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1
两年半前,我准备写公众号,当时连什么是“自媒体”都没听过,一人一笔就开始写了,光脚不怕穿鞋的,反正没什么可失去的。
跟队友说了我的想法,他鼓励我说,我支持你,做你喜欢事就行,不用考虑养家!
空气凝固了三秒钟。
“不用考虑养家”,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什么感受?
我感到内心的一些东西被严重侵犯了,每个毛孔都在纠结是张开还是闭合,但我又说不清楚“那些东西”到底是哪些东西,也不好发作。
你可能觉得我在凡尔赛,这有什么好不爽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世上还有比这更动听的情话吗?!
这么聊吧,你刚找到一份新工作,正要撸袖子大干一场呢,老板笑眯眯对你说,小张啊,做你喜欢的工作就行,不用考虑为公司带来什么收益!
很动听吗?
当然,职场是职场,家庭是家庭,过日子不能用职场那套玩法。
但是,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人都会有一种犯贱心理叫做“利他”。
一看到“利他”两个字,你可能又要说,哎妈呀,俺可没这么高的境界!
朋友,你有。
咱们人类从打兔子摘果子进化到上网聊微信,“利他”已经是刻在基因里的美德,那些只利己不利他的人,在原始群居时代很容易被孤立,而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被孤立基本上就意味着等死。
当你看到一篇很有用的文章,心里默念一句卧槽还能这样,随手转发到朋友圈,圈几个可能需要的人来围观,这就是利他心。
现代人就算不利他,也不至于怎样,但你还是希望在职场中利他,为公司添砖加瓦,希望在家庭中利他,给小日子添柴加火。
因为,利他带来价值感。
人就是这么矫情,一旦失去了价值感,“做喜欢的事”也好像拳拳打在了棉花上,没劲。
2
还记得张娜拉拍的全职妈妈的一天吗,吃饭上厕所都要抱着娃,忙到人仰马翻。
很多妈妈觉得被戳中了,飙泪转发,但我觉得这些都没戳到点子上。
当妈妈的人,最怕的不是忙。
记得我刚生娃那几个月,宝宝健康,队友给力,爸妈疼爱,公婆体贴,按说我应该很知足,但还是每天哭十来次。
我哭的不是累,不是忙,不是身子虚,也不是荷尔蒙突突突地退潮,而是心里空荡荡的感觉。
满世界只剩下孩子哭了笑了饿了尿了,好像自己的前半生被抹除了一样。
每天很忙,比上班时候还忙,但不是一个忙法——忙一天工作觉得大脑充实,忙一天孩子只觉得脑门充血。
生活被琐事塞满,忙碌显得毫无意义,我感到生活被架空了。
这才当妈妈的人最怕的事——失去价值感。
3
带娃有价值吗?
从大街上拉一个直男来问 ,他都会说,废话,当然有价值!
可是,那么有价值的事,为什么却总让人陷入“价值焦虑”?
为什么明明那么被需要,但就是感受不到被需要?
这就像股票价格不等于公司价值,人的价值感也不等于ta真正贡献的价值。
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价值“感”是你对自己的主观评判。
人性真的很有意思,如果让你评价别人,你努把力还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即使面对一个罪犯,你也会在ta身上发现人性的闪光点,一码归一码么。
但是,对自己做评判,人就特别容易走极端。
一个极端是过度自信。
90%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开车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平均水平的定义是50%),超过90%的创业者都认为自己的公司能活超过5年(实际统计数据不足7%),每个人进入股市之前都觉得自己能赚钱(朋友你觉得可能吗)。
人对自己的蜜汁自信,会带来对未来趋势的误判,损失一些金钱和其他形式的投入。
但是,这些损失跟另一个极端的结果相比,都是毛毛雨。

另一个极端是自我贬低。
自我贬低带来的损失是精神层面的,是内化的,失去信心和勇气,不敢迈出舒适区,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没那个命。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作为妈妈,一个价值无可估量的角色,却总是产生“价值焦虑”的根源。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10个人夸你,你心里正美着呢,这时候第11个人跳出来说了句风凉话,你马上就美不起来了。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走自我贬低的极端,一句贬低,无法被稀释在十句赞美声中。
人对负面评价的在乎程度,远远高于正面评价。
4
想摆脱价值焦虑,我真心劝你远离一些“瓦萨比”,会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瓦萨比”通常有一种吸猫错觉。
看到人家的猫很萌,觉得我也可以养一只天天吸,殊不知铲屎喂食疫苗看病绝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同理,“瓦萨比”看到人家带娃很轻松,觉得这么容易我也能带,所以你带娃有啥累的?有我们这些上班狗累吗?
又同理,“瓦萨比”看到明星生娃跟逛商场似的,一出院就恢复身材了,所以你生娃有啥好抑郁的?人家都行,你也应该行。
这些“瓦萨比逻辑”会攻击的你的内在评判系统,让你自我怀疑,深陷价值焦虑。
哎?忘了说啥是“瓦萨比”。。。
这个词是「孤独大脑」的老喻发明的,专业的定义,精辟的解读,令人拍案叫绝——
瓦萨比是“哇SB!”的简称,指那些对自己一无所知事情产生迷之自信的行为。
例如:
在海底捞吃个饭,觉得这不就是个火锅嘛,我也能搞;
去美术馆看幅画,心想这是啥呀,我也涂抹;
看到火爆的公众号,觉得自己写要好得多;
瓦萨比效应 = 觉得别人做的事简单+觉得自己干会更好。
远离“瓦萨比”后,剩下的就是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说实话,照顾小孩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陪孩子读书玩游戏打一架,真的很难从中提炼出什么高级的价值感。
判断一件事有没有价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它消失,看看究竟有什么后果。
妈妈的照顾和爱消失了,对孩子来说当然是灾难般的后果,这点无需论证。
如果这么说不够有说服力,你还可以这么想。
带娃听上去是一场单方面的付出,实际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交换。
交出去的是爱,时间,陪伴,换来的是信任,依赖,情感连结。
想起前几天朋友发的一段话,看得我差点老泪纵横(虽然没人对我说这么暖的话)。
这前半生,多少感情都是错付,多少念念不忘都没有回响,如果有一段关系是付出必有回报的,一定是亲子关系。
为了你的60分陪伴和爱,报以120分信任和依赖,除了那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世上不会再有这么傻乎乎的人了。
黛西@法兰克福
黛西的小纸条
来德国第十二年,还是没逃过这个魔咒,终于花粉过敏了,鼻涕眼泪一把把的,纸巾堆了半个桌子,再这样下去森林都要被我擤光了。。。
姐妹们,再含泪叨叨一句,公众号推送的规则很匪夷所思,不常读的公号,基本就是关注了个寂寞。
如果收不到推送,不是因为我拉黑了你,而是你没有星标公号,也不常跟我互动,所以连微信都看不下去了,不给你推送了。
先加个星标吧,这样以后就不容易走丢了!
晚安!
黛西
黛西近期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在看”,让你关心的人看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