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上方我们的视频号,来到直播间进行互动交流
来源:社会学吧、姜汁儿、微博 等
编辑:双一流高校
2021年7月28日,伟大的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大卫·斯塔尔约旦社会科学名誉教授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去世,享年95岁。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知识理论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去世的消息很快冲上微博热搜。
“早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这句话,涉及到了诸多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班杜拉曾说过:“人必须要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 
生平
阿尔伯特 · 班杜拉于 1925 年出生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曼达尔镇。他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长大,父亲是来自波兰的小麦农场主。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1951年,在美国艾奥瓦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博士学位。在艾奥瓦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影响行为的因素。1953年,他到威奇塔市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受聘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964年升任教授。在此期间,班杜拉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多拉德和西尔斯的影响,把学习理论应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他的奠基性研究促进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获得了较高的声望。
班杜拉于1972年任古根海姆研究员,同年获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著作
1.1969年,出版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一部经典著作——《行为矫正原理》。这本著作反映了班杜拉当时的一般学习论观点, 构成了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雏形。
2.《社会学习理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班杜拉的学术思想,牢固奠定了他在心理学上的地位,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社会学习理论
1.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交互决定论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 观察学习
①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②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③观察学习的类型
a. 直接性观察学习: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例: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妈妈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完全一致。
b.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例: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以后他就可能在学校或社会中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c. 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例: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④观察学习的过程
a. 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种:行为的特征、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
b. 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存储。
c. 复制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d. 动机过程:观察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受到强化的影响。
⑤强化的分类
a.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例:小明学习很认真,妈妈对他进行了表扬,这对小明而言是一种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例:教师在班会上对一个同学的诚实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而言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观察者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例:小花考了一百分,她奖励自己吃了一个冰激凌。
3. 观察学习的效应
①习得效应: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②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谴责,便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行为。去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重新发作。
③反应促进效应:指通过观察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习得的行为。
④刺激指向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指通过观察榜样行为,观察者将自己的注意指向特定的刺激。
⑤情绪唤醒效应:指看到榜样表达的情感,在观察者身上容易唤起类似的情感。
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1)含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分类: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3)影响因素:①成败经验(最重要的因素);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信息;④情感状态。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