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切努力和积累,都会慢慢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最终完成脱胎换骨,那种超越众人的为人姿态和处事方法,是很容易被人看出来和感觉到的,于是更容易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
作者:耕农,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经授权发布
无论黑道还是白道,其本质的一样的,那就是:认清所处的时代,拿捏周围的力量,借一切外力为我所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曾国藩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杜月笙被称为"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杜月笙则从一个浦东乡下小混混,后成为产业横跨娱乐业、金融业和工商业,被誉为"中国版教父"的民国最大黑帮头目。
一个在官场获誉无双,一个将黑道做到极致。两个人,都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原本看似毫无交集的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尤其是下面四点,最能给人不尽的人生启迪,让人受用不尽。
1、欲成大事,先懂识人
曾国藩认为,"用人必先知人"。
就是说,用人慎重须以知人至深为前提,那么曾国藩的眼力如何呢?

在创立淮军伊始,曾国藩指示李鸿章将应招来的各方豪杰安置在一起招待。
几天后,曾国藩与李鸿章轻装简行,悄然进入宿馆,暗中观察。
只见淮军诸名人,有赌酒猜拳者,有倚案看书者,有放声高歌者,有默坐无言者。
南窗一人,裸腹踞坐,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长啸绕座,还读我书,大有旁若无人之概;视其书,司马迁《史记》也。
巡视完毕后,甚至没人知道曾国藩与李鸿章已悄然视察过。
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
被曾国藩断定成就最大的这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
杜月笙的识人本领也很高超,他和戴笠的关系就很能说明杜月笙的"看人"之能。
在戴笠在上海还只是一个常年混迹于赌场里的小混混的时候,有次他到杜月笙开的赌场里掷骰子,由于技艺高明,赚了赌场很多钱。
杜月笙的手下怀疑戴笠出老千,想收拾他一顿,戴笠大笑说:"你们这样对待我,杜先生恐怕不会答应。"
然后让看场子的人通报杜月笙,就说"有位戴先生想见他"。
杜月笙见了戴笠后,发现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但也不恼火,让戴笠表演下掷骰子。
一看之后,他对戴笠的绝技赞不绝口,认为此人手腕与心思这么灵活,将来绝非等闲之辈,当场给了戴笠500大洋。
几天后,杜月笙又将戴笠请至杜公馆,并对他说:"我给黄埔军校蒋介石校长写了封推荐信,你去报考黄埔军校吧。"
半年后,戴笠返回上海后马上与杜月笙结拜为异姓兄弟。戴笠后来成为军统特务头子,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
杜月笙后来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戴笠的诸多帮助。杜月笙认为,"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只有读懂人,才能"任人唯贤",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用人如此,结交人、选择合作伙伴等也是一样。
识人的能力可以决定事业的水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何识人?
曾国藩教给我们的是"观察",暗中观察一个人真正的品性和特质;
杜月笙教给我们的是"洞察",由这个人的品性和特质,推导他临事会怎样,进而推测他日后的成就。
两人的办法合一,就是八九不离十的识人手段。
识人是门大学问,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说白了就是"用心"二字。
只要真正用心,不受自己的感官和对方的表面迷惑,就会大大提高准确度。
对此曾国藩和杜月笙,都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榜样。
2、不吃独食,才有人脉
曾国藩早期在抵抗太平军时,认为有道义就能感召别人。
后发现,虽"应者云集",但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便问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曰:"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
曾曰:"当如何?"
赵曰:"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曾闻之甚然。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反思道,"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
后来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并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政策。
曾国藩的湘军饷银比绿营高得多,士兵所得,除自用外还可赡养家室。
将官饷银不仅更高,还可"沾润公费"。他还明确制定赏银规格,用重赏来"鼓好胜之心"。
此外,对于战争中的抢劫行为,他"概置不问",采取宽容态度,湘军攻下南京后,城中财物被抢劫一空,竟无一银交与朝廷。
曾国藩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1910年,杜月笙在上海青帮里还只是个小跟班。
有次杜月笙跟着老大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去赌场赌博,后来林桂生有事先离开,于是让杜月笙替她接着玩几把,并留下了100多大洋的筹码。
没想到杜月笙那天手气出奇得好,竟然赢下了2400大洋。
回去后,杜月笙把所有的钱全部如数上交给林桂生。
惊讶于他的大气与诚实,林桂生决定把这笔钱全赏给杜月笙。
后来林桂生把这件事告诉了黄金荣。黄金荣想知道,一个穷小子在突然之间手握巨款时会怎么处理,要知道两千大洋,在当时足以买下上海的豪宅。
"如果是买房置地,那可靠但不可大用;如果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那就既不可靠也不可用。"于是便派人去叫来杜月笙问询。
杜月笙回答说,"2000大洋早已经花完了"。
原来他在还清了早年欠下的赌债后,将剩下的钱全部分给了一起混街头的小兄弟们和自己干妈。
黄金荣惊叹:"这杜月笙确实是个人物,是得好好栽培栽培,日后必定是我的左膀右臂。"
杜月笙常言:"要想当大哥,一定得有大格局。"
正是因为杜月笙的仗义疏财,顾嘉棠、高鑫宝等人才死心塌地地跟着杜月笙打天下。
利益,人人皆爱之。但若独占利益,只顾吃独食,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众叛亲离,正所谓"独利则败"。
刘邦曾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
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
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
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你不吝惜恩赐,而项王则很少封赏,士亦以此不附。"
领导人可能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无瑕,但对普通群体而言,柴米油盐可能才是发愁的事情。
道义可以号召人,却不一定能笼络住人。利用"人以利动"的属性,采取恰当的激励制度,才能"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是锦上添花者多,而雪中送炭者少,很明显,后者的做法显然难得而又高明。
许多高情商的人,他们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赢得了广泛的人脉。
人脉并不是说你利用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被你呼来唤去、有多少人为你鞠躬尽瘁,而是在于你帮了多少人。
记住这句古训吧:"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3、只管耕耘,莫问前程
曾国藩不算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
对于他的智商,有不少评价认为,他应该是"中人之资"。
比较同时代名人: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左宗棠14岁考中秀才,梁启超更是11岁即中秀才。
曾国藩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但曾国藩胜在不懂取巧,愿下"困勉之功"。
曾国藩读书用的是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考取进士后,曾国藩留在翰林院工作。
在30岁的时候,曾国藩觉得三十而立,不能像以前那么混下去,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学做圣人。
于是,他没有像翰林院其他同事一样善于经营,走取捷径,而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对每项工作都全力以赴。
正是凭借一丝不苟的办事态度,曾国藩十年里升迁七次,年仅37岁便成为二品大员礼部侍郎,是整个清朝三百年间湖南最年轻的部级干部。
所以曾国藩说:"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杜月笙早年还在摆水果摊的时候,时常受到小混混的欺负,于是便通过门路,结识了青帮的陈世昌。
又通过陈世昌的引荐,加入了青帮,成为了黑社会中的一员。
一开始,青帮老大黄金荣把杜月笙当作一个普通小跟班,在自己上茶楼、进戏院、去浴室的时候,让他跟在后边拎皮包,倒茶水,点香烟,递毛巾。
后来,黄金荣见这个小伙做事情毫无怨言,踏实肯干,人又机灵,便让杜月笙做了自己的随从。
杜月笙是个善于学习的有心人,暗暗观察并记住从黄金荣到其他手下人的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并作为他应对接触的准则。
打杂的几年,也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就早晚会被发现。
这背后的道理是,你的一切努力和积累,都会慢慢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最终完成脱胎换骨,那种超越众人的为人姿态和处事方法,是很容易被人看出来和感觉到的,于是更容易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
所以,只问耕耘,莫问前程。
未来一定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天道酬勤,也许你眼前正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工作,或许你还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但是你一定要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历史上无数的天才都是早先一鸣惊人,而后迅速陨落,泯然众人矣。
那些看似庸才却守拙前行的人,往往载入史册,扬名千古。
但请切记,做个有心人,切勿低头蛮干。在不断地积累中通过自我反省,完善自己的缺点,才会臻至成功。
4、事不做绝,留有余地
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一四川中江人李鸿裔,由于才华横溢,深受曾国藩的看重,甚至允许他出入自己的秘室。
有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于秘室坐谈,恰逢有客来访,于是曾国藩外出陪客,留李鸿裔独坐秘室。
李鸿裔在曾国藩的文案上看到同为幕僚的某老儒所撰《不动心说》一首。

为了标榜自己的清高,老儒在文中,写了这么两句:
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
曰不动。
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
曰不动。
李鸿裔看到这里,便援笔题其上说:"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祗想见中堂。"
题罢,掷笔而出,曾国藩送走来客后,返秘室,看到李鸿裔题字,遂令中军官持令箭即刻去追李鸿裔。
李鸿裔追到之后,曾师厉声告诫他:
此辈皆虚声纯盗之流,言行必不能坦白如一,吾亦知之。但他们之所以还能够有丰厚的待遇,凭借的正是这些虚名。
可是你一定要揭露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衣食的来源,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绝不是言语就可以化解的,这不是自取祸端么?
明白了曾国藩此举的用意,李鸿裔悚然受教,自此遂深自敛抑。
杜月笙还在公兴记赌台"看场子"时,赌场因为"剥猪猡"事件的影响,生意一落千丈。
"剥猪猡"是指从赌场出来的赌客被潜伏在路边的劫匪抢劫财物,单单抢劫财物倒也罢了。
关键是劫匪抢得非常彻底,连赌客的衣物也全部扒光,使得赌客就像一只被剥掉皮的光溜溜的猪,因此被称作"剥猪猡"。
杜月笙决定带着几个小兄弟调查此事。他们打扮成赌客,出了赌场往僻静小道走去。
果不其然,一帮蒙面劫匪跳出来就要"剥猪猡"。将这些劫匪制服后,杜月笙得知,原来"剥猪猡"的还不止这一个团伙。
这些人大多是一无所有的小混混,很多都是蛮勇斗狠的亡命之徒。
有手下建议杜月笙送这帮人个"三刀六洞",可杜月笙没有同意,他说:"来硬的不行,都是道上混饭吃的兄弟,你要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就会和你搏命。"
杜月笙回去跟赌场老板讲:"我想把这几个头目召集起来,劝说他们放弃这个营生。
但是,他们也得吃饭,赌场得从盈利中抽出一成分给他们。"老板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接下来,杜月笙将这几个团伙的头目约到酒楼里,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做"剥猪猡"的营生,赌场老板愿意拿出一成的利润分给他们。
这帮人都非常高兴,以后既不用冒风险,还能按月拿到不错的俸禄,不用再愁吃喝,于是纷纷答应杜月笙的要求。
自此之后,公兴记赌场再没有发生一起 "剥猪猡"的事件。冲着这份安全保障,甚至别的赌场的常客也转投到这边,公兴记的生意甚至比以前更兴旺。
港产电影《风云》中有句很有哲理的话:"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留余地其实有两层含义:
  • 一是给自己留余地,行不至绝,言不极端,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为下一步行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 二是给别人留余地,将别人推向绝境,只会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与报复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下场是,自己也将无路可退。
事不做绝、留有余地,才是做人做事的最高良方。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动机老师教你摆脱内心的匮乏和不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