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找老齐 投资稳健高收益
连亏三个季度的怪兽充电是否会彻底断电?
齐俊杰团队·豆子
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2017年以来,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也被资本推上风口。
2021年4月1日,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曾高21亿美元,但截至3月15日,其市值仅剩2.35亿美元。根据怪兽充电发布截止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的营收为7.371亿元,同比下滑13.0%,环比下降12%,净亏损为9640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510万元。考虑疫情影响,怪兽充电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为6.6亿至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的9.72亿元营收相比,预计同比下降约三成。
那是遇到了哪些阻碍才导致业绩下滑呢?
1、商业模式的弊端
怪兽充电通过结合直营和代理两种模式提高点位覆盖和拓展市场。直营模式是共享充电企业向商家交入场费,向用户收取的费用按照约定比例给商家分成。代理模式则是主要支付代理商佣金。共享充电大多都是直营模式,向入驻的商户支付高额的入场费和分成,导致成本高居不下,严重压缩的利润空间。利润空间被压缩又遭遇到疫情线下人流量骤减的时候,就不得不涨价维持,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2、疫情之下的怪兽
“疫情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杭州、长春等城市的暴发,给我们在当地及其周边城市的业务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疫情导致的线下人流量骤减,我们的点位访问频次也随之下降,”怪兽充电CEO蔡光渊表示。疫情的爆发导致人流量显著下降,使用次数下降,收入也随之下降。
3、易借难还
据新闻报道,在黑猫投诉平台,众多消费者普遍投诉关于共享充电宝的两种问题,一种是在消费者已归还充电宝后还在扣费,一种是在归还充电宝后被扣押金或者“自动购买充电宝”。
4、涨价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自打去年开始共享充电宝已经悄然涨价,从最初的每小时1.5-2元涨到了3-4元不等,从24小时封顶价20元也涨到了40元。也正是因为这波涨价,导致很多消费者都在吐槽!
不过,显然怪兽充电已经熬过了被王思聪瞧不起的阶段,但对于盈利模式单一还随意涨价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这属实是“吃相难看”。
既然如此,现如今的怪兽充电还会继续坚挺地存在吗?
不得不说,尽管连续亏损三季度,但怪兽充电的注册用户规模还是十分庞大,市场份额占有34.4%,在“三电一兽”中位列共享充电行业第一。资本实力靠前,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怪兽充电的股东阵容包括小米科技、中银国际、高盛等。从市场的角度来看,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达到97.4%,但手机电池却遇到了发展瓶颈,手机业务的发展远远快于电池储能技术的提升,共享充电宝市场需求及上升空间仍然存在。
总的来说共享充电宝的前景依旧广阔,但是因为盈利模式单一被诟病,加上疫情的影响和价格上涨让消费者的好感度大打折扣,如果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更好的服务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亲睐,怪兽充电在未来的发展恐怕十分不利。
学投资,
请下载知识星球APP,搜索齐俊杰的粉丝群
,在群里我们会给出一整套投资方法和投资逻辑,让你踏踏实实地赚钱,和韭菜说拜拜。

【两个群分开运营  千万别走错了】
往期内容:
  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