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朋友给说姐推了一条重磅教育新闻:
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北京市教委在《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意见》中指出,今年将分别从西城区、东城区拿出3校260学位、2校160学位试点,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而无需再看中考成绩。这一试点在全国尚属首例。
图片来源自网络
众所周知,大学扩招后,中考的残酷性凸现,民间关于反对中考五五分流,甚至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的呼声由来已久:
携程集团创始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曾表示,人生不应该由一两场考试来决定,建议取消中考,甚至弱化高考,并把中学改成四年,学生16岁直接读大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按照现行的中考政策,被分流的更多是郊区和农村的孩子,这样人为造成了一种教育不公,所以应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施十年制义务教育;
四川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则认为,要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关键在教育体制改革,建议尽快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小学到高中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图片来源自网络
民意汹涌,但国家层面的政策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按照惯例,我国任何一项大的改革上马之前,都会先在小范围试点,此次北京的行动,我们暂且可以理解为其是相关主管部门为缓解民众教育焦虑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
下面说姐带大家看看具体的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详解
首先,参与试点的区域和学校有:
东城区两所: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各80人。
西城区三所: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80人、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80人和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100人。
北京的朋友都知道,东、西城区是北京教育资源相对最均衡的区域,内卷程度低,普高升学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所以这两个区域内的孩子,只要参加中考,只要自己不挑,基本都能有高中可上。
而参考2021年北京市东西城区中考录取分数线,这几所学校排名几乎垫底,录取对应最低区排名均在5000名以外,是学业成绩在中上等以上的同学通常不会考虑的学校。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其次,符合登记入学的考生报名资格有:
1、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2、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级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
翻译一下,该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各方面表现正常,但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初中生,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没有啥别的毛病,就是学习还没开窍的”、最焦虑于被中考分流至职业学校的那部分初中生。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最后,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录取安排:
如果报名人数少于计划录取名额,那么不管中考成绩如何,全部录取;如果报名人数比计划录取名额多,就由学校决定录取名单,但录取人数严格等于计划录取名额。
意思就是录取了就不能参加后面的中招了,就要去登记入学的学校;没录取,还可以参加中考,看中考成绩去升学。
综上所述,北京这次普高登记入学试点政策更适合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孩子、通过登记入学,获得一次在中考前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机会。
理论上讲,此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我评判,用更稳妥的方式进入普高,有利于考生和家长考试压力的缓解,可以理解其是“双减”政策的延续。
此外,本次试点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代替中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淡化了分数的筛选功能,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现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不考试就不焦虑了吗?
提前拿出垫底的学位为最普通的孩子登记入学,既不妨碍考试公平,也不妨碍头部竞争,很好的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托底功能,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都盼着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早日效仿。
但,如上文所述,北京东、西城两区,教育资源相当均衡,高中普及率常年在90%以上,放眼望去,北京还有这样的区域吗?全国还有这样的区域吗?
若没有,那么,这份试点政策便很难推而广之,因为在我们更常见的区域,教育资源大多城乡悬殊、高中普及率只有50-70%左右,放在北京东、西城区正常家庭根本不会考虑的登记入学机会,放到别的区域,可能会引来大面积的哄抢。
到那时,该用什么来决定谁被录取谁不被录取?答案可能是——综合素质评价!
家有初中生的朋友都明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思想道德(分数占比25%),学业水平(25%)、身心健康(20%)、艺术素养(10%)、社会实践(10%)、个性发展(10%)六个评价维度,每个指标均有单独分数记录,并最终形成ABCD四档。
报告册内还包含学生初中三年的实践活动记录、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个性发展记录(个人荣誉及成果的展示、发表)。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这样的评价标准,优点是项目全面,可以让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脱颖而出,缺点是不可量化的项目太多,客观上给了心术不正的人更多暗箱操作的空间。
更结构性的矛盾在于,只拼中考成绩时,农村的孩子虽然也处于不利地位,但他们至少还可以通过刻苦努力缩小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若拼综合素质,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发展这类项目农村孩子拿什么和城市孩子竞争?
图片来源自网络
说到底还是一个老问题,在无法保证公平性之前,再合理的评价标准实施起来都会困难重重。看到此,有人会提出,既然登记入学有碍公平,那直接取消中考,普及高中,所有的矛盾不都解决了吗?
是否应该普及高中,何时普及高中,关乎财政、关乎师资、关乎国家大的产业结构调整,非专业人员不敢妄加评论,说姐只请大家看一样,义务教育普及了很多年对不对?小升初早就不用考试了对不对?但前几年大城市好的初中通过什么来选拔好的学生?奥数成绩!
什么意思呢?不论教育普及到什么程度,教育资源总是不均衡的,不均衡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取消考试,总会有别的评价标准替代分数,变的只是内卷的赛道,焦虑却并没有减轻半分。
延迟分流,可以延迟焦虑
却不能减轻焦虑
当然,14、15岁懵懵懂懂的年纪就接受现阶段残酷的中考分流,的确有悖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很多人提取消中考,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我能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但我不能接受我的孩子进不了大学的门”。
那么好的,假如政策放开,大家都去上高中,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招数据,2016年-2020年,我国大学的录取人数(包含本科和专科)常年稳定在79%-81%之间,其中本科比例稳定在42%-43%之间。
图片来源自网络
也就是说,拆掉中考这堵墙后,我们的孩子不论专科本科,基本都能够到大学的门,大家的朴素的愿望倒是悉数满足了,但是然后呢?
然后更残酷的教育分流虽迟但到,来看看近年的考研数据吧:2015年-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7年平均增长15.8%,今年更是创下了历史最高增长纪录,报考人数457万,涨幅达到了21%。
要知道,今年考研的应届生,也就是2018年录取的本科生,不过422.16万人而已(倒挂这部分人数,多来自考研二战、三战、N战等历届生),而各院校今年计划招生总人数在110万左右,不出意外,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
图片来源自网络
是同学们都醉心学术研究吗?
当然不是!300万考研人落榜热搜的背后,说姐发现,还有很多学校理工科专业上线考生不足,不得不服从调剂,甚至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这样的老牌理工强校都发布了调剂公告:
图片来源自网络
卷王专业更多出现在法学、应用心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学这种人文社科类的专业硕士,甚至不乏有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改考这类专业。
由此不难看出,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硕士文凭早已取代本科文凭,成为高端工作新的敲门砖,而比起研究生阶段能学到什么,大家更关心的果然还是如何快速拿到硕士文凭,争取早日“上岸”。
至于专科那边,官方没有更严谨的数据,但我们仅从日常听到的新闻里,便能对专升本的内卷程度略窥一二:
为提高学生升本率,有学校组织专门的专升本辅导班,甚至从大一开始,就围绕升本考试科目有针对性进行强化训练。也有学校在学生备考的冲刺时刻,压缩甚至取消毕业前顶岗实习环节,好让学生安心复习备考。
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此剑走偏锋的备考让主管部门都看不下去了,山东近年不得已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政策,其中规定,2020年起,应届专科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名不得低于同年级、同专业的前40%。
看到了么?教育的筛选功能一直都在那里,或早或晚都会有,筛选越往后延,学历越贬值,大家对学历的期望越水涨船高,最后只能都亦步亦趋涌向更高阶的学历内卷。
大学扩招的结局是本科生卷考研,专科生卷专升本,而已经如此惨烈的内卷现场假如再叠加高中普及,大家本就很严重的教育焦虑该何处安放?
教育的改革解决不了社会的问题
所以,我们从出生到就业,每一步都走的如此焦虑,是教育的筛选功能从根上就错了吗?
不,孔老夫子讲有教无类,也讲因材施教,人与人的禀赋与潜能天然是不同的 ,孩子在合适的节点分流走向不同的教育路径甚至是不同的人生路径,既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对孩子自身情况的尊重。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关于是否应该中考分流的命题,我们能听进去各行各业意见领袖的意见,唯独听不进去一线中学教师的意见,初中尚且吃力的孩子,死记硬背尚且各科会考只能勉强及格的孩子,你指望他高中一下子成熟起来,理解能力瞬间飙升,融会贯通的能力三年之内马上形成,不说痴人说梦,怕是十之只有一二吧。
教育分流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职业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不同的职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地位的差别过于悬殊。比如工人与公务员,别的利益难以比较,单就退休补贴这一项,待遇有如天壤之别,所以就算职业教育的地位被捧的天花乱坠,大家还是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念技校。
另外,国人重视教育、崇尚知识没有错,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凡事以学历作为单一标准,把人分出三六九等这种社会文化导向,也逼得教育不得不功利化。
比如外表光鲜靓丽的办公室白领与衣着脏乱差的管道维修工,前者收入一定比后者多吗?前者社会贡献一定比后者大吗?前者道德水准一定比后者高吗?
答案还真不一定,但小到同在一节地铁车厢里,大家总是没来由对后者抱以鄙夷的神色;大到同样想在大城市落户,没有人会去考虑后者的诉求,如此,不怪大家明知学历贬值,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纸大学文凭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以上社会层面的问题不解决,再怎么改革教育,孩子的出路没有变得更宽,大家依然还是会焦虑,而过于关照群众眼下焦虑的教育改革,注定很难关注到学生的长远出路,更难以关注到整个国家的产业变革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注定越改越内卷。
最后,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别再寄希望于这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改了,引导孩子努力学习,争取将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尽早看清现实,身体力行地教孩子尊重每一种劳动,以务实的心态面对职业选择,这样孩子将来即使学历普通,也拥有让自己幸福的心胸与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远”。
作者:鸢尾花花儿,精英说作者。认真带娃,认真写字,拥有两件军大衣的80后宝妈。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精英说直播活动来啦
投资海外房产,
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雅典法里奥海滨包租公寓项全球首发!
欧盟理事前官员
带你云游希腊,

海外房产专家同步分析欧洲房产新趋势!
观看直播即可享受优先抢房权,
更有万元服务费优惠,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即可预约观看~
▼精英说旗下账号 点击关注发现更多内容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