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299篇文章
虽然说2021年12月底开始,发达国家的利率开始上涨。以标普500为代表的全球股指,也出现了大幅回调。

但很奇怪的是,从统计数据数据上看,这些都没有引发美元流动性大幅收缩。
年初以来的流动性,反而是显著改善的。与此同时,新兴市场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
只不过资金流入的,是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股板块,而不是过去 两年风光无限的成长股。
拿我们国家来说,股指下跌的时候不光汇率表现强势,北向资金也在大幅流入,这在过去非常罕见。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
由于美联储紧缩预期,虽然我们国内股市乃至香港股市,在2021年尾声到2022年初的时候都很惨。
但是港股里面比较便宜的国企红筹指数,却开始持续向上,甚至还创出了2019年以来的新高。
国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资金流入低估值板块。今天证券时报写了篇文章说,新年高股息板块表现远超大盘。
这是因为在美联储利率水平提高,和流动性开始收紧的预期之下,大资金的配置开始悄然转向了。
开始从过去一直大量配置的长久期资产,逐步转移到短久期资产。
这里可能有人不理解啥是久期,我们先做个解释,以便于大家理解。
久期又叫持续期,是债券投资里的一个概念,等于市场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动。
比如市场利率变动1%,债券价格变动3%,那么这个债券的久期就是3。
可以看出,久期是用来衡量利率变动,怎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一个指标。
也就是衡量假如市场 利率变化了一个百分点,那么债券价格会变化多少的问题
债券的久期越大,利率变化对债券价格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风险也就越大。
通常降息的时候,长久期的债券上升幅度比短久期要大。加息的时候,长久期的债券下跌幅度也比短久期要大。
因为债券价格和利率水平成反比,所以通常利率水平存在上升可能的时候,未来债券价格就有下降的可能 。
这时候短久期债券的未来价格下降幅度,会小于长久期债券的价格下降幅度。

所以当利率上升的时候,可以更集中的投资于短久期品种,缩短债券久期。
当我们判断当前利率水平有下降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投资长久期债券。
通过加大长期债券投资,拉长债券久期,可以帮助我们 在债市上涨中获得更高的溢价。
如果从资产久期的角度来考量成长股和价值股,可以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我们通常用未来的增长和现金流给成长股估值,这意味着成长股的业绩主要体现在远期。
也就是成长股的资产久期,相对是比较长的。所以成长股作为长久期资产,对利率敏感性很高。
在流动性宽松和低利率环境下,成长股往往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
我们通常用当期的业绩和现金流给价值股估值,也就是价值股的业绩和现金流主要体现在近期。
所以在流动性收缩利率上行的背景下,资产久期相对较短的价值股大概率会跑赢成长股。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管是长久期还是短久期资产,最敏感的都是利率,其次是流动性。
只是长久期资产的估值受到利率变化影响会更大 ,特别是估值比较贵的时候,利率变化往往影响很大。
短久期公司除了利率水平,则受到最近现金流和当期盈利能力,和业绩弹性的影响更大。
长久期资产包含了传统的长期债券,也包含了那些炒成长或者炒梦想的股票。
因为成长股远期的增长确定性更强,价值股当期的业绩弹性相对较高。
所以本质上成长股是一种长久期资产,价值股是一种短久期资产。
在一个阶段成长和价值哪一种资产更受青睐,其实本质上就是判断短久期资产和长久期资产哪个更受青睐。
决定长短久期资产在某个阶段哪一类更受青睐,本质上要看当下的利率水平。
市面上利率水平越低,甚至是负利率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配置长久期资产。
市面上利率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配置短久期资产 。
我们知道这些年全球利率水平在逐年降低,甚至出现了很多负利率债券。
这种利率水平的扭曲体现在资产配置上,就是大家 不断追逐成长型公司,抛弃价值型公司。
不过随着2022年初以来,通胀预期越来越高,美联储加息预期越来越浓。
大量负利率债券收益开始转正,全球资金的配置开始转向短久期资产。
体现在资本市场就是:大家在股票配置上,开始从比较贵的成长型资产,开始转移到价值型资产,也就是短久期资产。
短久期资产具有估值低,盈利能力强,低资本支出和低波动的特点,所以短久期公司更接近价值公司。
美股现在就开始从大量配置长久期资产,逐步转换到配置短久期资产。
最终这个风格变化,也会传导到国内市场,也是毫无疑问的。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啥这个风格会传导到国内市场。这是因为很多人做了多年投资,一直没搞清楚两件事。
一个是我们发行基础高能货币的主要抵押物,是美元外汇储备。
这导致我们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关系非常密切。
一个是我们大A股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大程度是美股的映射。在板块和趋势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通常美股炒什么东西,我们这边也会炒什么。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美股对潜在的变化最敏感。
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就不用说了,我们这边当时也出现了网络股泡沫。
最近两年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两年最牛的板块新能源。我们的新能源,基本就是美股新能源的映射。
美股新能源最牛的公司是特斯拉 ,我们的新能源板块,基本就是跟着特斯拉走的。
从2021年3季度以来,随着利率上行预期的升温。美股高市盈率成长公司和低市盈率的价值公司,表现就开始逆转了。

到了2021年12月,这个现象更加明显。美股低市盈率股开始上涨,高市盈率股开始大幅下跌。
国内的价值股也开始持续跑赢成长股,但是国内的成长股和价值股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变化。
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基金抱团发生了高位踩踏,也可以说是美股的映射传导。
如果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衡量,现在资金介入价值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去两年都在炒作成长股,价值股趴在地上不动 。这些价值股估值和位置都低,盈亏比极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长到价值的转换,也就是长久期到短久期资产的转换能不能持续。

能持续的条件,一个是利率升高以后,对长久期资产估值的影响会不会持续。
另一个是国内财政和货币双宽松刺激经济,经济企稳回升带来的价值股这类短久期资产胜率和盈亏比的提升。
用大白话说就是,过去两年已经炒到高位的成长股,目前看性价比已经不那么高了。
所以我们看到,资金在利率提升和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开始部分转向配置价值股,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短久期资产。
如果说我们的宽信用和财政货币双刺激能推动经济回升,那么价值公司的涨势就可以持续。
过去两年我们始终看到的那种成长大幅上升,价值趴在地板上不动的局面也会被逆转。
不过价值这类短久期资产的高光期不会很长,基本就是利率抬高和流动性收紧这一段。
后面如果真有危机,全球继续开始宽松降息,美联储继续QE5的时候,那大概率又是成长的天下了。
PS:文章的最后,给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再推荐下我们在喜马拉雅的小伙伴。
他的名字叫“跃动的录音棚”,他在喜马拉雅那边给我们大部分文章,都录了音。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饭爷的江湖。”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