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妈妈网育儿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局长~用娘心调查育儿知识问题,为宝妈们拨开育儿道路上的迷雾,真相只有一个!一定要持续关注局长哦~
最近,局长看到一则令人悲痛的新闻:
4月4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水域,一名13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江边玩耍时意外落水,她的父母随后相继下水营救,结果一家三口不幸全部溺亡……
图源:微博
这样的消息真的令局长心痛得简直无法呼吸!虽然关于溺水的安全教育年年都有强调,但是年年都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在我国,溺水也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图源:微博@北京消防
最近各地天气转热,夏天也近了,不少孩子开始玩水、游泳,溺水事件的高发期也在步步逼近。
今天,局长就来给各位家长做个相对较完整的防溺水科普,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希望大家能好好看进去,该做的教育一定得好好落实!
*以下内容较长,建议先点个收藏,再耐心阅读。
1
真正的溺水
并不像你想的那样
第一步,局长先给大家说说孩子溺水的表现。
有人或许会有疑问:溺水还能有什么表现?一看孩子呼救、挣扎、反复拍打水面,不就能知道TA正在面临危险了吗?
局长给大家看看这么一个案例:
芬兰一名男孩跟着家长一同到游泳馆游泳,期间他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误从泳池儿童区游至成人区,从而遭遇溺水。
他挣扎了整整4分钟,路过的大人却全都对此“熟视无睹”……
幸运的是,最终小男孩还是被一旁的女士发现溺水,及时送医后便得救了。
图源:网络
男孩在众目睽睽下拼死挣扎,其他大人却冷眼旁观,这真的是因为他们冷血吗?
事实上,
他们可能真的察觉不到男孩在溺水,而真正的溺水并不像你想的那样!
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溺水是这个样子的↓↓↓
溺水者张皇失措,总是伸着胳膊上下乱挥,大喊大叫……
实际上真正的溺水非常安静,看上去跟玩水差不多。
图源:网络
大多数人在溺水时,其实会因为紧张而变得肌肉僵硬,再加上手臂忙着划水,根本不可能伸出水面;
鼻子、嘴巴也时浮时沉,喉咙呛到水后,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甚至会缺氧,一般不超过5分钟就会失去意识,最多10分钟就会死亡。
局长总结了儿童溺水的6大特征,大家可以结合下面文字进行对照:
 头沉入水,嘴巴在水上面,呼吸急促或大口喘气。
头向后倾斜,嘴巴开开合合,双眼紧闭。
头发散落在额头或者眼睛上。
身体垂直,双腿直立,看上去好安静。
像爬楼梯似的,但无法探出水面。
● 宝宝戏水一般会发出玩闹的声音,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安静,家长应当引起注意。
若发现孩子没有任何动静时,要及时拉一拉孩子,看他是否正常。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溺水溺水,是不是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孩子安全了?
不一定!咱们还得提防二次溺水
有的孩子溺水后被救出,表面看起来身体无异常,却在几小时后发生疲劳、嗜睡、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甚至严重到危急生命的地步。
这实际上是溺水后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可能与水进入肺内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孩子游泳时发生溺水后,即使当时身体没什么不妥,家长也要切记多观察、多留意孩子的后续情况,尤其是在24小时之内。
一旦发现上述“二次溺水”的症状,或是孩子身体有其他不适,记得带到医院去检查检查。
讲到这,相信不少家长可能都看过“干性溺水”这个字眼,也接触过这个“10岁小男孩淹死在床上”的故事:
“一个美国的10岁小男孩,与妈妈在游泳池玩了一天,结束后回到家洗了个澡,洗完澡就睡觉去了。结果1个小时后,妈妈发现小男孩儿叫也没反应,最后男孩的脸上好似被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着,就这样在床上溺死了。”
单看上面的案例,再结合起“干性溺水”的字面意思,看起来就更可怕了……
图源:网络
事实上,这个事件和干性溺水无关,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属于二次溺水,上面图片的文字对干性溺水的解释也混淆了概念。
干性溺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玄乎,通俗点解释,就是“因惊吓过度而自己把自己憋死”。
其发生的概率比较小,在溺亡事故中,干性溺水大概占1%。一般小孩子、体质差的人、游泳初学者以及过敏性体质者,比较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发生干性溺水。
那么这几种溺水应该怎么分清呢?看看下图了解了解,心里有个底,就不用太慌张了:
图源:自己做的
2
三种溺水高发行为的
预防措施
避免悲剧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溺水教育真的可以算是每位家长、孩子的必修课。
以下这些知识,就算已阅千千万万遍,也请再重复看看。
一、和孩子传达好安全意识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和孩子强调好安全意识,告诉孩子如果外出,必须向家长报备“去哪里、干什么、和谁去、怎么去、何时回”
还有这下图的“六不”、“两会”,孩子也必须知道:
图源:自己做的
这话虽然看着有点老套,但理不糙。而且我们在和孩子传达这些意识的时候,不能光是硬生生地一句话唠叨三次地灌输,得讲得细致些。
比如第二点“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和在水边玩耍”,家长要考虑到孩子都喜欢成群玩耍,或是相约着一起去做某件事情。
很多时候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孩子就会将劝导忘在身后,一股脑便去了。
这时,家长可以耐心地试着向孩子这么表达:
不要邀请小伙伴一起去玩水,邀请朋友反而害了朋友;即使是小伙伴提出的邀请,自己也要学会拒绝,并劝导对方不要去;不要逞强,不要为了面子不好意思拒绝,要以安全为重。
二、预防游泳溺水
每年游泳溺亡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野泳。
4月10日,梅州就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两名约12岁的少年与同伴相约到河边游泳,结果不幸溺亡。
图源:网络
所以说,野泳多隐患,下水危险多,家长们可要叮嘱、看管好孩子,别让自己的心头肉涉险了!
图源:自己做的
孩子想要游泳,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正规游泳馆,并在遵守场馆安全提示的前提下进行。
图源:自己做的
记得给孩子穿上亮色显眼的泳衣,有些泳池的环境与蓝色、暗色的泳衣几乎融为一体,家长很难辨认出孩子的位置。
👆一个穿蓝色短裤的男孩潜到泳池底部,结果瞬间“隐形”
另外,游泳不可贪多,游一会就要适当休息一下,避免乏力造成溺水。
还有最需要强调的是,请各位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游泳的时候,不要迷恋手机。
三、预防玩耍溺水
除了游泳,孩子在水边玩耍,或是游玩水上娱乐项目,都是导致溺亡的高危行为。
图源:网络
玩水有风险,万事以安全为先,最好能免则免。
图源:自己做的
四、预防滑冰溺水
儿童冰面玩耍导致溺水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天气转暖时,冰面便更加危险了。
坠入冰窟的施救难度极大,所需救援时间较长,孩子坠入冰窟后自救困难。
在低温水中,人生存时间十分有限。
经科学测试,当水温为0度时,人的生存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2度时,生存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4度时,生存时间为90分钟。
但是,落入冰窟的人往往会因恐惧或求生本能而剧烈挣扎,存活时间会相对缩短。
所以家长们千万要叮嘱好孩子,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图源:自己做的
3
必看!溺水救援措施
一、溺水后如何自救
如果不幸落水,第一步千万要记得:稳住,别慌!
前几年衡山一名女孩落水后,便完美地贯彻了这一点。
女孩因为捡书包意外掉入水库中,虽然心里害怕,但想起老师曾说过,掉到水中不要乱动,否则会加速下沉。
图源:衡山电视台
谨记老师叮嘱的她,开始极力地保持镇定,既不哭闹也没有挣扎乱动,甚至还将头靠在背后漂浮的书包上,仰面放松,浮在水面的书包便成了临时“救生衣”。
最后,在众人的合力援救下,小女孩淡定上岸。这临危不惧的风范,局长看得实在佩服!
图源:衡山电视台
那么,淡定过后又该怎么实行自救呢?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卡,你就知道:
图源:自己做的
二、遇到他人落水,该如何救援
别说孩子,大多数成年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下水给别人施救。
家长必须教导孩子,遇到他人落水,第一步必须牢记:
千万不能擅自下水救援!
救援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安全,不然就是添乱,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悲剧!
图源:自己做的
点击下方视频
学习儿童心肺复苏急救法👇
以下这些救援误区,务必避雷!
图源:自己做的
好啦,今天的调查局就分享到这里,别忘了给局长点个【在看】,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1、常青藤爸爸 夏天,这个“头号杀手”又来了!注意事项总结在此,第一条你可能就不知道!
2、校园安全频道 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点
3、河北青年 事发石家庄!2名男孩掉进冰窟窿,消防员跳入零下10℃冰河营救……
4、中国红十字总会训练中心 、北京消防公众号

5、
急诊夜鹰 4岁孩子游泳归来1周神秘死亡,“干性溺死”吓坏家长,急诊医生解读
如果你觉得有用
就帮局长分享到朋友圈吧
 - 往期推荐 - 
孩子发烧40℃,上海妈妈凌晨挨户哽咽求药:疫情下,孩子发烧要就医吗?就看一个标准…
6个月婴儿被大面积烧伤,罪魁祸首竟是这样东西!快看你家有没有
本文由妈妈网独家专栏「妈妈调查局」特约供稿,版权归妈妈网所有,如果想转载,请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本期编辑:Y.T。
记得【在看】,让我们不失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