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1
上周末我发了张照片,说饼饼终于学会骑滑板车了,大运动奇慢+极度谨慎的娃,一上路就觉得“总有刁民要害朕”,人家迎面过来,离着200米她就下车躲,骑啥都是老年代步车的既视感。
留言区被同款娃妈承包了,争相攀比谁家大运动更慢,谁家娃更谨慎,果然相同气场的人会相互吸引,我家这个云垫底的位置,感觉都有点坐不稳了。
我没见过大运动比饼饼还慢的人,就连以“佛系”闻名于世的德国儿医都绷不住了,让我们带饼饼去看骨科。
德国骨科医生检查后说,嗯,没毛病,孩子本来就没有“应该会"的年龄,让孩子自由发展吧!
运动渣娃通常性格谨慎,越是谨慎,胳膊腿就越放不开,于是导致运动越渣,恶性循环。
以饼饼为例,从1岁扭扭车到2岁平衡车到3岁滑板车,她对家里出现的新车倒是非常兴奋,但是,仅限于对车兴奋,如果让她骑上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她来说,新的运动代表未知,危险,摔倒,不确定,不安全,搞不定。
谨慎娃的字典里,绝不允许出现“危险”二字,而对运动渣娃来说,危险的阈值极低,下个楼梯就算是极限运动了。
2
饼饼2岁多开始学骑平衡车,很多同龄娃10分钟后就骑着满地跑了,她用了五天才学会。
▼ 去年夏天学车第4天,终于可以不用扶了
最近学滑板车,骑半个月了还经常不敢下小坡,而且经常“假性突破”,今天敢自己骑了,明天换条路线又不敢了。
我跟别的妈妈聊起来,她们都表示不解,学滑板车?这玩意还需要学?不是踩上去滑就行了么?
要不怎么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呢,动渣娃的妈妈们才能成为朋友。
虽然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饼饼始终没怎么排斥学车,一直在尝试。
进步再慢,也经不住每天都进步,现在平衡车已经骑得飞快,最近滑板车也终于不那么僵了。
(没戴头盔,反面教材
今天来聊个五毛钱的陪学车心得,与同款娃妈广交良友。
心得一:
动作靠边站,先过心理坎
无论学啥车,只要娃准备好了,其他的都是顺水推舟。
“准备”分为生理心理层面。
生理上的准备因人而异,没有确定的年龄分水岭,但是,信号非常明确。
拿学平衡车和滑板车来说,准备好的信号是娃可以跑得比较稳了,对很多孩子来说是1岁半,对饼饼来说是2岁半。
心理上的准备就是玄学了。
运动能力强的娃,心理上跟生理上基本是同时准备好的,他们在运动上对自己有信心,敢尝试,不怕摔,反复练习多了,自然熟能生巧。
运动能力渣and/or性格谨慎的孩子,你鼓励他们尝试下新车,他们的反应会抓马到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
面对这样的娃,你会感觉浑身本事用不上,拳拳打在了棉花上,恨不得把车抢过来替她骑。。。
当孩子觉得“不安全”的时候,如果瞥见同龄娃上了,而且啥也没发生,他们的心里会有底很多。
饼饼学平衡车的时候,第一天心理建设不成功,车都不敢上,第二天我在游乐场抓到一个小姑娘演示骑了一圈,饼饼终于感觉踏实了一些,答应我扶着她慢慢往前挪。
榜样力量是把双刃剑。
让别的孩子演示,但不是让别的孩子刺激他们,孩子看到眼里就足够了,你如果在边上捧哏说“看看人家”,反而起了反作用。
心得二:
接纳感受,害怕无需理由
性格谨慎的娃学车,不会如理想那样稳步上升,而是回旋式的,进三步退一步,有时候已经独立骑得很好了,明天又哼哼唧唧要扶着,这是常态。
谨慎娃的想象力尤其丰富,危险还没发生,他们已经想象出自己摔得鼻青脸肿的画面了,这些画面不是一句“不用怕”和“你看别人都不怕”可以抹除的。
就像害怕坐飞机的人,他们一上飞机,满脑子都是自己遭遇空难的场面,你再跟他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空难的概率比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概率还低,他也一样还是害怕。
讲个反面案例。
前几天,饼饼踏着滑板车,挪着小碎步,一步三歇地滑到一个小下坡前。
她停下来大喊,我不行!我害怕!我怕摔倒!哇!!!
我和队友都觉得很秃然,这个小坡她已经滑过几次了,从来没怕过,这又是闹的哪出?
队友说,你忘了嘛,你上次才滑过这个坡,你之前摔倒过么?木有吧?你怕个啥啊?
我也很无语,滑板车有三个轮,又不用你自己掌握平衡,你想摔倒都不容易好嘛!
队友继续补刀,再说摔倒怕啥,你戴着头盔,穿着厚夹克厚裤子,根本摔不疼鸭。
我们越是表现出无所谓,越是表示对她的害怕感到不解,她就越害怕。
她大哭,发脾气,拒绝跟我们交流,一边继续喊害怕,一边推开车把。
当他们说害怕,唯一的解药就是提供安全感,以退为进。
不鼓励他们勇敢,不拿大胆的孩子说服他们,不偷偷松开扶着他们的手,明确告诉他们,放心,只要你需要,我就会扶着你,只要你觉得不确定,随时都可以下车,你来选一条你觉得安全的路。
胆子不是“练”出来的,谨慎的娃之所以表现得很“胆小”,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孩子对环境更敏感,更容易觉察到潜在的危险(进化角度讲这是优秀基因)。
当你提供了他们需要的保护,娃觉得环境足够安全,自然就会放松。
你若放松,勇气自来。
心得三:
先培养感情再上
前两条都是心理建设,这一条是实用技巧:别一开始就上,先培养感情再说。
你才讲黄段子呢,我说的是别一开始就上车。
饼饼刚学平衡车的时候,不要说尝试骑了,坐上面都不肯。
我真的很不解,她的两只脚明明都可以着地,但人家就是不肯坐,好像座上有刺一样。
我们没再劝她,队友让她这样跨过脚踏板,站着往前“拖”车。
她觉得这样走很安全,欣然接受。
拖了一段时间,可能是觉得跟车子熟悉了(也可能是拖累了...),她自己要求坐上去挪,由此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说明书会告诉你,平衡车鞍座的“正确”高度是比裆部低3-4厘米,但是谨慎的娃学车,一开始座椅应该放到最低,几乎是膝盖90度“半蹲”姿势,才能让他们放心。
而滑板车的把手放低,并不会让谨慎娃觉得更安全,培养感情又是另一个套路。
学车第一天,我让饼饼两只脚踩上面,在家里慢慢推着她走,第二天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推着走,让她熟悉在滑板车上移动的感觉。
培养感情不是学车的必要步骤,但说对谨慎的娃来说非常有帮助。
好的第一印象实在太重要了,赶鸭子上架肯定不会给娃留下好印象,安全感就是“退一步”,跟着娃的节奏来
3
我们挪着小碎步学滑板车的时候,遇到饼饼班里的一个德国女孩,比饼饼大不了几个月,骑着比自己大一圈的两轮自行车嗖嗖飞过,没辅轮的那种。
她爸爸跟我说,闺女1岁半就骑平衡车,2岁多骑滑板车,他出门得穿轮滑鞋才能追上娃,3岁多无缝衔接两轮自行车,不让人扶也不要辅轮,自己试着蹬了几下,莫名其妙就会了,就会了,会了,了。
所以,我的压轴心得就是,没事千万不要跟人比,比就是自寻烦恼。
以上就是我的陪学车心得。
生了个运动渣+极度谨慎的娃,陪他们学车看似心累,其实好处挺多的,比如可以帮你锻炼腰背,磨炼心性,培养你的耐心和逆商,直到你与自己和解。。。
黛西
黛西推荐,即将截团!
近期文章精选
黛西专辑精选

(点词卡查看)
“在看”转发和点赞,你是我的加油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