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哎,昨天我收到一个妈妈的私信,尊重她的意愿,不贴截图了。
她大致意思是,家庭收入不高,有天带儿子出去玩,儿子看到别的娃在玩遥控飞行器,也想要一个。
爸爸没过脑子就说,别老是攀别人,咱家可没钱买这些东西。
儿子倒也没闹着要,这事就过去了。
她跟我说,事后想起来很内疚,觉得自己这个妈当得很失败,没能力给孩子好的条件。
她还说,担心总把“买不起”挂在嘴上,儿子从小会有匮乏感,但是那些东西家里确实买不起。
先让我感叹下,话是爸爸说的,但内疚的人是妈,引用之前一句读者的留言,“为什么男人可以活得那么心安理得啊?”
1. 买不起,不丢人
很多人说,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哭穷,这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苦难,变得自卑,抠门,没钱途。
害,至于么?
没头没尾天天跟孩子说家里多穷多穷,我想没有哪个父母傻到这种地步。
所谓“在孩子面前哭穷”,大多数情况就是开头那个场景,孩子想买一个东西,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父母只能如实相告,咱们买不起。
要我看啊,大大方方告诉孩子“买不起”,一点毛病都没有。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就是会有很多买不起的东西,不管你一年挣多少钱。
没钱的时候,以为有钱了能买得起什么什么就好了,但等你真有钱了,欲望也在膨胀,想买却买不起的东西更多了。
“买不起”是个事实,不丢人,就算你闭口不提,孩子也早晚会意识到。
孩子想要遥控飞行器,你说“买不起”觉得很内疚,但如果孩子想要豪宅呢,你说“买不起”是不是更有底气了些?
为什么呢?
因为啊,你发现身边不少家庭可以买得起遥控飞行器,但是豪宅呢,反正谁都买不起,买不起也不丢人。
所以,“买不起”三个字带来的拧巴,尴尬,难堪,说不出口,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虚荣心。
抛开那点虚荣,坦诚地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咱们现在还买不起,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努力工作挣钱呀,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等生日的时候送给你当礼物好不好?
让孩子有个盼头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建立成长型思维。
“买不起”只是目前的状态,不是永恒,一些愿望可以通过努力达成——这也是事实,不是鸡汤。
我个人不赞同的是,把“穷”和“富”这类模糊的词挂在嘴边。
为什么说穷和富是“模糊”的?
你来告诉我,什么叫穷?什么叫富?分界点在哪?月薪一万块算穷还是富?两万呢?一万五呢?
没错,取决于你在哪生活,有没有孩子,孩子上的什么学校,房贷多少,老人有没有退休金,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你对物质的要求,还有就是你跟谁对比。
盖茨离婚那会儿,不是有个段子说么,盖茨拍拍李国庆的肩膀说,哥们儿,你那点小钱算明白了嘛?
段子歪,理儿正,穷和富都是相对的你觉得很有钱的人,可能在有钱人圈子就是个穷比。
穷,一个连成年人都不能界定的词,怎么指望孩子理解什么叫“咱家穷”?
咱家不能随随便便买个遥控飞行器,但是作为一年一次的大件生日礼物,还是可以考虑的,或者租一个飞行器来玩几天也可以承受——如果你不亲口说出来这些,孩子是不可能从“咱家穷”三个字中自己参透的。
2. 伤人的不是“买不起”
而是“买不起但还是给你买了”
前面说到,“买不起”三个字用恰当的方法说出来,既不伤人,也不丢人。
但是,很伤人的一句话是,虽然咱家买不起,但还是给你买了。
是不是很反认知?
家里明明都穷得叮当响,明明都揭不开锅了,还是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给你买了个游戏机,这不正是体现伟大父爱母爱的行为吗?
按照朴素思路是的,但仅仅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
站在孩子立场上,“买不起”是个事实,而“买不起但还是给你买了”是情感绑架。
这句话可能会刺痛很多人,我自己苦不能苦孩子,一颗真心为孩子付出,怎么就情感绑架了?
一颗真心不是绑架,付出不是绑架,不苦孩子也不是绑架。
但有些事情啊,默默做很感人,一旦说出来就不那么动听了。
我有次回老家,在一个炒鸡店坐着等菜,听到邻桌爸爸对儿子说,你这个游戏机顶我半月工钱了,咱家没钱买这些东西,但还是给你买了,你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孝敬父母blablablablabla。。。
不知道孩子拿着游戏机会不会觉得烫手?
好好学习没毛病,长大孝敬父母没毛病,关游戏机什么事?
无非是试图通过“买不起但还是给你买了”强调自己的“牺牲”,制造一种孩子对父母的“亏欠感”,然后“要挟”孩子做出相应回馈。(或者不明着要挟,只是让孩子心里觉得愧疚)
这不是情感绑架是什么。
3. 一个被父母制造“亏欠感”的孩子
我有个女同事的成长经历,一定要跟你分享下。
从她身上,我看到一个从小听父母强调“咱家穷”,被父母制造“亏欠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这个女同事啊,其实是我的ex女上司,就叫她F吧。
F三十岁出头,专业知识牛逼,有才华又努力,从乙方跳到我们那,连续三年破格升职,妥妥的职场赢家。
跟F共事的三年里,除了景仰她的办公室政治手段,我对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欠她的。
奇不奇怪?当同事还能当出这层关系。
举个例子。
有一次呢,F生病了,肾炎,高烧,反正挺严重的。
正好赶上那天有个项目deadline,不过少了她也没关系,她所在的位置只需要发邮件打电话,并不会对项目的完成起到实质性帮助。
那天我们听说F肾炎高烧,都默认她不会来上班了。
结果下午她还是来了,脸色苍白,嘴唇无血色,眼眶浮肿得亲妈不认,感觉随时都会休克。
有个同事说,你看你都病成啥样了,怎么还来啊?
她说,呵呵,你们难道心里不清楚吗?这个项目如果你们真的能让我放心,我会来吗?
我们都听出来了她的潜台词——都是因为你们,我才这么辛苦,看你们把我折磨成什么样了?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后来,我跟几个关系好的ex同事约会吃饭,闲聊起来,才知道他们也对F有种莫名的“亏欠感”,哈哈哈。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亏欠感”其实都是F制造出来的,她把一厢情愿的事,说成一种“牺牲”,好让别人觉得欠她的。
但问题是,她这么做到底图什么?貌似对她也没啥好处啊!
你听我继续说嘛!
我从银行离职后,约F吃了一次饭。
那时候,她不再是我的上司,两人聊天也放开了很多。
三杯酒后,F跟我说,她父母不到18岁就生了她,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养孩子,因为他们当时自己也是孩子。
她爸爸曾对她说,小孩就是要吃大人吃剩的东西,咱家本来就穷,你已经花掉我们很多钱了,难道还要我们再专门买吃的给你?
她晚上写作业,她爸爸会过来把台灯关上说,F你怎么这么费钱?你知不知道电很贵的,咱家穷,经不起你这么用!
F告诉我,因为这些话,她从小就有两个心结。
一是对物质的匮乏感,二是对父母的亏欠感。
对物质的匮乏感,让她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她不舍得下馆子,错过了食堂开门时间就随便买个面包吃,不舍得买超过300欧(合2400人民币)的包。
30岁生日时,她送给自己一个MK包,觉得实在太奢侈了,上班也不舍得背,约会才背。
你可能要说,2400块的包确实很贵啊,不舍得买很正常。
跟穷不穷一样,贵不贵也是相对的。
F的职位很高,年薪透明,龌龊如我去查过,她一年的底薪换算成人民币,可以在中国二线城市买一套学区房,这还没算奖金。
拥有了优越的经济条件,她仍然觉得自己配不上一个包。
她对金钱,对未来,有种天然恐慌。
另一个心结“对父母的亏欠感”,她没有过多跟我提起。
咱们看她爸说的那些话,真是觉得太过分了,简直不是人说的话!
但是,当时作为孩子的她,并没有什么批判性思维。
她自然地觉得,家里“穷”都是因为她,她的出生和成长都是家里的负担,如果没有她,她父母可以生活得更好。
孩子就是这样,对大人的话不评判,不拒绝,不回应,全盘接受,哪怕是毫无根据的苛责。
用郭德纲的话说,属裤衩的,什么屁都接着。
虽然成年后,她知道那不是她的问题,家里穷不是因为她才穷,所以这种“亏欠感”,最终并没有让她想去弥补。
但是,“亏欠感”已经刻在了她的潜意识中,她需要找个出口释放这种拧巴,于是把它转嫁给了身边的人——她倒霉催的下属。
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喜欢刻意制造出“牺牲感”,故意让别人觉得亏欠她——这可以稍微抚平她童年的痛苦烙印。
我天,我这是要活成深夜哲学家的节奏啊。
4. 突如其来的结尾
哎妈呀,不小心写多了,总结一两句。
“咱家买不起”不丢人,用恰当的方式告诉孩子也不伤人,它有多种解决方案,买了,攒钱买,日再买,以租代买济的品... ...
当然,“买不起但还是买了”也是一种方案,但这种事情啊,做出来是爱,说出来是债。
对孩子的爱是真的,掏出去的也都是真金白银,为什么非要加上个“制造亏欠感”的操作,把孩子手里的东西变得烫手?
花钱给娃找难受,亏不亏!
黛西@法兰克福
黛西推荐好书
黛西近期文章
黛西专辑精选

点“在看”,给黛西送小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