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想的鸟巢第 篇文章
思想的鸟巢 | 生命因为遇见变得开阔
遇见有缘人是心灵的摆渡,遇见书籍是灵魂的破晓
作者拍摄  睡莲
路灯和塔吊,守着各自的天空
|风吹沙
这是日常思考的点滴灵光。有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在每天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中,更加发觉宇宙的浩瀚和个体的渺小,感受到自身的所知甚少。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一)
余华说: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这话有点绕,他举了一个例子。与高中毕业的儿子讨论电影《金陵十三钗》,最后的结尾让妓女替女学生赴死让他们反感,难道妓女的生命就比女学生低贱?

这句话同样震撼了我。因为当时看电影时我毫无例外地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并且没有觉得丝毫不妥。如果单独把妓女拎出来谈平等,我肯定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但面对选择时,心中的指向却不知不觉认为妓女代替女学生更合理,更可怕的是做出这样的选择却不自知。而我相信,张艺谋在拍这部片子时也没有觉知这样一个平等观念,严歌苓也没有。千年浸润,高低贵贱观念深入骨髓,所以对余华的这句话认识深刻。
余华认为,阅读要怀着“空白之心”,否则就先入为主了。阅读要放空自己,不是以我观作品,而是让作品到达我。读者在阅读时不要抵抗,不要审视和批判,而是寻找。寻找真实。

“永远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真理是一种单纯的存在,寻找它,它才会有,然后引领着我们去到正确的方向。
作者摄 路灯与塔吊)
(二)
早晨下楼,小区的清洁工送一朵栀子花。谢了,闻闻好香。我总是把易拉罐,瓶子,纸盒不丢进垃圾桶,规规整整地贴在桶边上,干干净净,很快就会被收走。看到随意乱丢的垃圾,就想,如果我是清洁工……
有几位小朋友,她们心存善意,心怀善良,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真实地行动。虽然也有困惑,不解,心坎,但纯良底色始终不变。
女儿说,被生活打磨这么多年,依然心底有光,真的很佩服你们。然后她发来一段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文艺了。不过这段话真好。
选一张照片,就翻到这一张,应是去年秋天,清晨田野有雾,大片的雾,如同海市蜃楼。被美景攫住,欣喜地拍。然后就注意到远处道旁停着好几辆重卡,这是从春天就开始趴窝的。地球村在年初摁下了暂停键,而且一直摁着。许多人生计就艰难。家人出门经常说:去刨食。看到趴窝的车,就想起这样的词。
孩子发来一篇文,一位收了18年废品的大叔,在出租屋里画了上千幅油画。许多人质疑,这真的是你画的吗?但的确,就是他!有一段话说的好:“到底什么样的故事才最有希望感?一定不是有关烈日、朝阳或者光芒万丈。而是有人在黑夜中画着黎明,有种子在泥泞中开出花朵,是狂风暴雨中灯塔常亮,是遮天蔽日里的心怀理想。”
孩子说:“永远不丧失希望的勇气真的太令人敬佩了。”
(作者摄 扒大图,就能看到那几辆大卡)
(三)
有一天我听到蛐蛐叫得欢,忽然想,人啊,你以为自己主宰万物,在这个世界上活得热气腾腾。可不知道,在人以外,还有一个平行世界,鱼虫花鸟,飞禽走兽,它们也热气腾腾的活着。不依附不攀附,真实自在的活着。

我对汉字分出,他和它,特别不认同。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动物植物,其实就是活泼泼的他们嘛。
王维从《竹里馆》的“弹琴复长啸”,到《鸟鸣涧》的“月出惊山鸟”,终至《辛夷坞》的“纷纷开且落”,从有人的状态到无人的状态,自然的空寂之境,真是有你无你都一样。王维诗表达的空灵之境,人从自然的退出,并在回观中领略到她物的自在之美,纷纷开且落,自然界的自在欢喜,这种空灵,不附加任何意义的单纯的欢喜,是不是生命状态的最高境界。而王维的“以寂为乐,空有不二”的禅宗观念,从诗歌的表达,其精神高度,少有人达到。
选了这幅“玉米和月亮”,白天是靓丽的,越来越繁花似锦,是堆砌,是伪饰。而在夜晚,生命从未停止拔节生长,这种本真的状态,还原成万物该有的样子,而我们离这样的状态太远,但愿别走丢了。
(作者摄 玉米和月亮,静悄悄处,生命从不停止生长)
(四)
今天说说《三体》。三体在我心中的高度是殿堂级的,记得刚读这书时,逢人就推:你看三体吗?你孩子看三体吗?三体是我的思维隧洞,没有疆域的国土。后来大刘获得雨果奖时,真是太高兴了,实至名归。
钟爱硬科幻远超钟爱软科幻。逻辑自洽是这部书很大的一个特点。比如章北海的阴谋,思想钢印的可怕;比如面壁人和破壁人的博弈;比如维德的“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在他喊出这句话时,我竟然对“不择手段”这四个字不能摈弃,深感悲哀。寻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这就是这本书的可怕之处,人的行为逻辑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行事逻辑终将选择如此残酷的方式,不可逆。
圣母程心的执剑人身份,因其“一念之差”,或者说,因其天然“爱的本性”,而断送人类于万劫不复。你又怎么能责怪,或者千刀万剐。“爱”不就是人类需要保存的最后的堡垒吗。而且程心是人类社会通过投票民选上来的最高领XIU,不就是因为她拥有人类视为珍宝的“爱”的本质吗?但这样的逻辑是,我们用我们最珍视的品质,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叶文洁用红磡基地的宇宙广播找到三体人的星球,得到的是这样的回复。而那一瞬,面对更高阶的文明,我们只能选择降维自保。“黑暗森林体系”的理论真的成立吗?纪伯伦说,“但凡没有脊骨的生物,都有最坚硬的壳。”
当歌者发现人类时,以他们的文明高度看,人类就是一种低“熵”,有点活跃性,但起伏的曲线很低,如同我们看卵细胞,连蝗虫都不到。三体人把人类当敌人,至少在思想高度上是对等的,所以他们派来了银河舰队,派来了水滴,这是隔空对话模式,基本尊重对手。而更高阶文明的歌者看地球,如同地球人看单细胞生命,只有一点物理活动的单调形态。随手发个“二项箔”,直接把太阳系二维化了。

“毁灭你,与你何干?”
这是一句惊世骇俗的话,连对等的概念都没有,这是怎样的悲哀。其实想想,地球上在庞大和弱小之间,每天不是也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踩死蚂蚁,捣鸟窝,毁蜂巢,捕杀动物,灭四害...不都是这种心态?毁灭你,与你何干!
当巨大的差异产生时,寻求平等的道路显得幼稚而不可行。我想起宠物之于人类,它们似乎在巨大的不平等里找到了生存之道,卖萌,呵呵。“把你当宠物,与你何干?”
大刘的短篇小说《诗云》,恐龙把人类当家禽了,为了获得人类的肉质鲜美,他们让人类唱歌跳舞,朗诵诗歌,搞音乐,运动,开展一切有益于身心愉悦的活动...大刘这思维对人类暗黑啊。
所有的选择不是导向善,而是导向恶。这就是我们的处境,而这种处境与我们尊崇的道德律产生悖论,造成了心灵困境。文明史不能让你我沾沾自喜,我们仍处在资源的相互掠夺中。
保持警惕,约束自己,相互监督,控制恶意,人类需要相互制衡,为爱开辟出一条通道。
云天明没有送给程心别的礼物,他送了一颗“星”,这颗编号为DX3906的星,在遥远的天际,发着微弱的光,这颗希望之星,之于我们,虽遥远,亦在亮着。

参悟这句话:“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我们终将走向我们自己选择的终点。
(作者摄 小风轻拂水,湖边垂柳斜。生活在三个太阳乱纪元的三体人,怎能不垂涎造物主捊出的这手同花顺)
作者简介:
风吹沙:坐标安徽,喜欢读书,读书是为了追寻常识。

欢迎新朋友关注我们:思想的鸟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