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知识产权评论》由清华大学—微软创新与知识产权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办,由学生主导运作,致力于探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保持高水准的学术要求,吸纳优秀观点,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展示清华法学院的学术能力。本刊第3期已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8-7884-7),并被中国知网、北大法宝等数据库收录。
《清华知识产权评论》第4期将于2021年底前出版,现面向海内外知识产权及交叉学科专家、学者、律师、实务界人士、在读博士生、硕士生真诚约稿。
来稿注意事项
1.论文主题限于知识产权及相关交叉学科,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或者与知识产权交叉的数据保护、平台监管等主题。文章应展现最新的学术理论成果,或探讨法律实务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2.稿件的篇幅原则上不做限定,但对于全文低于1.2万字或者超过3万字(含注释部分文字)的来稿,将更为谨慎的予以选用。
3.论文稿件需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来稿中请注明作者的单位、职称(或职务)、学位和联系方式。如果来稿系受基金项目资助的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类别和项目编号。
4.稿件注释体例,请参照法学引注手册编写组:《法学引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格式细节可待来稿被本刊拟录用后进一步调整,但注释的基本信息应当齐备。
5.投稿视为同意被“中国知网”“北大法宝”等数据库收录。本刊编辑部有权在尊重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对来稿进行适当的修改、删节,并予以发行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
6.本刊暂不接受纸质来稿。来稿请以word附件格式发至:[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以及论文标题请采用“投稿+作者+论文题目”的形式显示。
7.来稿将严格按照匿名审稿流程审查,无论采用与否,本刊将在收到稿件 30 个工作日内向作者告 知结果(遇有特殊情况除外)。
8.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将向每篇论文的作者支付优厚稿酬(约为每千字80元),并赠样刊以资纪念。
9.本刊谢绝一稿多投之行为,来稿须未曾发表;本刊亦反对抄袭论文、剽窃观点之不正学术风气。
未尽事宜,请联系
《清华知识产权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62781191;18813199230;17714926492
编辑:刘同学、王同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法学院廖凯原楼719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
2021年6月18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