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OOL 2021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已于9月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大赛共吸引4018个优质创业项目及5077位全球创业人才,共评选出获奖项目140个,其中,海外组100个、本土组40个,获奖项目中成长期59个、创客期8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赛道获奖项目都达到了29个。

2021年是全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提速之年,全市产业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HICOOL 2021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在首届活动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覆盖面,持续加大全球引才力度,不仅打通并建立了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双流通道,同时更依托“六位一体”创业生态平台的日趋完善,全面启动对创业者在创业全生命周期内的叠加服务,服务效能几何式成倍增长,覆盖群体裂变式扩散蔓延,连续两届峰会的成果逐步展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了可见的强大助力。
11月3日,HICOOL组委会携环球网、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和讯网等媒体走访了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医药健康赛道的一等奖获奖项目: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过与创始人&CEO夏涵的现场交流,深入解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创始人&CEO夏涵
以下为媒体报道实录(摘选):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
予果生物:深耕mNGS 坚持数字化病原诊断
从医生手里的听诊器,到X光检查技术,再到基因检测、宏基因组测序……随着技术的发展,病原诊断的效率和灵敏度逐渐提升。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夏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把传统针对特定病原的检测看成是‘钓鱼’,那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就类似于‘大面积撒网捕捞’。mNGS通过对临床样本中直接提取的DNA和/或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再经过数据库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一次性完成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检测,实现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
今年9月份,予果生物凭借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方案从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401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HICOOL 2021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是以海内外人才创业大赛为主体的综合性国际人才活动,大赛打通并建立了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双流通道,今年共有来自84个不同国家的5077名创业者报名参赛。
将mNGS应用于病原感染诊断,是偶然也是必然
2014年全球病原诊断行业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事件,美国UCSF团队使用mNGS,对一位反复发烧患者的体液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并找到了感染病因,帮医生用最常规的青霉素治愈了这位几乎病危的患者。
“在这件划时代的事件之后,我们团队就在思考既然mNGS用于病原感染诊断的优势相当明显,如何将宏基因组测序方法更好地标准化,最终应用在市场广阔的病原诊断领域”,夏涵说到。2017年夏涵带领团队创立了予果生物,成为国内最早深耕mNGS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予果生物是国内最早将游离核苷酸(cell-free)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mNGS)转化于临床的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PACEseq超高维度机器学习模型,能实现对表型缺乏特异性、病因不明的患者的鉴别,也可以对不同来源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和判断,让病原诊断变得更简单,是当下最具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改变病原诊断的未来就是数字化病原诊断
当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医疗行业,病原诊断方式也发生了升级改变,数字化的诊断方式可以快速鉴别出致病病原体,辅助医生和患者快速明确感染病因,并对症进行治疗。
夏涵表示,“我们认为下一代的疾病诊断或者未来的疾病诊断应该是基于数字化,因为我们在原来的模拟信号的时代已经停留太长的时间了。”
夏涵指出,相比于传统诊断模式,数字化诊断最大的差别就是获得的数据量的大小。“宏基因组测序方法不做预先假设,一次检测结果通过与含有2万多种病原的数据库对比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大量的数据依托先进的算法和AI技术,可以从海量微生物数据中提取并判断病原微生物,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病原诊断模式。”他说到。
近年来,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并且由于其拥有高通量、低成本、测序时间短等诸多优势,至今NGS在全球测序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夏涵表示,“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宏基因组测序检测的大量样本中发现有些病原是常见的,有些病原是罕见的,但是正因为宏基因组测序可检测出这些常规方法无法检出的病原,医生可参考宏基因组测序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对症下药,精准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资本涌入mNGS市场 创新为本是初心
随着技术的进步,基因测序市场发展迅速。根据NGS(新一代基因测序)行业峰会数据,我国基因测序产业正步入快车道,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美元,其中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92.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10%。去年我国基因检测企业在一级市场中所获融资达到193亿元,相比2019年融资量,年增长率达153%。
近年来,基因测序行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的涌入。截止2021年中予果生物已经累计完成5.2亿元融资,是mNGS赛道融资体量最大的公司,投资人囊括北极光创投,龙磐资本、辰德资本、创新工场、LYFE等该领域最知名机构。
夏涵认为,“资本的进入加速了市场的发展,竞争对手的布局也让mNGS领域变得热闹起来。但不管市场是低迷还是热闹,予果会一直坚守‘让病原诊断更简单’这个初心使命,踏踏实实去做创新。”
将初心化为动力,从72小时,到48小时,再到9小时……4年多来,予果生物在病原精准诊断的速度上一再取得突破。从全国各医院送来的检测样本,已经可以实现当天晚上11点前上机测试,让医生第二天一早便能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前不久,予果生物发布了全新病原检测产品BloodSeq,检测性能远比市场常见产品更快速、更灵敏、更精准。该产品一经推出,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
“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医生进行快速精准的治疗。”夏涵说到。现在,予果生物自主研发的病原数字化检测方案已经在全国31个省份,150多个中心城市开展业务,累计服务超1000家临床医院、2000个临床科室,累计检测样本量近10万例,样本总数位居全球前列,其中脑脊液检测量位列全球第一,且增长速度非常快。
夏涵称,予果生物今年研发投入大约有7000万,明年还会继续加大投入,预测到2024年之前研发投入占比都不会低于30%。予果生物目前能将生信分析和mNGS有效结合,形成较高的技术和数据壁垒。公司未来一段时间仍会专注于研发,做好产品的升级,推动以测序技术做病原诊断市场的发展。
予果生物智能测序场景开放实验室 
和讯网 记者 娄在霞
予果生物创始人夏涵:“让病原诊断更简单”要依靠持续的研发创新
感染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主要疾病。近年来,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日益复杂,涂片镜检、培养等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处理过程复杂、花费时间长、可检测病原体种类少等缺点,仍有25%--60%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明确诊断。
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是一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无需培养、无偏好性的病原检测技术,通过对临床样本中直接提取的DNA和/或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再经过数据库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一次性完成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检测,实现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
据悉,予果生物是是国内最早将游离核苷酸(cell-free)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mNGS)转化于临床的的企业。公司检测范围涵盖23943种病原微生物,累计检测临床样本量已近10万例。
予果生物创始人&CEO夏涵介绍,2017年成立以来,短短四年时间,予果实现了快速发展。公司人员从3人扩展到将近500人,营收规模也从最开始的10万元增加今年的预计1亿元。

此外,截止今年年中,予果已经累计完成5.2亿元融资,投资人囊括北极光创投、龙磐资本、辰德资本、创新工场、LYFE等该领域最知名机构。
数字化让病原诊断更简单
近年来,随着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增多、少见病原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免疫抑制或受损宿主的增加,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严重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50%。
夏涵认为,数字化诊断一定是未来病原诊断的主要的形式,“运用数字化诊断我们从每一个样本里面获得的数据量现在是成百上千倍,甚至是上亿倍的增长”。
据介绍,予果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云端病原微生物数据分析系统 PACE(Pathogen Capture Engine)。基于该引擎,可对临床样本(脑脊液、血液、肺泡灌洗液、无菌体液、组织等)进行病原微生物DNA及RNA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予果研发出的高通量基因检测方案依托强大的基因数据库和多组学数据库,结合AI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当下病原诊断领域最具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予果研发团队原创的生信算法PACEseq HUGO-DNA也于近日获得了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据悉,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是以海内外人才创业大赛为主体的综合性国际人才活动,大赛打通并建立了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的双流通道。同时,HICOOL围绕创业项目“发掘-落地-孵化-融资-转化”的普遍生命周期,着力构建大赛/峰会、产业园、管家、基金、在线平台、商学院“六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PACEseq HUGO-DNA可以剔除约99%的背景微生物,同时保留样本中真实存在的微生物,很好解决了如何鉴定并去除背景微生物这一目前困扰业界最大的难题。
未来3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0%
新冠疫情的爆发,推动了mNGS应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1年mNGS领域就发生了8起融资事件。
夏涵表示,资本的进入加速了市场的发展,竞争对手的布局也让mNGS领域变得热闹起来。但不管市场是低迷还是热闹,予果会一直坚守“让病原诊断更简单”这个使命,踏踏实实去做研发。
夏涵称,予果生物今年研发投入大约有7000万,明年还会继续加大投入,预测到2024年之前研发投入占比都不会低于30%。予果生物目前能将生信分析和mNGS有效结合,形成较高的技术和数据壁垒。公司未来一段时间仍会专注于研发,做好产品的升级,推动以测序技术做病原诊断市场的发展。等未来产品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考虑资本化的问题。
夏涵强调,病原诊断市场是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从而形成技术迭代使得诊断结果更快速更精准,更利于市场成长;如果仅凭一个固化的产品,那公司优势很快就会没有,技术发展停滞不利于市场趋于成熟和发展,很快就会进入趋同化的价格战的通道。特别是在资本涌入的这样一个市场里面,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持续创新和研发的能力,那就一定会只能剩下价格这个武器了。
谈及mNGS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夏涵提到了三个关键点。第一是需要出台行业标准,能够使市场更加规范化;
第二是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夏涵希望行业能够更加稳健的发展,更专注行业的技术提升而不是过早进入价格战,以坚实的科技创新实现行业良性增长,为新市场的科技型企业争取成长空间。“如果说全部当自来水来卖的话,那谁去做创新呢?”
第三是需要加大行业人才的培养。夏涵称,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没有先例可参考,这意味着其实在美国也好,在欧洲也好,现阶段并没有那么多相关人才,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机会,予果持续的科技创新可以为人才提供较好的成长空间。
夏涵也非常看好市场未来的发展。“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增长,mNGS前沿技术研发的逐渐成熟,临床验证后可大规模进行市场转化,未来mNGS市场会远超500万人份的检测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成本下降,容纳1~2个上市公司绰绰有余。”
予果生物公司环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宋璟
科技战疫 感染领域精准诊断有了新利器
摘要:相信随着更有效的工作流程、更低的成本和TAT以及简化的解释标准,mNGS将被临床医生、微生物学家和患者广泛接受。随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评估,预计在未来5-10年内,mNGS检测将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技术。
宏基因组测序是什么
每次看到新增病例出现时,大家心中不免有一个共同的疑问,疫情何时才能真正结束呢... ...可以说,感染性传染病对于全世界的生命来说都是一种危机。
“感染性疾病带来巨大的全球疾病负担,明确病原是感染性疾病诊疗的基础。然而在现实中,无法明确病原的情况在重症肺炎中超过四成,在感染中毒症中超过半数,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则达到50%~70%。” 今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感染性疾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精准诊断则是实现其精准防控的前提。
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对患者样本中微生物和宿主遗传物质(DNA和RNA)的全面分析。如今它正迅速从科学研究转向临床诊断应用,它尤其擅长鉴别罕见、新发、难以检测和混合感染的病原体。由于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核酸检测技术通常只能检测几个有限靶标病原体的局限,因此日趋成为临床病原发现和鉴定的重要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底,我国学者就是借助mNGS技术,仅仅数天时间就确认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而2003年确认SARS的病原时,我们用了5个月的时间。
“如果把传统针对特定病原的检测看成是“钓鱼”,那么mNGS就类似于“大面积撒网捕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说,自2008年以来,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大量研究表明,mNGS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病原体检测鉴定、抗生素耐药性分析、微生物组分析、抗感染疗效评价、人类宿主基因表达转录组学和肿瘤学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诊断不明原因的感染性疾病方面,mNGS表现突出,在药物敏感性预测中具有巨大潜力,成为优化治疗方案和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辅助检测工具。由此,许多医生认为mNGS是解决临床感染难题的新利器,有望改变医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践。
疫情和政策倒逼mNGS行业发展
另外,自2011年国家出台众多政策限制对抗生素的使用以来,微生物病原学检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从2016年的抗生素管控到相关微生物检验科室的逐步规范,再到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逐步限制抗生素的滥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体现出政府对抗生素管控领域和微生物检验领域的日渐重视。未来随着管控范围的逐步扩大(限制级、非限制级等),普及领域的拓展,新的需求和市场都将显现,政策将进一步助力微生物检验行业的发展。
综合mNGS行业来看,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9月,自2016年以来,国内共有7家专注于病原宏基因组检测企业完成了17次融资,超过10亿元风险资金被投向这个新兴的行业。就在2020年前3个季度,mNGS领域内共发生9次融资事件。其中予果生物、金匙基因、微远基因、杰毅生物等都获得了超亿元融资。这里就体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融资事件密集发生;二是头部企业的融资间隔很短。
对此,作为中国最早深耕于病原感染诊断的企业之一予果生物的创始人夏涵表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mNGS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
夏涵说到,“2017年时,市场上只有予果生物和华大基因两家企业,这样反而做的很辛苦,因为对于资本来讲没有说服力,但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坚持扎实工作、踏实做研发、不断打磨产品,虽然之后又有一些其他公司加入市场竞争,对我们造成一些压力,但我认为这更是促进我们不断前进、加速发展的动力。无论这个市场热闹还是低迷、处于高点还是低点,我们都要不忘初心——“让病原诊断更简单,实现病原诊断数字化”。”
据悉,予果生物于今年7月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目前已完成6轮股权融资。予果生物自主研发的云端AI病原微生物数据分析系统PACE,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可将测序大数据和临床大数据进行深度整合,囊括超高维度特征值分析和过滤模型,可进行多组学、跨物种的基因组大数据研究和应用。
今年9月,予果生物获得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是以海内外人才创业大赛为主体的综合性国际人才活动,今年共有来自84个不同国家的5077名创业者报名参赛,分布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创意、高端装备等六大赛道。同时,HICOOL围绕创业项目“发掘-落地-孵化-融资-转化”的普遍生命周期,自2020年起就着力构建大赛/峰会、产业园、管家、基金、在线平台、商学院“六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平台,在海外创业圈、投资人之间形成了广泛影响力。
mNGS的临床应用操作规范尚未确立
夏涵对记者表示“病原诊断市场是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从而形成技术迭代使得诊断结果更快速更精准,更利于市场成长,予果生物今年的研发投入大约有7000万,明年还会更高,我们计划直到2024年,研发占比都不会低于30%。”
“在病原测序这个领域上我们是没有参考标准的,因为中国遥遥领先。”夏涵指出,早在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关注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发布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病原体、耐药和毒力因子检测的相关技术指南。我们也是于2016年正式在临床上使用mNGS技术,但是我国的病原mNGS行业在产品转化速度和临床应用规模两方面均领先国外。
据了解,2019年-2020年,国内临床和检验领域发布了多个专家共识,如《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中国专家共识》等。与此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批准了首个基于病原mNGS技术的检测试剂,即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测序法)。然而目前病原mNGS技术的转化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如该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实验流程繁琐复杂,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和建立等。
不过夏涵认为,尽管在临床实验室常规实施mNGS之前仍存在一些障碍,如工作流程验证、质量控制、方法标准化和数据解释,但这些障碍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快速发展的技术加以克服。
据中国医药报消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病原mNGS 项目组此前已开展两次联合研究,在不断“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一是不断加深对现阶段国内病原mNGS检测试剂性能现状的认识;二是通过对实验操作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进行细致地拆解和分析,深入了解各环节的技术选择对检测性能的影响;三是基于对病原mNGS技术特点、病原体多样性、样本病理性及临床混合感染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优化质量评价参考品的研制方案;四是逐步厘清了病原mNGS检测试剂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基本建立了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并确定了核心评价指标。
在此基础上,中检院病原mNGS 项目组于今年7月已开始积极筹备第三次联合研究,不仅将更严谨地开展呼吸道病原mNGS检测试剂的分析性能评价,同时也将新增临床性能评价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性能评价两部分,从而使联合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更为严谨和充分。
夏涵表示,相信随着更有效的工作流程、更低的成本和TAT以及简化的解释标准,mNGS将被临床医生、微生物学家和患者广泛接受。随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评估,预计在未来5-10年内,mNGS检测将成为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技术。
欲了解HICOOL更多信息,请点击👇
喜欢我们的内容?
欢迎点赞+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