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必在我身边,但你无处不在”
电视剧《县委大院》前些日子公布了主演阵容,这部剧不仅邀请胡歌担纲男主,而且新老戏骨云集,还未开播便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剧集未播先火,这部剧的导演孔笙又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提起孔笙这个名字,也许我们有些陌生,但他导演过的作品,即便有人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父母爱情》《琅琊榜》《山海情》《欢乐颂》《大江大河》《闯关东》……
随便拿出一部,都是经典或爆款。
(图源网络,侵删)
每一部诚意之作的背后,是导演孔笙和他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对细节的精细打磨,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琅琊榜》热播的那年,孔笙获得飞天奖,他的女儿孔歌子在社交平台晒出与父亲的合照:
“恭喜爸爸!在外奔波二十年!这下终于能回家了!”
是敬业的导演,也是在外奔波二十年的“事业狂”爸爸,孔笙导演女儿的这条微博,让我想起很多家长心中的纠结:
专注于工作和事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这个问题,我们或许能从孔歌子的身上得到答案。
如今的孔歌子,也和爸爸孔笙一样,投身于影视行业。
从小,孔歌子看着父亲天天鼓捣摄影机,也对这些帅气的机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女摄影师,摄影机好帅!坐在升降机的一端好帅!抱着大机器好幸福!”
抱着这样的兴趣和目标,以父亲为榜样,孔歌子一路“升级打怪”,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特技方向,毕业后成立工作室,专注于影视剧后期特效制作,一步步成长为国内知名影视机构的视效总监。
不仅如此,父亲“做什么都要像回事”的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孔歌子带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
在有6亿播放量的网剧《精绝古城》中,有几个“火瓢虫”的特效镜头,这种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本可以随意带过……
但孔歌子却带着团队死磕,精工细作,最后出来的效果栩栩如生,真实到让人难以想象“这种生物现实中其实根本不存在”。
孔歌子后来详细拆解了制作和拍摄的过程,对比目前市面上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特效,这样的匠心实属难得,引得众人纷纷点赞。
也许,孔歌子没有获得过爸爸长时间的陪伴教导,但父亲对工作的热情和坚持,不仅为她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也在无形中影响、塑造着她的人生,陪伴着她一路获得如今的成就。
父母做好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们身边,不乏那种牺牲掉自己的生活,为孩子付出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的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和孩子“斗智斗勇”;
往往在这类父母眼里,孩子似乎永远都达不到期望值,无法令人满意。
他们没发现,问题恰恰就出在: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却从没为自己做过什么。
可也存在这样一类父母,没有过多插手孩子的事情,也从未对孩子“精雕细刻”过,孩子却成长得阳光优秀;
被人问如何做到的,这些父母却说不出什么秘诀,仿佛孩子自然而然就长成了那样。
他们的秘诀,还真就在“自然而然”四个字身上。
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就曾在他的自传中提到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平时工作很忙,但无论多晚回家,只要孩子们没有睡,就会给他们详细讲述我当天在公司经历的事,她们都非常理解我。
“虽然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是三个女儿都大有出息,在和我的工作毫无交集的世界里,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意味深长。
不刻意为了孩子放弃或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工作、生活的。
这种日常中自然而然的浸润,比父母“轰轰烈烈”的牺牲付出,更能渗入孩子的心灵。
著名主持人杨澜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收拾行李准备出差时,就觉得做了一件特别对不起孩子的事。
后来她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想明白了:
“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的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
你怎样去做人,你的态度、你的行为孩子都会尽收眼底。
我询问了很多在职业上很有成就的妈妈,发现她们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长得很好,这给了我信心和答案。”
树立榜样,焦点在自己身上
看到这里,我们都明白,自己努力上进、过积极的人生,才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榜样。
但这只是一方面。
“你怎样去做人,你的态度、你的行为孩子都会尽收眼底”这句话,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层。
我曾经见过一个母亲带着两三岁的孩子,小朋友走路不稳不小心摔倒,趴在地上就要哭,可孩子的母亲站在原地没动,微笑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看到母亲这样的反应,孩子不仅没掉“小珍珠”,还费力起身继续走路,没把摔倒这件事放在心上。
我也曾在不少相似情况下,看到孩子的父母立马跑过去,又搂又抱又哄,孩子反而开始嚎啕大哭。
两种不同的反应,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所谓潜移默化的力量,都是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悄悄植入孩子心灵的。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提到过一位家长,他听到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说了一句脏话,抬手就给孩子一个嘴巴子,理由是绝不允许孩子说脏话,要把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我们不妨像书中说的那样思考3个问题:
一句脏话和一个耳光相比,到底哪一个更令人难以忍受?
一个懵懂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恃强凌弱的成人,哪一个更让人生厌?
孩子随口说句脏话和成年人随意打人,谁的道德素养更差?
这位家长想的可能是:要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绝不说脏话的榜样。
可代入其中感受一下,孩子此时从家长这个“榜样”身上直接学到的,是以暴制暴。
树立榜样,重心不在孩子和未来,而在自己和当下。
与其关注孩子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不如把视线收回自我身上,感受自己的一言一行,首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拒绝盲目“自鸡”
知名育儿专家王人平曾说:
“育儿观只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世界,就会怎样对待孩子。”
父母的生命状态、对任何一件事的反应,积极乐观还是悲观消极,体现的都是父母本身的自我价值,孩子也会直接习得。
有个朋友,从前下班回家就是躺平打游戏,后来为了能带给孩子正面影响,努力戒掉了游戏,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看书上网课。

这种“自鸡”固然比“鸡娃”好,又能提升自我,又给孩子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但从不松懈的他不仅把自己搞得很焦虑,也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压力。
其实,比起一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打鸡血”努力奋斗的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
性格敞亮不拧巴,不和孩子较劲的父母;
充满自信,并无条件信任孩子的父母;
内心平和喜乐,对孩子足够温柔的父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人生榜样,比起TA能飞多高,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TA能走多远。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所期待
孩子飞得高固然重要
但能行得远才是基石
欢迎您来7天好妈妈成长营
给您一套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育儿先育己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