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写满无限可能的将来时。我们从过去中来,站在每一个现在,憧憬千万个未来。
近期,我们和 X ACADEMY 联合举办了一场分享会,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Silverhand 创始人兼 CEO 孙高、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兼联席 CEO 姚颂在活动上分享了他们眼中的「无界未来」。在国际青年日之际,我们将分享内容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迪~
一步一步,闯出未来
早期的求学和工作都是在北大完成的,在北大英语系待了十年,学了四年书,教了六年书。当时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在讲台上跟大家分享英美文学,却没真正到过英国、美国,我应该是资历不够的。于是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去留学,去真正体验英美文化。
敢想敢拼,不怕未来
到美国后,我遇到了人生第一次比较大的打击,我忽然发现过去十年纯文科的学习背景非常难找到一份工作,没办法为我提供生存保障。于是,我又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心,我决定丢掉我十年来为之兴奋、奋斗、我再熟悉不过的人文领域,转向一个完全陌生、但能提高生存概率的领域——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我冥思苦想能不能做这个转行,我想起亚里士多德一个简单的逻辑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大前提,计算机是人发明的东西;小前提,但凡是人,都应该懂人发明的东西;结论,我作为人,一定能懂人发明的东西。确实是初生牛犊,我走进了计算机科学。过程自然是学得十分艰难,从一个熟悉的坐标系跳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坐标系,就算一个人再聪明、再努力,在最开始的时候都得挑战自己的极限。所以我当时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但回头看,没有选择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成事的人未必最聪明,往往很愚蠢,愚蠢到每当生命将选择的命题推到他眼前时,他的选择是我放弃什么、不做什么,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擅长的、能做的,这个东西可以让他钻得很深,有很扎实的成果。乔布斯说怎么理解priority(优先级),当你在喜欢的三件事中,还能丢掉两件事,只保留最后一件事,才是理解了优先级的智慧。
把对的、有价值的事做到极致
不管是毕业后在美国贝尔传讯研究做软件工程师,还是回国创办新东方、创办真格,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都在单位时间里最投入、最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
年轻人身上聚满了各种各样的潜能,你们只通向一个地方,就是未来。大家要敢于想象,更要敢于迈出扎扎实实的步伐。生命的周期曲线是很公平的,每个人都是由生到死,但每个人能实现的意义却有所不同。有的人敢于在既定曲线以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创造力,画出一条和别人不同的生命曲线,这就构筑了我们来到这世界上、自己为自己创造的某种意义。
拥抱创造力,勇敢向未来
对于未来,我们要有非常敏锐的观察。我很鼓励大家眼观六路,观察这个世界究竟在发生什么,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怎样的突破,这些突破是局部的,还是整合的?是否会成为人类释放创造力的新平台、新工具、新语言?这些观察都与大家日常的阅读和思考密不可分。
在阅读上的创造,是先理解、吸收现有的内容秩序,再去打破、重塑新的内容秩序。创造力的核心,是思考怎样在熟悉的秩序、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现实里,找到新的突破,达到颠覆式创新。
大家要不断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你的思考框架变得扎实、有深度,不是流于信息汪洋中泛滥的噪音,而是真正有质量、有的放矢地吸收,把这些意义放在你的思维框架中。
最关键的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充满着生存的勇气,充满着探索的勇气,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那你就该勇敢地忘掉不重要的东西,来实现人生中最重要的梦想。
争取去硅谷,是我走的第一步
大学时有个去硅谷的实习机会,我舍友关注到了,拉我一起报名。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我先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实习。才进去没多久,硅谷的实习就来问我面试时间,我因为自己心情太过激动,错过了面试时间。当我再次发邮件询问的时候,对方毫无应答,这让我很不甘心。
偶然得知我实习的公司老板曾在这家硅谷公司工作过,我就时常会想,怎么通过这个机会再去争取硅谷的实习。春节期间,有一次老板有紧急任务,想找实习生帮忙,我立刻响应了,踏实地完成了工作。再之后,我主动跟 HR 沟通,说很想再尝试去硅谷实习,可能是春节加班的诚意打动了公司,他表示愿意帮我争取这个机会,最后我顺利来到了硅谷。这个机会可能本不属于我,但我就是一点点争取,直到抓住这个机会。
重写人生的代码
在硅谷实习时,看到他们的系统不好用,我就先修 bug,再提出重写一套系统的建议,在同事的帮助下,从设计、技术选型,到编码,全跑了一遍,做成了新系统,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用,这对我是很大的锻炼和肯定。
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在 Airbnb,一年后就晋升了,我时常会想人生的下一步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一直想做大做强,但大公司比较无奈的是,想往上走得先排队。像我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可能已经有三五年工作经验了,都在等晋升的机会。我观察公司里非常厉害的人的晋升路径,发现到下一个阶段还得等两年,就想找新的工作。这让我发现,自己的舒适区,其实是不在舒适区。当周围环境和所做的事趋于重复的时候,其实我并不舒适,尝试新鲜的、需要学习的事情,才会让我比较开心。
链接过去,走向未来
后来在工作中,我所接触到的业务让我思考,是不是自己也能动手做开源和 SaaS 服务。这既是我感兴趣,也是我擅长的领域。于是,我开始组建团队。第一个来的人是我大学时期合作过多次的同学,我们一拍即合。然后我想到在第一份工作时关注到的一个优质公众号,我又去后台留言联系公众号的作者,邀请她加入团队。我们团队还有我之前在各种场合下认识的朋友、我很勇敢沟通过的投资人等等,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一切都是巧合,但就像乔布斯所说,
人是会 connect the dots(链接过去)的,未来可能难以预测,但做好现在的事,拥抱并享受通往未来的过程,再回头看,就会发现之前做的事其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希望大家也能如乔布斯所言,keep looking,don't settle(持续寻找,步履不停),一直坚定地走在热爱的道路上。

“永动机”靠的是自我驱动
我高中就读于长沙一中,学校有竞赛传统,我也有参与竞赛。高一是既要学习常规课,也要学习竞赛课;高二是自己每天花时间刷题,老师来组织考试;后来高三竞赛进了全国决赛,就保送了清华。我的高中生活并不特别,只是学习成绩还不错,走了竞赛保送这条路。竞赛生很大的特点是强自驱,老师不会管你是看小说、打游戏还是刷题,我们每天都在自习,所以是个自我约束的过程,筛选出来的都是非常自律的人,因为想考好成绩,就必须自己做好规划,这对我是很大的锻炼。
满怀理想信念,敢于长期坚持
我总是会向不同的人学习优秀的品质,而我最佩服的,是特别有理想信念,敢于去赌、去坚持的人。我说我是上海上港的球迷,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徐根宝特别打动我。他之前是上海申花和国足的主教练,大概在 99 年,他投掷了所有的积蓄,加上贷款,花了 3000 万,在崇明岛上办了一个足球学校。2000 年,他带着 100 来个 10 来岁的孩子开始青训。后来这 100 来个孩子跑出来了 30 多个中超球员、10 多个国足球员。我特别佩服这样满怀理想信念、敢于长期坚持的人。哪怕到今年,徐指导快 80 岁了,他都亲自下球场,亲自示范怎么铲球。作为上海上港的球迷,也是徐根宝、武磊等一批球员和教练的球迷,是他们这样的人始终鼓舞着我奋勇向前。

在难而正确的道路上跋涉
不管是之前创办深鉴科技、以 3 亿美金被收购,还是现在再次创办商业航天火箭公司东方空间,经历一直在转变,没有变的是我始终选择在难而正确的道路上跋涉。
卖掉深鉴科技后,我陷入过短暂的灰暗时刻,因为人工智能芯片这一波时代性的浪潮已经过去了,我还得再找新的方向、新的事情,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要对未来有深入的思考判断,要积累相关的资源能力,要能自上而下地发现系统的瓶颈。尽管我现在所从事的商业航天火箭事业天花板高、周期长、难度大,但也因为是正确的道路,所以值得追求。
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就是把事情做成,这是需要有远大志向,有理想抱负的。只要把一件事做成了,虽然名可能没有单独追求名那么大、权没有单独追求权那么大,但应得的奖赏一定不会少,所以我始终追求的都是真正把一件事做成、做好、做到精益求精、做到自己满意。

无限的可能,无尽的勇气,构成了无界的未来。期许每一个年轻的有志之士,都能保持敏锐、保持思考;奋力进取、步履不停;满怀理想、长期坚持。未来盛情而来,真格与你并肩同往。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