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Cush
来源:小十点(ID:sdikid)
前段时间,一篇超千万浏览的帖子引发了讨论,让人叹息不已。
一位医生自曝了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他坐火车硬卧出差,车厢里两个熊孩子疯狂跑跳,乘务员来制止,但孩子的父母对乘务员的态度很不友好。
明明乘务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他们却觉得自己孩子被批评了,受委屈了。
而没过多久,两个熊孩子果然出事了。
一个孩子在爬到上铺时,突然遇到火车摇晃,直接掉下来砸到了中铺的栏杆,接着磕到了下铺的小桌子,最后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另一个孩子可能是被吓到了,也从上下铺间正在攀爬的梯子上掉了下来。
幸亏旁边是过道,孩子被坐在折叠椅上的人接了一下。
图/知乎
两个孩子的父母慌了,找乘务员广播,询问列车上是否有医务人员。
当时这名医生正坐在下铺,可他没有选择救人。
最后是列车长打了急救电话,那家人在下一站下车了。
当医生将他的经历和所想分享出来时,他的选择却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我不敢救那个熊孩子
因为他的父母”
对这个医生来说,因为看到熊孩子的父母那样对待乘务员,所以他实在是不敢救熊孩子。
首先是,风险太大。
遇到那样的父母,谁都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而法律也无法保障他在非医疗环境下的治疗行为。
根据医生当时的判断,出事的孩子是中重度脑损坏加呼吸道阻塞。现场很可能没有急救设备和条件(注:这是留言中相关网友的判断)一旦医生没有施救成功,熊孩子家长很可能让他倾家荡产,甚至葬送职业生涯。
这名医生说,他曾夜里出急诊,抢救过一名因吞食异物被卡的3岁半孩子。
他提到,当时孩子呼吸困难,处半休克状态,无自主意识,血氧处低值。情况紧急,他使用“倒置环抱法成功抢救孩子,让孩子吐出了玻璃球。
孩子转危为安,原本他还为此感到开心,没想到,很快他就摊上事儿了。
后半夜孩子肚子痛,家长却说是医生急救时用力过猛,把孩子治坏了。
结果一通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没有问题。
医生和家长解释,“倒置环抱急救法”就是需要用力地挤压,孩子感觉不舒服是正常,休息几天就好了。
可家长就是不听,将他堵在办公室整整一天。
科主任给家长提出安排免费住院和检查也不行,家长非要求赔偿,在医院各种闹。
最后医生赔了2万块才了事。
而在火车上这一次,医生出于多方面考虑做出的选择,也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面对那样的父母,我也不敢擅自行动搭手,以免一时好心换来惹火上身。

孩子虽小虽无辜,但熊孩子的行为,家长应该承担全责。
我觉得医生的决定没毛病!
确实,无论是火车上那两个熊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被救反讹医生的家长,他们都犯了一个大错:总以为自己是保护孩子、爱孩子,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
殊不知,这样反而是把真正帮助孩子的人,推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对立面。
这样的熊家长,让旁观者看到了他们的真实修养,带来的后果也很明显:哪怕是在他们真的需要帮助时候,别人也不敢“施以援手”,因为帮助他们的结果很有可能“不成功,便成仁”,最终受害的还是他们的孩子。
害了孩子的
反而是熊父母自己
我能理解,父母的护短心理、爱子心切,见不得自己以外的人说孩子的不好。
哪怕别人是出于好心规劝,在这类人眼中,也是指责、批评,是“欺负我家孩子”。
一旦你提出质疑,他们还会觉得,孩子还小,你跟孩子计较什么呢?为什么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孩子不懂事可以理解,但他们的父母是成年人,应该懂得最基本的道理。
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曾说:
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你没错。
长此以往,熊孩子会一次次地闯祸而不自知,最终酿成大祸。
还记得演员谭松韵母亲遭遇车祸身亡一案吗?
肇事者马某的父母,就是这样一对纵容孩子最终酿成大祸的父母。
儿子酒驾导致一死三伤,他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道歉,却是急着撇清关系。
在葬礼上一直没有出现,连一个花圈都没有托人送去。
受害者家属找他们协商,他们一分钱的医药费都不肯出,甚至还恶语相向。
最令人气愤的是,儿子撞死了人,他们却责怪受害者让儿子在牢里过春节。
有这样的父母,难怪肇事者会酒驾造成如此惨剧,难怪肇事者在法庭上时,依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目空一切,嚣张又狂妄,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究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最可怕的生物。”
而没有教育观的父母,比这样的熊孩子更可怕。
有人说,熊孩子伤害了别人,他们的父母也必须从重处罚。因为监护人就应该负责,这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小孩。
虽然如此意见有些偏激,但也说明了一点: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无旁贷。只有当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也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过: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7岁男孩放学后在家玩耍时,把一瓶墨汁从阳台泼下,楼下的邻居们全都遭了殃。
事后,小男孩的妈妈第一时间带他挨家挨户道歉,并将被墨汁染色的衣物拿回家,和儿子一起手洗。
孩子的爸爸找来专业的清理人员,把楼栋外侧的墨迹清理干净,让儿子站在楼下看完了全程。
这对父母的行为,为管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因为孩子的问题,背后是家长的教育问题。
现在不舍得教育、不懂得教育、疏于教育,以后孩子就会被社会狠狠教育,最终自尝苦果。
就像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中说的一番话: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
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有些家长始终不明白,对于孩子不能疏于管教,要让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是非对错。

身为父母,身为孩子的监护人,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心软,不管不教不罚,真的会害了孩子。
只有让孩子知敬畏、守规矩,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而且,没人会主动告诉你,你的孩子欠缺教育,也没人会代替你去教育他。
只有你自己愿意承认孩子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他,孩子才不会走弯路。
《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后给他翅膀。”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要敢于做“狠人”,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顺。
点个“在看”,愿每位父母都能为孩子的成长,做到真正的保驾护航。
教育不易,且行且思考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5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Cush。来源简介:本文来源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小十点,关心孩子,更关心妈妈。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