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深忠,一个中国农民。

这是张兆珍,杜深忠的妻子。
他们在山东淄博的杓峪村居住,这部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影片拍摄于10年前。
杜深忠是村里的“文艺农民”,他关注全球大事,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不管是神舟九号的发射,还是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他都能侃侃而谈。
他也热爱文学,曾经背井离乡跑到北京,斥巨资上鲁迅文学培训班。
学了四年,他废寝忘食地搞文学创作。
写过几叠稿件,拿过一些证书,但他最后还是囿于天资,回归了老家的黄土地。
即便如此,杜深忠并未停止追求文化艺术的脚步。

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用毛笔蘸了水,在铺满阳光的家门口扬扬洒洒地挥毫。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才人,有写字的活都找他帮忙。

从春联、横幅,到棺材、牌匾,乃至村口墙上的宣传语……
任何红白喜事,杜深忠都来者不拒,且乐在其中。
除了热爱文字,杜深忠还热爱音乐。
他有一把年代久远的二胡,经常跑调。
技艺并不精湛的他,拉着这把走音的二胡,陪伴妻子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劳作时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深忠听到了广播里放的《春江花月夜》,瞬间就爱上了琵琶这门乐器。

他心心念念惦记了很久,终于来到城里的乐器店,还拉着朋友帮忙砍价。
一把琵琶卖价890,砍到690,最后向妻子报价490。
他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即便他此时连拨弦都还没学会。

在旁人眼中,杜深忠就像是一个与农村格格不入的异类。

当大家都在为柴米油盐和吃穿用度发愁时,杜深忠却更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需要吃饭,他得活着。但精神也需要吃饭,也得需要哺养。”
没错,他经常像这般口出金句,在粗糙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奥的智慧。
有一阵,村里挖出百年老树来出售,运到城里搞绿化。

杜深忠评论:“这是给树办了‘农转非’,这叫剜大腿上的肉贴到脸上。”
回忆曾经外出务工的生活,他曾经累得掉了13颗牙。

他说:“打工不是卖力气,是卖性命,简直就是拿着人肉换猪肉吃。”
用自己的失败经历当反面教材,来勉励儿子好好读书,他总结道:
“不成功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还说明问题。”

当提及农村和脚下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时,他又不得不无奈承认:

“这个土地不养人。”
在农村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杜深忠年轻时的盛气和棱角早已消失磨平。

但他依旧保持着独立思考的头脑,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去玉米地里收割时,妻子抱怨玉米都被獾糟蹋了,想用药毒死獾。

杜深忠则清醒地表示,獾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乱杀。
妻子不理解:獾糟蹋粮食,怎么就成保护动物了?农民怎么没有保护?
杜深忠又回答道:獾糟蹋就糟蹋点吧,人还昧着良心卖假种子呢。
这对经常意见相左的夫妻,已经以他们特别的相处方式,陪伴了对方大半辈子。

说起来,他俩的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嫁给杜深忠之前,张兆珍已经结过一次婚。

那个男人不允许张兆珍和别的男人说话,张兆珍无法接受,于是提出离婚。

认识杜深忠之后,张兆珍被他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两人才顺利走到一起。
那时候,张兆珍以为眼前这个才华洋溢的男人能让她过上不同的生活。
但想象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她支持他搞文学多年,搭上很多钱,最后却落得“一场空”。
再后来,张兆珍越来越不理解杜深忠的琴棋书画,而杜深忠也总是埋怨她浅薄无知。

夫妻俩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经常吵架斗嘴。

用张兆珍的话来说,他们夫妻俩的生活就像一部战争片。
但是,比起“针锋相对”,他俩的关系更适合用“一物降一物”来形容——
杜深忠张口闭口都是哲学智慧,而张兆珍则有满嘴的歇后语俗语来应对。
“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君子下流坯。”
“鱼找鱼虾找虾,五流子找那蛤大蛤,兵对兵将对将,下三滥才配那恶儿当。”
在这些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俗语面前,杜深忠通常都毫无招架之力。
只能留下一句“对牛弹琴”,然后落荒而逃。
这对老夫老妻唇枪舌剑了几十年,但也相濡以沫了几十年。

张兆珍并非真正瞧不起丈夫,而是要以斗嘴的方式来掌握家中的话语权,以吵架的胜利来获得丈夫的关注与尊重。
更何况张兆珍的每次争吵,都并非无理取闹,而是对沉重现实的妥协
作为杓峪村里的一户普通农民,他们像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每年都依赖种植苹果来谋生存。

这一年苹果的价格并不高,杜深忠和中间商软磨硬泡,才谈到了2块3毛5一斤的收购价格。
七八千斤的苹果,能够卖到一万五六的价格。

但种植的成本还有七八千,刨开这部分算下来,才赚得几千块的收入。
这就是当地的普通农民,一年到头最真实的生存图鉴。
钱赚得不多,日子不好过,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
女儿小梅已经长大成人,她今年谈了个男朋友,带上门见家长。
杜深忠只提了一个要求:两个人要真心相爱。
他说:“穷富都是身外之物,我不讲究这些条件。”
女儿小梅笑道:“咱家这个情况,也没资格提这些条件。”

杜深忠说:
“我就是有这个资格,我也是这个标准。”

订婚当天,他把两叠钞票塞进了小梅的包里,倾诉衷肠。

出嫁之时,他百感交集地坐在接亲的车上,一言不发。
他就像千千万万个农村的家长一样,在田地里辛劳了一辈子,只希望把下一代送到离农村更远的地方。

那里有他曾经的青春梦想,是他未曾企及的诗和远方。

以上,是杜深忠、张兆珍一家发生在2012年的故事。
这部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叫《乡村里的中国》,豆瓣评分9.3。
虽然又土又糙,但是却足够真实,有着震撼人心的万钧之力。

甚至有人评价,它就是拍摄中国农村最好的一部纪录片,没有之一。

除了杜深忠,片中还讲述了当村支书的张自恩,以及从村里考上大学的杜滨才两家人的故事。
里面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场景都是真人真事
,正如导演焦波所说:

“我从来没设计过任何一个场景,没写过一个字的策划,没编过一句台词,这些都是真实生活的自然流露。”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摄制组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度过了24个节气。
他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一起住,共拍摄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剪辑出这部98分钟的片子。
在播出之后,这部纪录片打动了无数观众,也获得了华表奖、白玉兰奖等二十多个最佳纪录片奖项。
而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它真实呈现了中国农村在时代改革的大背景下,所发生的的巨大变迁。

以及这些身处农村的农民,在面临环境保护、生态问题、经济发展等多种国家政策之下的困境与追求。
截至今天,中国仍然有5亿农民。他们是二舅,是树先生,也是杜深忠。
杓峪村的故事,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这群人勤劳朴素地生活,扎根在这方土地上,开出了不一样的花朵。
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该因为城市化的进程而被遗忘。

最后,用片尾的一句话来结尾吧:谨以此片,向中国农民致敬!
*本文作者:阿怪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