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大叔
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无意间刷到一条视频,让人震撼。
在浙江横店的一条步行街上,一个手提书包的7岁少年,赤裸着上身,满身大汗,看样子应该是刚刚训练结束。
回家的路上,他把手里的书包扔在路边,就地练起了后手翻。
震撼的场面,迅速引起了路人的围观。
一名小伙子一路骑自行车跟随在少年身边,看得异常专注,满脸流露着肯定和佩服的神情。
这样的身手,像极了武侠片里身怀绝技的少侠。
据目睹全程的人统计,少年用时36秒,连续完成了52个后手翻
经了解得知,少年的名字叫徐靖昊
徐靖昊的妈妈说,最初送孩子来习武,是因为可以强身健体。没想到孩子接触后特别喜欢武术,经过练习,他成了教练口中“难得的好苗子”。
但武术训练十分辛苦,要付出的不止是汗水,还要忍受训练的枯燥和乏味。
从训练开始,少年摔伤过多少次,有过多少次想半途而废但又挺过来的时刻,妈妈心里都明白。
一次,徐妈妈看到因为训练摔破肩膀的儿子,很是心疼:
儿子,如果你想放弃,现在就跟妈妈回家。如果你还想学,妈妈留下来陪你练!
徐靖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强忍着痛说:“妈妈,我要坚持下去。
我喜欢武术,我有个梦想,长大以后当特种兵,保家卫国!现在的每一天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我的梦想!
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
平心而论,少年能做到的这些,很多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
小小年纪就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达成所愿。
写完“后手翻少年”,再说说这两天上映的电影《神探大战》里的一位演员。
演员谭凯在拍戏时,有一场“水刑”戏,他需要进到狭窄的铁笼子里,笼子被铁链吊起来,浸在水里。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画面,为了精益求精,反复拍摄了数次。
身高1米8的谭凯,被捆绑在铁笼中,由于空间狭窄,他只能不断蜷缩着身体。
导演一声令下,人和铁笼被工作人员缓缓吊起,升到了30米高空。
接着铁笼开始下沉,直至沉入湖中,在湖中持续了整整7秒,笼子才开始往上拉。
直到演喊停,工作人员把人拉上来,谭凯还没有反应过来,抱头大喊着:“不要!
事后他说:“这是我演戏以来最惨的一个角色,那种精神上的绝望,让人崩溃。
但对演员来说,只要能把戏演好,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看完震撼的电影拍摄细节,演员的敬业让人不得不心生敬畏。
但看到视频下方评论区里的一些言论时,我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要是给我那么高的片酬,我也可以钻水笼。
给我一半钱,我在水下待的时间比他更长,比他更强!
看到这些网友的话,又看到这些话收获那么多的赞,我忍不住一声叹息。
看着那些内容,我有一种深深的荒谬感:
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会和这些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他们只看到了演员浸水笼的那一刻,却没看到为了这一刻,他准备了多少年。
谭凯1972年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在学习上就勤学好问,积极主动,初中毕业于青岛二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青岛六中
偶然的机会,他在学校里爱上了画画,所以进入了六中的美术班。
高中毕业后,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大学期间,他对影视拍摄产生了兴趣,帮同学们拍戏,在剧组中做过很多工作,还做过副导演。
1996年,名校毕业的谭凯进入《北京青年报》,从事广告设计工作。
混迹职场5年后,他的体重飙到了180斤。
他觉得再这样混下去不是办法,人迟早会废掉。
为了减肥,他每天控制饮食,去健身房跑步,一年下来,瘦了40斤。
与报社的合约结束后,谭凯选择了离开,去北京电视台做了半年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国际资讯类节目《天下天天谈》、新闻资讯类节目《世界你好》。
他是在30岁那年,才有了演戏的想法,并决定演戏的。
起步晚,努力却不比任何演员少。
在“出名要趁早”的时代,因为年龄问题,他数次与喜欢的角色失之交臂。
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自己的敬业态度,一部剧一部剧地在这个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如今,在这个行业摸滚打爬20年的谭凯,已经50岁了,积累了口碑和名气。如此状态下的他,其实也可以活得潇洒一点,少吃一点苦,但他还是选择了不忘初心。
试问这份毅力和执着,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有些人认为自己很能吃苦,其实他只是能吃体力的苦。
有五种苦,很多人吃不了:
1.独立思考,吃脑力的苦;
2.忍耐克制,吃自律的苦;
3.读书学习,是吃寂寞的苦;
4.被践踏而忍耐,是吃尊严的苦;
5.耐得杂事而执行到底,是吃心性的苦。
吃体力的苦是最简单也最容易承受的,而脑力、自律、寂寞、尊严、执行,一级比一级要难。
把独立思考、读书学习、忍耐克制、执行到底都做到了,人很难不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
回过头想想,那位7岁的“后手翻少年”,不正像小时候的谭凯吗?
小时候的谭凯,能够刻苦用功,所以能考入名校,获得比常人更多的机会。
步入社会的谭凯,能够吃下自律的苦,百转千回之后,到了30岁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从业20多年来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用最大的努力去刻画、去演绎,所以才有了“好演员”的口碑。
而围观者只需说一句轻飘飘的“我也可以”,就觉得自己真的可以。
和拿着键盘的部分网民相比,我更相信日后成功的是那位7岁的“后手翻少年”。
因为我相信他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会经历更多挑战,他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纵观历史,为什么有的人碌碌无为走过一生,而有些人却轰轰烈烈名垂青史呢?
信念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古往今来,能取得大成就的人,靠的都是坚定的信念。
图/pexels
那个“后手翻少年”,就算日后会经历种种失败,但对他来说,也都只是暂时的。
因为他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融入在他的血液中。
支撑他走向成功的,是他内心的信念。
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像是在荒野里盲目行走,心中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就自然没有奋斗的动力。
这样的生活是乏味的,也是经不起风雨考验的。
要记住,目标和理想,仅靠嘴巴和键盘,是永远达不到的。
少说多做,才是最难得。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5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