益。
等等,还有更多。JCT假设从企业征税中获得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最终会来自于工资(编者注:指的是当企业被加税时,他们很可能会设法降低员工的工资以谋取最大利益)。这是一个存在激烈学术争论的领域,但有充分理由相信,当你打击偷税漏税时,对工资的影响实际上是最小的。
最后,尽管JCT的分析以各种方式使竞争环境对《降低通胀法案》不利,但声称的中产阶级税收的增加是很小的。例如,根据JCT的报告,年收入在5万至7.5万美元之间的家庭的联邦税率将从13.0%上升到13.1%。
图源:国会联合税收委员会针对《降低通胀法案》的研究
因此,共和党人对这一提案的攻击,用一个词总结,是可悲的。这种攻击可能获得牵引力的唯一途径是媒体在报道时偏听偏信,隐瞒新闻消费者,共和党关于该法案的说法实际上是不真实的。不幸的是,这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任何大意为“共和党人说《降低通胀法案》将提高中产阶级的税收”的新闻报道,如果未能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就会损害公众利益。
然而,撇开错误信息不谈,右翼对民主党的新气候政策的攻击,正如我提到的,格外软弱无力——而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降低通胀法案》本身是一件大事,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希望,它将只是拯救地球的更大努力的首付。如果此次攻击是地球的敌人能做的最好的事,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

原文链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04/opinion/climate-change-bill-taxes.html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