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龙华区、坪山区迎来了行政区成立五周年!
这五年,
龙华人、坪山人
披星戴月 扬帆破浪
见证了城区蝶变
绘就了未来蓝图

龙华:阳台山观澜河见证蝶变

阳台山上日出日落,每一天都孕育着新的希望;观澜河水奔流不息,每一秒都见证着新的奇迹。
2021年12月30日,是龙华新区挂牌成立十周年。
而今天,是龙华区五周岁生日。
2017年1月7日,龙华正式设立行政区,承载着200多万人民的期待,深圳北中轴线上的新城扬帆起航,从此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发展新征程。
时间,因为奋斗而注定不凡。
十年蝶变,龙“五”华章。龙华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站社区时的殷殷嘱托,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新区到行政区,如今的龙华,已实现从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区的历史性跨越:
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纳入全市重点片区;
率先抢占数字化发展新赛道,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贡献率突破50%,12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产值(营收)占全区比重突破80%;
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
民生社会事业成色更足,义务教育学位、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翻番……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憧憬未来,龙华信心满怀:到2025年,数字龙华将成为最鲜明特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深圳都市核心区地位全面巩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区;到2035年,数字龙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引擎,都市核心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区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个闪亮的航标、三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历史的大舞台上,一定会再次留下龙华人书写的新的更大奇迹!

数字赋能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区总税收480.2亿元,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增长5.9%,两年平均增长3.5%,规模继续排名全市第五……日前,龙华区2021年财政结算数据出炉。一年来,龙华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财政收入稳中有升,彰显出龙华经济的强劲韧性。
细数龙华的产业经济发展历程,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奋斗史。
回望过去,龙华综合实力实现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220亿元增至约2700亿元,跃居全市第五、全省十强;新兴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龙华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位;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已达4500亿元,对产业发展贡献率超过50%,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利亚德南方总部LED产业园、捷顺科技“顶配”智慧园正式开园,打造高新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的创业沃土……
从产业大区,到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再到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宏伟蓝图,五年来,龙华始终致力于制造立区、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速换挡。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龙华出台《关于建设数字龙华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等文件,发布全国首个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建立全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全区新引进350个优质项目,集中开工426个重大项目,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总额超85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年轻龙华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五年来,龙华发展动能实现大转换。全社会研发支出翻了一番,占GDP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增幅高达8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增长1.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643家,创新载体增至227家,增长3.5倍,专利授权量增长3.6倍。
一流的创新呼唤一流的人才,龙华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一直稳居全市前列。五年来,全区高层次人才增长18倍,各类人才总量突破82万人,集聚市级及以上高端人才和区“龙舞华章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1600人,高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千亿元大关,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8个,成为全市人才新高地。
释放空间
推动城区面貌大蝶变
集中签约首日,观湖北、福城南两大土地整备项目签约率均超70%,远超梅观大地块的32%签约率,创造了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签约的“深圳纪录”和“龙华奇迹”……2021年12月26日,龙华区两个“大兵团”作战重点土地整备项目,传来签约捷报,160公顷产业及配套用地即将落地,向外界兑现了“只要是优质项目,龙华就有地可落、有梦可造”的庄严承诺。
垒土必惜其贵,重土必尽其用。行政区成立以来,龙华区积极为城市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提供强大空间保障。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更是鲜明指出,打造“数字营城、万物智联、场景驱动、空间再造”的数字城区龙华模式。全区城市更新供应土地140公顷,整备入库900公顷,为龙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打下坚实基础。
而今,“在龙华遇见未来”已在实现的路上。龙华率先打造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发布24项未来城市场景清单,数字孪生试点完成超千栋建筑模型精修,成功举办2021全球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等……抢抓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机遇,龙华数字城区建设全速推进。
五年来,龙华城区面貌实现大蝶变。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纳入市级重点区域,大浪、观澜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龙华直达香港仅需15分钟,地铁首次通达全区各街道;建成62万平方米北站绿廊,绿道长度增至275.7公里,公园数增长48%至150座,行人拐角是公园,“公园之城”美丽绽放,向市民和各界开放。
聚焦“一圈一区三廊”发展格局,如今龙华区已初步完成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北部地区上升为市级中心。
全区重点片区开发掀起热潮,其中北站国际商务区完成投资1200多亿元,已启动国际竞赛成果法定化,数字孪生试点完成超千栋建筑模型精修,龙华城市客厅高标准建成,向市民和社会各界开放;龙华超级商圈建成全市最大商业综合体;九龙山数字城取得重大突破,已释放3.4平方公里连片土地,鹭湖中心城“三馆”设计方案荣获4项国际建筑设计大奖,三一云都一期等项目建成;大浪时尚小镇建成时尚街区、公共服务平台,获评全省优秀特色小镇,新增“世界级时尚小镇”创建试点等国家级荣誉;观澜文化小镇古建筑群列入全市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观澜古墟登上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榜单。
深化改革
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不久前,龙华区“免申即享”第一批惠企利民事项成果分享会启动,发布全区第二批事项清单。新发布26项事项清单中,涉及产业和人才领域多达21项,占比超过80%,涵盖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互联网、“专精特新”、知识产权服务,充分彰显龙华作为深圳先进制造强区、数字经济先行区的科技创新底色。
两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41项事项,实现4个全省之最:事项覆盖范围全省最广、事项数量全省最多、补贴金额全省最大、受惠人数全省最多。清单背后,折射出龙华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历程。
发展是目标,改革是手段,建设最优营商环境是路径,是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龙华实践”。
建区五年来,龙华全面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发展活力实现大迸发。其中,“医政通”等一批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获得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健康促进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政府采购百强县等国家级荣誉。
全区商事主体从22万户增至46万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28家,进出口总额突破4千亿元大关,对外开放活力迸发。
聚焦数字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九龙山数字城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全市改革重点。抢抓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重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所深港教育直接融合学校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开学。
致力于争先突破、互利合作,龙华圆满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滚动实施150多项重点改革项目,在全市率先推出落实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清单的34项自选项目。
行政许可实现即来即办事项翻两番,办理时限整体压缩92%,实现510多项“不见面”审批、200多项“秒批”、360多项容缺办理、190多项“一件事一次办”。
绿水青山
成为龙华生态名片
暖冬如春,密如星河的粉色木棉,沿着观澜河畔盛放,成为市民朋友圈中知名的绿色“打卡点”。
科技蓝和生态绿,是龙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底色。在不断提升产业经济含金量的同时,龙华区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翻看龙华五年来生态发展“成绩单”,一项项数据令人欣喜: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清拆处置茜坑一级水源保护区内149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6%提升至98%,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超常规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完成867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2010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用4年时间补齐40年历史欠账;顺利通过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现场评估,观澜河企坪国考断面年均水质由劣V类大幅改善至地表水Ⅲ类,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PM2.5年均浓度达到欧盟标准,全市库容最大的章阁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启用……
从“工业老城”变身“生态新城”,按照“一山一水一城”的全域生态格局,龙华区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谋民生幸福。一座“青山共碧水一色、生态与经济齐飞”的现代化数字新城正在崛起。
助力两地三县全面脱贫“摘帽”,龙华帮扶12万贫困人口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建成全省首个消费扶贫特色街区,龙华——紫金扶贫模式获评全国优秀案例,广西东兰、凤山扶贫车间模式获国务院扶贫办肯定,连续4年获评东西部扶贫协作“好”档次。
画好党建“同心圆”
城市基层治理纵深推进
城市的构成单元多种多样,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画好党建“同心圆”,才能形成城市基层治理“一盘棋”。
五年来,以党建为引领,龙华区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聚焦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三大职能,探索构建“党建+科技+治理”的龙华模式,着力用智慧解决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科技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寻超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区的治理新路径。
其中,北站社区建立党组织联席会共治机制,党委牵头统筹辖区14个党支部和25个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车站+学校+商圈”共治体系,有力推动解决社区治理、治安管理、交通疏导、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去年7月,北站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在疫情防控一线,龙华在全市率先实施“百万口罩援企”“助企十一条”、集体用餐配送补贴等纾困惠企政策。率先运用“疫查通”APP、“溯冻链”平台等科技手段,率先建立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应急机制,并创新“安心陪伴”隔离服务体系、跨境司机闭环管理机制、特大型交通枢纽防疫“北站模式”,涌现出一批省市抗疫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战疫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2021年5月,龙华还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两轮600多万人次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深耕文明沃土,宣传先进典型,引领龙华文明新风尚。2021年11月,张莹莹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这个南下深圳龙华,闯出一片天地的轮椅女孩,与团队探索出“新业态多元化创业模式”,助力数千名残友走出家门,迎来他们生命中的新曙光。
此外,龙华区还建立了全市首个基层治理实训基地,产业工人参与型治理等模式获得省级荣誉。龙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满分通过验收,志愿者队伍规模居全市第三。
以人民为中心
塑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五年回眸,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龙华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上。
为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年来,龙华区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累计达800多亿元,有力保障了880多项民生实事、6200多件民生微实事的顺利完成。
交通事业发展浓墨重彩,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地铁6号线、4号线三期、有轨电车示范线建成通车,运营轨网密度翻番;新增道路116公里,治理交通堵点109处,打通断头路20条,停车难、“僵尸车”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燃气管网覆盖率提高至91%,在全市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五年来,龙华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97%;完成33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建成62万平方米北站绿廊、50公里环城绿道,公园数增长48%至150座,全面建成“公园之城”;6个街道的奋斗者广场同步启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凸显龙华奋斗独特文化……
致力于超常投入、打好会战,龙华还加快补齐补好民生短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35%、增幅全市领先,新改扩建学校31所、开办幼儿园9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6万个、幼儿园学位3.4万个。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开办招生;招聘教师3274名,特级、正高级教师从2名增至112名。区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国家级医学团队从2个增至15个;区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平安医院封顶,病床总数增至4262张,建成社康中心86家,基本形成“十分钟就医圈”。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建成,龙华图书馆投入运营,新建34个城市书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三甲医院、市级文化场馆均取得零的突破,保障房供应量、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翻了一番。
书写“龙华精彩”,兑现“十年之约”,交上时代答卷。如果说当年成立龙华新区,是深圳改革开放又一次波澜壮阔的启航,那么“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则是新时代一次再创奇迹的进军。
“无奋斗、不龙华”。站在崭新的历史新起点,龙华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一步步将宏伟蓝图化为现实。

坪山:创新潮涌向未来

马峦山下,坪山河畔,创新潮涌向未来。今天,坪山区迎来了行政区成立5周年。
乘云而上,俯瞰大地,一座具有蓬勃创新力、独特竞争力、新锐影响力的东部中心城区,宛如一幅画卷呈现眼前。过去五年,创新因子在这里激荡融汇,改革春潮在这里竞相涌动,民生幸福在这里不断攀升,坪山实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跨越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从5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年均增长9.8%;九大类民生投入达450亿元,年均增长29.4%;11条国考、99条市考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坪山文化聚落成为深圳东部文化新地标;民生诉求改革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向全国推广的深圳改革经验……坪山,在闯关夺隘中拼搏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全市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板块之一。
再燃心火、再起宏图。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围绕深圳所需、坪山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创新坪山、未来之城”蓝图绘就,扬帆破浪再起航。
产业强劲,创新蓬勃
日前,全国首个国际化的疫苗创新中心——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在坪山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正式落成,承载着带动中国疫苗行业全链路创新升级的重任,同时再次刷新了外界对于“生物医药企业首选坪山”的认同。
“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发展厚度,在产业聚集跃升中垒筑。
去年9月,广东省2021年第三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深圳举行,坪山区纳入本次集中启动的项目共10个,总投资65.3亿元。当年11月,2021深圳市坪山区招商大会举行,总投资568亿元的38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集中落户。
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落地、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投入使用、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提容项目开工……
“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然成形,坪山创新发展的“朋友圈”不断拓展。
“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发展高度,在构建全域全链创新生态体系中与日俱增。
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建设,全新机制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创新创业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坪山,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等87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先后落户。实施“龙聚坪山”系列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博士人才五年分别增长4.3倍和9倍。
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成全市唯一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推出全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线……创新,已成为坪山发展的“根”与“魂”。
产业强劲,创新蓬勃,坪山的视野,更加深邃。
加快开展高新区全域详规编制和城市设计,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高科技产业园区;依托全新机制高等教育集群,打造自主创新主阵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实施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工程”……未来五年,坪山将持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为未来之城建设提供引领力、支撑力、源动力、硬实力。
高标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瞄准建设国际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全力打造国际创新药中心;抢抓集成电路发展战略机遇,加速成为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极……未来五年,坪山将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
“创新合伙人”越来越多,“奋斗共同体”越来越强。创新,改变了坪山气质,更让坪山拥了更多信心底气。面向未来,坪山定将成为最具吸引力、最富成功机会的创新热土。
勇于改革 善于改革
去年11月5日,“@坪山——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正式上线。“企业有困难就找企业版民生诉求平台,人才房申请、招聘信息等都能一键解决。”坪山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对这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欣喜。
在坪山看来,推动创新发展,不仅仅是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改革创新、思想创新。坪山聚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出一批战略战役性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以生动实践擦亮了“深圳东部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招牌。
累计受理诉求事件13万宗,办结率99.98%,平均处置时长3.3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坪山区近年来不断推动民生诉求改革迭代更新,并把该系统延伸至全区23个社区,让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了妥善解决。而“@坪山——企业版民生诉求系统”的发布,正是这项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推广创新举措的又一次系统融合升级,彰显了坪山滚动接续、压茬务实推进改革,力争先行示范的智慧和担当。
为创新开局、为未来开路。以勇闯深水区的胆识推进改革,“坪山经验”、“坪山模式”不断涌现。
“块数据+市域社会治理”案例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传推介,“信用+执法监管”等政务公开新模式连续三年得到国务院办公厅推广。党支部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治理模式、交通微设计微改造、房地产全过程监管等改革为全市提供样板……
以改革开放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坪山矢志不渝。
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必须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未来五年,坪山将以更高站位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攻坚,深入推进第一批综合授权改革清单试点项目,全力推动港药通、智能驾驶全域开放测试应用、特殊工时管理等综改项目落实落细。
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必须全方位开放、高水平开放。未来五年,坪山将围绕规则机制对接、产业协同联动、市场互联互通,深化坪山与港澳务实合作,以更宽视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心无旁骛抓创新谋改革,为打造未来之城注入无限动能,将坚实托举坪山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踏浪前行。
民生优先 绘就美好
公办学位保障率全市领先、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连续4年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五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这片热土的发展答卷上,一条加速上扬的“民生曲线”,绘就了美好幸福城市发展愿景。
东北师范大学、深圳中学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居民群众家门口,五年内新增各类学位4.5万个,“学有优教”蓝图渐成现实。千人病床数从2张增至4.5张,萨米医疗中心、康宁医院等市属医院落地运营,“病有良医”触手可及。南坪三期、坪盐通道相继通车,地铁14、16号线坪山段贯通,“1小时湾区全域通达、45分钟市内通勤”的图景愈发生动。
颜值和内涵俱增,品质与速度并举。一个近悦远来的宜居宜业之城跃然于眼前,未来之城的幸福生活画卷徐徐舒展。
坪山河潺潺流动,白鹭飞掠荡起阵阵涟漪;马峦山郊野公园峰峦叠翠、飞瀑如虹。五年来,坪山累计投入70亿元推进水污染治理,11条国考、99条市考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坪山河率先在全国创新探索“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治理新模式,建成国内首套精准截污系统,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获评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1+7+N”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广场、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城区地标拔地而起,新建、改建各类公园48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城区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用文化润泽幸福,一批具有坪山标识度的文化IP大放异彩。
在全市率先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聘请周国平等文化大家办文化,构建以坪山文化智库为主体,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为支撑的人才平台矩阵。坪山文化聚落成为深圳东部文化新地标,城市书房成为特色文化名片。区图书馆荣获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奖”亚军,首届坪山新文创博览交易会搭建起新型综合文创展会平台,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首届坪山市民文化节开幕、首届市民体育节成功举办,坪山体育聚落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文化和体育,犹如鸟之双翼,为建设未来之城注入了源源不断、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增进民生福祉,是打造未来之城的初心和目的,将推动创新坪山向着更美好、更广阔的未来挺进。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前瞻规划学位供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做大做强区医疗健康集团、平乐中医健康集团,优化完善社康中心布局;创建儿童友好城区,推动“医养康”新型养老机构建设;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切实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一个“民生七优”的未来之城,正迈步向我们走来。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
眺望豪迈壮阔的前方,跑出发展加速度的坪山,必将如期抵达魅力无穷的未来之城,在“双区”建设的宏大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坪山华章。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深圳特区报 记者:肖雄鹏 吴璇玲 杨明铭 方慕冰)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