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工业的进步,咖啡品质的提高,让咖啡的需求增长显得必然而然,折射出的也是消费升级、消费结构调整等大词下,市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考量。中国咖啡市场足够大,利润足够惊人,足够支撑平台化思维,以上条件也足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人人为这个市场疯狂。在受到疫情在国内各个主要城市间或爆发的影响下,2022 年上半年里,中国咖啡茶饮赛道依然发生了 30 起融资事件,与 2021 年相比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这透露出资本市场依然看好咖啡茶饮赛道,但超百亿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喝得下这些咖啡吗?
图片来源:包图网
01
咖啡资本“战火”重燃
已经过去的上半年,在面临新一轮原材料涨价,叠加疫情反复导致门店客流不稳定的情形下,餐饮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咖啡作为其中的垂直领域却逆势增长,呈现出门店快跑、巨头入局的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咖啡品牌正在加快连锁化的步伐。一方面,以星巴克和瑞幸为代表的连锁巨头以绝对的门店优势持续领跑,星巴克 2022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至第二季度末,净新开门店 97 家,其在中国的门店达到 5654 家;根据瑞幸官方公众号发布的 " 一周新店 " 消息统计,2022 年 1 月 3 日 -6 月 26 日,瑞幸净新开超 900 家门店。
另一方面,以 Manner、Seesaw、NOWWA 为代表的受资本热捧的 " 新咖啡 " 们也在加速扩张。3 月,Manner 咖啡官方宣布,齐开 173 家门店,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 10 个城市,6 月 Manner 咖啡再次宣布 50+ 新店齐开;与此同时,NOWWA 挪瓦咖啡也在 6 月官宣将于 6 月 21 日 -7 月 20 日新开 100 家门店,涵盖上海、成都、武汉等 29 个城市。
图片来源:挪瓦咖啡
比热门咖啡品牌门店 " 杀疯 " 更让市场震惊的,是上半年中不断传出的商界名企跨界卖咖啡的消息。年初,中国邮政的第一家 " 邮局咖啡 " 在厦门落地营业;2 月,天津 " 狗不理包子 " 成立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5 月,知名运动品牌李宁和通讯科技巨头企业分别申请注册 " 宁咖啡 "、" 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 的商标引起互联网热议;6 月,时代商业首家自营咖啡馆 "TIMES · C CAFE" 开门迎客。
除此之外,
众所周知中国海南产咖啡,而海南咖啡产业版图里,万宁兴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咖啡主产地的海南万宁兴隆,发生了两件足以影响海南咖啡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一是兴隆新锐咖啡企业海南小洋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洋侨)完成了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二是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咖啡)咖啡生豆进口在洋浦顺利完成清关验收,这也是RCEP正式实施生效后的海南首单咖啡生豆进口业务。小洋侨和正大咖啡都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之后来到海南的咖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贸港的政策,走出了自贸港企业特有的发展路线。

让众多咖啡品牌开启倍速模式,商界巨头大胆跨界投钱的背后,是国内咖啡市场极具想象力的增长规模。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 3817 亿元,消费者已突破 3 亿人次,据预测,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行业保持 27.2% 的增长率上升,2025 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 10000 亿元。
02
投资者相信咖啡品类会出现上市公司
咖啡在初入中国市场时,价格相对较高,当时一杯雀巢咖啡价值20多元,而当时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大约200元,在人们眼中,咖啡是“时髦”和“高雅”的象征,大家对咖啡更多的是充满好奇。此后,雀巢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价格相对低廉速的速溶咖啡受到市场的欢迎,“提神醒脑,困了喝杯咖啡”,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咖啡的消费是以咖啡基础功能为核心的。
因此,在90年代和2000年初期,备受学生一族和上班一族的青睐,在那段时期,速溶咖啡在中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99年,随著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标志著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对于咖啡的认知再次进阶。星巴克灵魂人物舒尔茨所倡导的“第三空间”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
图| Manner在上海的首店   来源:Manner咖啡
2015年,韩玉龙夫妇在上海滩的一个2平米的摊位上,开了首家Manner门店。3年后,今日资本徐新以8000万元天使轮投资进入Manner。6年后,Manner线下门店达到100多家,估值28亿美元,平均单店估值超1亿元。市场传言,“风投女王”徐新在Manner第四轮融资时,已落袋10亿美元,不到3年时间获取80倍收益。此消息一出,资本圈和舆论皆为之疯狂。
随着淡马锡、字节跳动战投部、美团龙珠资本等知名机构的先后入局,Manner稳居新咖啡品牌第一梯队。根据《2021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Manner以180亿元企业估值,排名第282位置。
今年3月10日,Tims中国宣布获得共计1.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9亿元)的额外融资承诺,而在此前,Tims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来自腾讯的融资;其实早在2月,号称中国最早的精品连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完成数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其也是国内连锁咖啡中最早一批获得融资的企业。2017年Seesaw Coffee获得了来自百福控股、沃升投资的4500万元融资。直到四年后,Seesaw Coffee才拿到第二轮融资,此次投资方包括喜茶、百福控股、基石资本,融资金额也达到了过亿元。
图片来源:Seesaw Coffee
多轮融资后,Seesaw Coffee扩张的脚步也迈的飞快,其目前全国门店数近100家。除此之外,今年3月,与Seesaw Coffee一样作为新连锁咖啡代表的Manner Coffee,宣布10座城市同时新开超过200家门店,并正式开放外卖服务,外卖合作平台为美团,目前外卖平台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均已支持其外卖业务。
此外在过去的2021年,新连锁咖啡品牌中的M Stand、代数学家、挪瓦咖啡,均在去年获得了融资。其中,M Stand目前估值已达47亿元;代数学家已经获得3轮融资,最近一轮是来自腾讯的战略融资,估值达10亿元。
除了融资不断,中国咖啡市场再迎新玩家,2月,有着咖啡届苹果之称的精品咖啡品牌蓝瓶咖啡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首店落址上海,而在其背后的大股东正是雀巢。此外,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则选择与百胜中国进行合作,双方出资成立自子公司,共同在中国运营Lavazza咖啡店。

除了咖啡连锁外,资本的视线也未放过速溶咖啡赛道。仅在2021年上半年,隅田川、三顿半、时萃SECRE、永璞等速溶咖啡分别斩获一轮融资。其中三顿半与永璞均已进入线下开店。

图片来源:Lavazza
近两年连锁咖啡品牌融资,不仅融资频率高,其融资规模也多在数亿元以上。同时,资方阵营也十分豪华。除红杉资本、海纳亚洲、黑蚁资本、CMC资本、挑战者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外,如腾讯、美团、字节跳动、喜茶、百丽集团旗下投资机构也纷纷下场。
资本下注,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咖啡各个价格带还没有出现可以称上头部的企业。而瑞幸的出现让现制咖啡重新充满了想象空间,相比于其他品类,投资者更愿意相信咖啡品类会更容易出现上市公司。
03
前人脚下乘凉何以成为巨头
据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显示,上海咖啡馆数达到了6913家,数量远超纽约、伦敦、东京、墨尔本等城市,冠绝全球。数字背后是资本助力下咖啡品牌们的抢滩之争。
从去年开始,瑞幸重新启动因疫情耽误的加盟计划,截至2021年末瑞幸合计拥有的门店数量达6024家,已经超过了星巴克在中国的5557家门店。而在2021年瑞幸的联营门店数实现翻番,达到了1627家,这也为瑞幸带来了13.06亿元的营收。

加盟模式让瑞幸深入下沉市场。当下开店也成为了连锁咖啡们之间的较量。与瑞幸不同的是,当下新连锁咖啡门店多数以直营为主。Tims中国、Seesaw Coffee、Manner Coffee、M Stand目前均为直营门店,因此在门店数量上也要低于瑞幸。
图| 瑞幸咖啡于2019年纳斯达克上市  来源:瑞幸咖啡
今年3月,Tims中国曾披露目前在华门店数量为410家左右,去年12月中旬,其门店数还在340左右,3个多月的时间,增长来近70家,在均为直营门店下扩张速度飞快。不仅如此,Tims中国曾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表示,将在5年的时间里开出1500家店,但在2021年Tims中国将目标进行升级,为在2026年前建立2750多家门店。
目前,Seesaw Coffee、Manner Coffee两家咖啡品牌,门店数分别为近100与350家左右,Manner Coffee的10城同时新开200多家,未来也将让两者在门店数继续拉开距离。但在门店大小上,Manner Coffee门店仅在10平米左右,也是其得意迅速扩张的优势之一。此外M Stand目前门店数在150家左右,其门店为一店一设计,具有工业风极简风的第三空间2.0模式,被定位成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星巴克。

而在新连锁咖啡中比较特殊的是2019年成立的挪瓦咖啡,据其官网显示,截止到2022年2月,其门店数达已达到1500家,在门店数量上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与其他新连锁咖啡不同的是,其目前已开放加盟。

图片来源:Tims咖啡
在众多投资中可以看到,资本投资的品牌大都早已入场,哪怕是之前业务表现并不好的咖啡品牌也获得了大量的投资。比如连咖啡的“强势回归”以及有财务造假先例的瑞幸咖啡都获得了大量融资。业务端和资本端有如此大的纰漏,却能凭借资产端获得大量融资,资本不从零开始而选择挑车疾驰,即体现出了资本对进入咖啡行业的迫切,也从侧面证明咖啡行业正式进入快速增长期。新兴咖啡品牌已经很难获得入场机会,资本尽快入场才能早日占据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在低利率年代,资金早已不再值钱,好的赛道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然而好赛道并不意味着能够出现新的巨头,尤其是在众多资本跑步进场的背景下。无论是祛魅还是赋新,咖啡品牌新秀们都绕不开星巴克和瑞幸市场教育的大前提,即在前者深度教育的市场上做创新。创新虽然增加了想象空间、扩展了咖啡这一品类的边界与行业规模,但在前人脚下乘凉何以成为巨头,是入场者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突破边界难度会很大,追求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虽好,但没有高屋建瓴的姿态布局也很难颠覆整个行业,引发咖啡行业的第四波浪潮。标准化程度高、毛利能力强,强大的品牌价值使得星巴克在扩张与创新中有着较低的试错成本。中国的本土咖啡品牌或许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更懂得营销,但在发展初期阶段,很难取得现象级的成功,只能在已经圈好的市场内谈增长。
未来咖啡业必将是一个多玩家、多品类、多业态的竞争格局,要想在咖啡领域实现持续发展,更多还是要靠产品说话。此外,对标成熟咖啡市场,目前国内整体渗透率相对较低,集中度也不高,这对于参与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容易在行业洗牌中迷失方向。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Zaker、咖啡网、Manner、Seesaw、NOWWA、Lavazza
❖ END ❖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国产手机在印度难逃指控,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查

核酸检测市场已超100亿,巨大的产能未来将孕育出新的赛道

查看完整榜单,历年榜单与新闻稿请登录“胡润百富”小程序,或咨询胡润百富客服(hurun-1999)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