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古堡忆沧桑
冯站长看天下
作者:朝碧海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一带,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传承自明代的文化习俗,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引人好奇。4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西进云南咽喉要道上的天龙屯堡,此处是著名的元代顺元古道上的“饭笼驿”所在地,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的风貌。
天龙屯堡寨门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云南梁王叛乱,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派遣了30万官兵征讨,历时三个月平定了叛乱。为了巩固和统治南方,朱元璋遂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家人随之至黔,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生活。
走进天龙屯堡
源自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调北填南的这批人及其子嗣,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生产方式,又恪守着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经过了600年的历史变迁后,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独特现象。
天龙屯堡穿明代服装的居民
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饭笼驿”随之成了“饭笼铺”,上世纪初又被当地的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屯堡里的四公碑,记录了“张、陈、沈、郑”四大姓的入黔祖先们的丰功伟业。
了解天龙屯堡的历史
屯堡人的语言仍带有明代官话的音调,现称之为“安顺屯堡方言”。屯堡人的服饰堪称“明代服饰的活标本”,尤其是妇女仍沿袭着祖制,依旧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饰有江南风韵的精致花边。据说当地的服饰源于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因此屯堡服饰又叫“凤阳汉装”。
着“凤阳汉装”的屯堡大娘
天龙屯堡街中的“驿茶”亭,一溜拴马的桩已经腐朽消失。古亭本是驿卒歇息处,如今依然有老大娘在亭中烧制大碗茶,热情地招待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让游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屯堡街中的“驿茶”亭
出生于浙江南浔的沈万三,是明初富可敌国的巨富。人人皆知他位于苏州周庄古镇的豪宅,也曾听说过他被迫出资帮朱元璋共同建造了南京城,却鲜有人知道在遥远偏僻的天龙屯堡也有他的一处寒舍。原来沈万三后来得罪了朱元璋,竟被流放到了偏远的西南,最终客死他乡。
明代江南富豪沈万三被贬贵州时的住宅
屯堡人历代重视文化教育,清代时凡有考取功名学子,都会为其立功名桅一杆。建于1907年的天龙学堂,系清末武举人陈日瞻所创办,由当地士绅捐资、男女老幼均出工修建。这座学堂一直使用到上世纪末,所以虽过百年却依然保存完好。

立于村中的功名桅
校门为石牌坊建筑,高大的主楼和分列两侧的教学楼,以当地典型的石木结构建造,并采用了便于采光的大花窗。临街的石砌图书楼建于1936年,为当地古刹天台山伍龙寺住持本安和尚捐修,形似欧洲古堡。
建于1936年的图书楼
庭院里三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着很深的寓意。槐树代表“槐香故里”,桂树喻意“蟾宫折桂”,紫荆树意指“紫微高照”。遥想当年的学堂,庭院里弥漫着花香,飘荡着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分列两侧的学校教学楼
天龙屯堡的演武堂,以前是演习武艺的场所,如今挂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顺地戏》的招牌,还陈列着许多传统的地戏面具。地戏又称“跳神”,流行于贵州安顺、平坝、惠水等市县。初期的屯堡人是亦民亦兵,随着大明江山的日益稳固,出现了“武事渐废”的趋势,于是“有识者”想出了通过跳神演习武事的办法。传承至今,安顺地戏仍然是只演武戏而不演文戏。
天龙屯堡的演武堂
看见演武堂里摆放着演出用的十八般兵器,我们开心地操傢伙嬉闹了起来。此时进来了个当地的老戏迷,他热情地对我们进行指导,还帮我们拍视频,实在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记忆。
装模作样学演戏
逛到屯堡里的一座古道观,两位婆婆很热心地招呼我们入内。庭院中央的亭子里立有木制九层油灯架,造型形似如塔顶宝刹。点灯是有规矩的,男的点龙头灯,女的点凤头灯。我们在此祈福,愿天龙屯堡的百姓安居乐业,遗风长存!
古道观里热心的阿婆
在距天龙屯堡不远的地方,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域,方圆11平方公里的山水间分布着以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村寨组成的云峰屯堡。这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
本寨古堡前长满浮萍的小河
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已自成一个独立的景区。我们驾车绕到了山背后的本寨,这是所有安顺屯堡中最原生态的一个。
原生态的本寨古堡
停车场旁是本寨新村,古村就在一箭之外,坐北朝南,前临三岔河,背靠青龙山,沿河是肥沃的稻田和荷花池。“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格局,使本寨拥有了悠悠的田园气息,不过寨中座座高耸的碉楼,表明了它曾经担负过戌边御敌的作用。
枕山环水面屏向阳的古堡格局
寨门犹如一座小型城门,两侧高大坚固的寨墙构成了狭窄的通道,寨门上设有御敌的碉楼,入寨后有数条弧形的深巷通往不同的方向。寨子里户与户有暗门相通,家与家有高墙相连,既宜人居又利自守,有 “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之誉。
本寨古堡的寨门
如今本寨的烟火气已逝,绝大部分居民已经迁去了附近的新村。寨子外围有几座年代稍迟的宅院,有一家人在院中杀鸡备酒,忙得不亦乐乎。原来清明节起的一个月之内,是当地传统的祭祖扫墓期,这家的男主人才从外地赶回来,全家人正在准备祭拜用的供品。
本寨古堡民居
在安顺屯堡中,本寨的碉楼保存得最为完整,数量也是最多,现存的七座几乎涵盖了所有屯堡碉楼的样式。碉楼以石材建造,通常位于厢房与正房的连接处,与民宅连为一体,高约十余米,墙体上开有用于采光、射击、瞭望的孔洞。
本寨古堡的小巷
本寨以石铺路,民居也以石筑墙,建筑多有精雕细凿的额坊门簪,饰有琪花瑞草、吉兽祥鸟等图案,透露出了温婉的江淮格调,也彰显了屯堡人不变的思乡情怀。走在幽静的古巷里,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几百年前的传奇,遥远的往事引人遐思。
古老的杨氏大宅院“四知堂”
“四知堂”是本寨中的大宅子,它的先人是当地的杨氏大族。有着“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的祖训遗风。细节考究、古色古香的庭院,不仅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同时也是喝茶和品尝自制土酒的好地方。
四知堂三面围合的院落
每一个古老的地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习俗,正是这种深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华夏大地的灿烂文明。我热爱旅游,希望能涉足尽可能多的地方,寻找最独一无二的风景,倾听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体验最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焕发生机的斑驳老墙
您的点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