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你的老师在校园之外的样子?
如果你的班级里,有一位新来的代课老师。
他长着一张禁欲脸,举手投足皆是绅士与温柔,温暖又忧伤。
面对他身上浓厚的忧郁气质和隔离人群的孤独之美,你是否能忍住不去探寻?
今天就带你们一起——

超脱

Detachment

导演: 托尼·凯耶编剧: 卡尔·隆德主演: 艾德里安·布洛迪 / 马西娅·盖伊·哈登 / 詹姆斯·肯恩 / 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 刘玉玲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04-25(翠贝卡电影节)

片长: 98分钟

又名: 人间师格(台)
提到致郁系电影,一定绕不开本片。它让人坦然以崩塌的状态来卸下心防,去思考事情根源——学校因何倒闭?
本片采用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用大量支离破碎的地点,破碎的台词,诗意的枯萎独白,与多元化的视角。
这部电影节奏虽慢,故事却十分抓人,其中诗意又残酷的现实主义,为的是把观众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让人们有空间去思考。
这种叙事性的削弱与碎片化,让观众有些混乱,但也许正中导演的心意--说不清的道不明的,是我们所处的荒谬世界。在观影时,注意力能够放在人物的情绪和状态上,情感跟着人物波动。
男主亨利来到一个社区学校担任代课教师,他在入职的第一节课上就遭到了学生的辱骂。
但亨利没有生气,对学生说:“我的内心,和这个被丢掉的包一样,空无一物,没有感情能被伤害。”,一场挑衅被温柔地巧妙化解。
这种“不在乎”与天生悲悯的气质反而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与喜爱。
他接着进入正题,让学生们写作文,题目为“想象你死了以后亲人们会说什么”,意图让孩子们认清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认清自我,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一般人。
底层教育的失败
在这个最差的社区学校里,一群教师备受煎熬。
教学资源的短缺,和阶级固化的现状,让老师们的上课内容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他们既无力改变这个教育体制,也无力让学生迎合它。
为了挽救学生,幽默的塞博特老师不得不用“魔法”打败“魔法”,和他们一起讨论“光明的前途”,滑稽而荒凉。
被请来的教育家上台演讲,却三句话不离教育资源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总是上“网”的男教师,被所有人无视,心中呼喊:“I’m here.”,可只有男主亨利能听到他、看到他。
老师为学生着急,可学生却满不在乎。
心理老师痛心疾首,对辍学女孩说:“你真肤浅,令我作呕,你想知道事实?第一,你进不了乐队,也成不了模特,因为你没有抱负,一无所长,你只能和百分之八十的美国劳动力竞争同一份薪水低微的工作,了此余生。”要无心太容易了,而在乎需要勇气
换来的是女孩的一句“Fuck you.”
教师的最后一丝职业尊严被磨灭。
家长在教育中的缺席
而家长这边呢?
他们把孩子丢到学校里,对孩子的教育置之不理。
家长会上,快速推拉的镜头里,没有一位家长。
校园里的人们被胖女孩梅丽迪斯用相机镜头拍下把痛苦的情绪表达出来是需要天赋的。
她的艺术才华只遭到父亲的指责与贬低。
“老子辛苦工作,你他妈把我晚上心情都毁了。你这么大的孩子都会以那些少数能进斯坦福的人为榜样。我不会再支持你,和你搞得什么狗屁玩意,明白吗,我对你的艺术厌倦透了,艺术没有前途。”。“你还想让我怎样,爸爸,你已经把我生成这样。”
心理老师试图了解,可她们明明什么都不懂,家长试图关心,可他们根本无暇关心。这种感觉也只有自己知道。
面对这些孩子的困境,只有亨利感同身受,却无能为力。
童年噩梦始终萦绕着他,儿时的记忆里,外公强暴了母亲,导致母亲自杀。而头发花白的外公躺在养老院里,把亨利当成唯一可以依赖的家人,一次次求得亨利的原谅与救赎。
为了回避童年创伤带来的痛苦,他否定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的心隔离起来,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天性的敏感与共情的天赋让他看透他人的苦难,但已自顾不暇。
公交车上,痛哭中的亨利,被刚受到嫖客凌辱的雏妓艾瑞卡看到。
她尾随他,希望获得他的帮助。
他起初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来看不得她自作,还是把她带回了单身公寓给予照顾。
温柔又冷漠,这对矛盾的词体现在他身上。
他尊重任何人,尤其是女性。
让人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
对流浪猫一样的女孩来说,会是一场救赎吗?
孩子的自我放逐
第二天的课堂上,亨利讲《1984》里的双重思想,说我们不该随波逐流,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思考与独立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一味按照别人认可的样子来禁锢自己。
而这些学生既缺乏自我意识,又得不到鼓励和强烈的爱。
外在的期望、压力与打击,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于是自我压抑,或者自我放逐
十六岁是疼痛的,不只是身体上的变化,还有着精神上的破茧。
距离感,失落感,疼痛感。
那个虐猫的孩子,遭受着家暴,无助地说:“我感觉被困住了,就像那只猫一样”。
没有合适的教育与引导,从成长环境获得的各种负面情绪将会一代代传下去。
梅丽迪斯的才华得不到父亲的认可,身材还被同学嘲笑。
能于救赎她的,只有黑暗中灯塔一般的亨利老师了。

人很难会不爱上自己的救赎。雏妓瑞贝卡也好,胖女孩梅丽迪斯也好。
可她们不懂,他能理解她,可他也是一个泥菩萨。
他尝试给别人爱,但发现自己内心荒芜。(梅丽迪斯的画中,男主没有感情所以无脸,但有自我意识存在。而教室无人在听课,所以是无人。)
他想拯救别人,可他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自己。
他害怕被人依赖,害怕产生的牵绊让他伤得更重。
他尝试沟通,可语言破碎无物,心中徒增垒块。
梅丽迪斯的拥抱被他轻轻推开,却被路过的女教师误认为是老色鬼。(在美国,师生恋是很严重的性质。)

他愤怒,无力,童年噩梦不断闪回,害怕自己像外公一样不正常。
回到公寓,他不顾雏妓瑞贝卡的哭泣把她交给了少年看护中心。
仰视的镜头里,他也被天花板压得喘不过气。
救一人如救众人
如果未见光明,本可忍受黑暗。
对胖女孩梅丽迪斯来说,自杀不是报复,死亡是一种选择,更是解脱
亨利为此自责。
他绝望于改变不了所有人的悲剧,却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梅丽迪斯的死,却让他明白了,救一人如救众人。
或许,救赎他人能够给他的存在赋予意义。

很痛苦,但还要继续向前,帮助孩子们以防他们走上不归路。
于是,便出现了电影中唯一被治愈的一段暖色。
这个故事,至少对瑞贝卡来说,是治愈的。
厄舍府的倒塌
影片结尾,回到空荡的教室,亨利一脸疲态。读着诗作《厄舍府的倒塌》。
教育与未来、过去与现在、精神与肉体、理想与现实······他如西西弗斯,试图改变只获徒劳。
即使被给予了肉体的自由,受到世俗的诸多限制,人仍然是自己心灵的囚徒。
“我难以面对,我已不在。”,一切在恍惚间飞灰湮灭。
读存在主义,通过自主选择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读《人间失格》,看《百元之恋》,寻找失望者的共鸣。
像男主自观内省,不受世俗情感困扰,如圣徒般圣洁殉道,修佛般渡人渡己
看了几遍《超脱》,我既致郁也治愈了。
如果你感到孤独而无人倾诉,那么本片是你的不二选择。
*本文作者:91cm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