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在后台,有位读者留下这样的话:
我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我发誓绝不让孩子重蹈我的覆辙,但不知不觉之间,我用父母对待我的方式对待了我的孩子。
曾经我的父母打击否定我,现在我打击否定孩子;
曾经的我被父母忽视指责,现在我的孩子被我忽视指责;
曾经我被父母伤害,成了个自卑又低价值感的人,现在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明明我想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结果依旧是走了老路,难道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真的难以改变吗?我的孩子要跟我小时候一样吗?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由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风雨哈佛路》,或许可以给到一个正面积极的答案。
所有人眼中的“垃圾”?
在纽约治安最混乱的一条街道上,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父亲酗酒、吸毒,每天在家看电视对孩子漠不关心,母亲不仅酗酒吸毒,眼睛几近失明,还患有精神分裂症。
两个女儿从小就在充斥着毒品、性侵、暴力、疾病、肮脏的环境中长大。
母亲毒瘾发作后,就会疯狂搜刮家里所有的钱,即便女儿们跟她说“妈妈,我们饿了,我们需要食物”,母亲也会毫不犹豫拿走全部的钱。

而父亲,则跟母亲一起,用全家仅剩的钱买毒品,换取片刻的“快活”。
两个女儿为了不被饿死,只能在垃圾桶里,捡别人吃剩下的食物果腹。
父母几乎不管这两个孩子,也极少关心女儿们的需要。
这导致小女儿丽丝连怎么打理个人卫生都不太清楚,不会洗头发、不知道刷牙、几乎不洗澡,头上长满了虱子,身上也一直带着难闻的异味。
负责这条街道的警察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人把这家人视为垃圾。

有次,母亲精神病发作,她幻想丈夫出轨,而出轨对象就是丽丝。
母亲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丽丝,如果不是父亲拦着,母亲还要冲上去撕打女儿。
这时警察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人上门,强制把母亲带走戒毒。
那些人根本不在意丽丝惊惧的眼神,而是用极其厌恶的语气对她说:
“我随时能把你带走,你一直在逃学,你们活得就像肮脏的动物一样!”
很明显,在他们看来,这对夫妻已经没救了,两个孩子应该选择更好的生活,去一个正常的家庭,好好上学,将来找份正经工作。
可丽丝偏偏“执迷不悟”,一定要跟“垃圾”父母住在一起,也不愿意去上学,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社会渣滓。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丽丝的角度看,这是她权衡之后的选择。
无助自责的童年
在丽丝很小的时候,这个家庭是幸福美满的。
那时,父亲积极向上,有份不错的工作,母亲很温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最为美好的记忆,是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拿硬纸板当垫子,从山上滑下来。
后来,一切都变了。
父亲常年失业,对家庭毫不关心,母亲经常歇斯底里,毫无顾忌地在年幼的她面前展示生活的残酷。
甚至于为了骗孩子把钱给自己,故意引发丽丝的愧疚感:
“把钱给我,你为我做过什么?我给了你生命!”
“你想让我去卖身吗?你想让我那么做吗?我知道我会那么做!”
孩子天生爱父母,他们总想着帮父母分担些什么。
因此丽丝明知道母亲拿钱去吸毒,自己和姐姐要捡垃圾吃,也把钱给了母亲。
在丽丝心里,母亲是身不由己的,承受了巨大痛苦的。并不是她不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只是她再没有什么能给予自己的了。
而当孩子认为父母有难处时,他们以后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都会选择默默承受,不给父母添麻烦。
所以,在老师询问她“你妈妈没告诉你要洗澡吗”,她会说“是我的错,我只是忘了”;

在被要求坚持上学时,她不敢跟任何人说,她不去上课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同学嘲笑自己是个“怪味小孩”;
在母亲染上艾滋病,父亲对她不管不顾时,自己宁愿用冷水泡饭充饥,也不跟社会福利机构求助。
承受得多了,丽丝觉得,自己的忍耐和付出,能让这个家庭重新回到以前的样子。
可这怎么可能呢?
她的父母从未想过要改变,只想着醉生梦死过完这一生。
越是无法改变,就越是想要坚持。
因为一旦她对现实妥协,选择新的生活,就意味着,她将直面两个“丧失”
一是她将离开熟悉的环境,生活的痕迹将全部被抹除,丧失“过去”的自我;

二是她必须面对现实,她的家庭根本不可能恢复以前幸福的样子,丧失“未来”的希望。
这对一个渴望幸福的孩子来说,是比缺食少衣更难以忍受的事。
但没人理解丽丝的想法,在别人看来,她的行为就是不思进取、自甘堕落。
于是,丽丝被强制送到了儿童收容所,失去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她小小的人生中,充满了丧失和痛苦。
幸好,她还相信爱……
感觉被爱,是改变的动力
丽丝很不幸,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和苦痛,但她又很幸运,总有人在她彷徨无助时给予温暖和帮助。

住在丽丝家楼上的邻居伊娃,会跟她分享自己捡到的书。因为阅读了这些书籍,她拿到了人生第一个100分。
丽丝的小学老师从未因为她的异味和逃学歧视这个孩子,相反,在她拿到好成绩时,第一时间称赞和鼓励她。
上中学时,在收容所长大的丽丝住到了外公家,她还是不太适应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并觉得自己是怪胎。她的好朋友克里斯说“那是个奇怪的地方,但你可不是个怪人”。

因为母亲总在发狂的时候叫丽丝的大名伊丽莎白,她不喜欢别人这么叫自己。
当老师询问丽丝,为什么不能叫她伊丽莎白时,也是克里斯第一时间看到她的无助,出声打断老师。
当然,最重要的是,丽丝的母亲一直爱着她。母亲戒毒后的那段时光,虽短暂,却是丽丝最为温暖的回忆。
没有毒品,也没有发狂,母亲带着丽丝去咖啡馆吃汉堡,聊天说笑。
母亲会拥抱她,会给她温暖的笑脸,会跟她一起回想幸福的时光,会送她去上学。
丽丝想要收留无家可归的克里斯,结果好朋友被外公赶出了家门,气愤之下,丽丝离家出走,跟克里斯在街头流浪。
这也意味着,她再次逃学了。
等到丽丝再次回来看望母亲时,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母亲并未责怪她不告而别,也没斥责她不去上学,而是诉说了对女儿的关心和想念。
这份爱和关怀触动了丽丝,为她埋下了积极向上的希望种子。

对孩子而言,暴力和恐吓不会真正让他们改变,除非他们感觉到被爱、被尊重、被允许做自己,才会有改变的动力。
接纳自己的过去
肯定自己的价值
只可惜,好景不长。
母亲的身体日渐衰败,在某一天,丽丝听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在这一刻,她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再也回不到父母吸毒前的样子,母亲也不会如同小时候那般照顾她。
也是在这一刻,她领悟到,母亲虽爱她,但母亲的一生是堕落可悲的。她可以把母亲珍藏在心中怀念,却不能活成母亲的样子。
这很痛,但却是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勇往直前,往往是走一步,退两步。
真实的丽丝,这条路比电影中展示的,要难走得多。

她并不是电影中的天才少女,因为经常逃课,她的基础非常差,记忆力一般,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她只完成了一个学分,连申请普通高中的资格都不够,四处碰壁后,才终于找到一个愿意接纳她的中学。
这时的丽丝,潜意识里仍旧认为自己不够好,是个社会渣滓。
直到父亲的一席话,才让她真正知道,悲惨的原生家庭,不是她的错。
录取丽丝的高中,要求入学那天监护人必须到场。
她找到了住在收容所的父亲,让他假装自己有正当职业和固定住所,这样她才能正常入学。
办完手续后,两个人走出了学校,父亲说:“我不算个正常人,但丽丝你要知道,这跟你没什么关系。”
丽丝说:“爸爸,我爱你。”
父亲说:“别爱我,那是浪费。”
丽丝停顿了一下:“我小的时候,你是我的世界里最有趣的人,别人只知道谈论毒品和性,你却可以有很多新的见解。因为你,我才想到生活会有很多可能性。”
父亲眼含热泪,拥抱了丽丝:“好好上学,我的人生已经搞砸了,但你会成功的。”
孩子只有真正明白那一切不是他们的错,明白自己不需要对父母负责,才有可能真正卸下重担。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一瞬间,丽丝不再觉得亏欠,也不再期待被弥补,她看见和接受了真实的父母,真正接纳了过去的自己。
丽丝心中充满了面对逆境的勇气,她心无旁骛地学习,用2年的时间读完4年的课程。

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免费参观哈佛大学的机会,带队的老师跟她说:
“丽丝,他们也是普通人。这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实现。”
再后来,18岁的丽丝赢得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并获得了一个兼职机会,之后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自我价值。
看似传奇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孩子真正认识自己,想要改变命运的结果。

生命的成长都很艰难
孩子更需要温柔以待
心理学上有句话: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太多原生家庭的创伤,我们绝大多数人,几乎都曾在或不安全,或不稳定,或不被爱的养育环境中长大。
就像文章开头那位读者一样,自己童年时期的创伤没有被看见,长大后依旧会陷入那个轮回。

结婚、生子、育儿,然后把自己的创伤叠加在孩子身上……
当她要求孩子更听话、更优秀、更自觉时,实际上是对自己说:“我不够好、不够聪明、不够优秀”。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状态,我们就要从看见自己、爱自己、感受自己开始。
冰冷冷的要求无法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也没办法让一个人由内而外出现好的改变。

感受到爱,才会被治愈;得到尊重,才会放下;真正被看见,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要明白,每往前走一步,哪怕步伐再小,都是有意义的。
爱孩子之前先爱自己
感受孩子之前先感受自己
同理孩子之前先同理自己
父母跟孩子互为镜像
当父母正视自身原生家庭的创伤
才有可能不传递给孩子
邀您加入7天好妈妈成长营
与孩子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