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启封故园,是朱仙镇打造的核心景区,占地面积5330亩,总计划投资120亿元。
包括8大核心功能区:古镇风情展示区、环湖风景游览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古战场文化体验区、生态农家体验区、文化创意养生区、生态湿地体验区、生态林地观光区等8个功能区。
特色产品
木板年画
2006年,朱仙镇申报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06。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
竹竿清酒
竹竿清酒是朱仙镇久负盛名的特产,酒性清凉开胃,色青如竹竿,相传是岳飞赐名。如能喝上两盅,顿觉开胃提神,满口余香。
十八贡
十八贡,源自千年历史的原产地,精选最优质的中原贡品,每一种产品都遵循古法,手工制作,千年传承。不仅使昔日皇家御用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天南地北的中原游子通过“十八贡”来传递感情,回馈感恩。
特色美食
玉堂号豆干
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原名“五香茶干”。相传最初为战国时齐国的名产,由齐宣王赐名,唐朝时传入朱仙镇,后常作为贡品向唐朝皇帝进贡。朱仙镇五香豆腐干选用开封优质黄豆、古泉水为原料,先制成质地细腻,洁白柔嫩的豆腐,然后再配上大茴、桂皮、花椒、丁香、豆蔻、砂仁、良姜等14种调味品,经过卤制后风干而成,该成品皮油黑,肉棕黄、清香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经常食用对人体有生津止渴,健胃固齿,顺气消胀,防暑抑晕的作用。
清真十大碗
清真十大碗是朱仙镇回族群众的宴席形式,包括:五个笼菜,黄焖鸡、小苏肉、大苏肉、肉丸子、白炖肉;五个汤菜,肚肺汤、炖肉片、炖腐竹、黄花菜、鸡蛋汤。十大碗用料普通,可它最见大厨的功力。十大碗有素有荤,牛肉羊肉、鸡都入十大碗之列,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技法操作,正宗的朱仙镇清真十大碗强调口感和质感的完美结合,俭约而不失精到,豁朗而不失考究。
主要景点
启封楼
启封故园的标志性建筑----启封楼。众所周知,朱仙镇是开封的启源,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开封的发源地。朱仙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历史地位显耀,文化底蕴深厚。大牌楼为景区标志性建筑,通体采用南非水胶木和太平洋地区的铁木,榫卯搭建而成。它宽36米,高16.83米,进深11米,为七门八柱结构,寓意启封故地千年古镇欢迎八方游客。也是有迹可查的中国最大的牌楼,堪称中国第一大牌楼。
牌楼正面匾额刻为繁体“启封故园”(启封故园),背面为繁体“朱仙古镇”(朱仙古镇),彰显八朝古都厚重底蕴。开封八朝古都各个朝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今都用手工雕刻的图案浓缩在朱仙镇大牌楼上,所以大牌楼就是展现开封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
四面牌坊
宽10.8米,高11.43米,进深10.8米。东面牌坊的匾额为漕运码头(背面匾额:商埠重镇)。雕刻楹联“纳南吐北,千帆竞驶朱仙渡;卸东装西,万商蜂拥运粮舟。”
南面牌坊匾额为豫剧之源(背面匾额:中州音韵)。雕刻楹联“锣鼓梆子,五花八门蒋许门;生旦花脸,南腔北调祥符调。”
西面牌坊的匾额为年画鼻祖(背面匾额:迎祥纳福)。雕刻楹联“唐宋起兴,千家口碑垂金石;明清鼎盛,万户载道占鳌头。”
北面牌坊匾额为朱仙大捷(背面匾额:精忠报国)。雕刻楹联“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
验粮楼
验粮楼,又名仰需楼。验粮楼是古代政府设在漕粮征收地的外派机构,负责将每年地方上缴的漕粮验收定级并登账入库。全国都设置了类似验粮机构,河南省有粮道衙门,开封府及祥符县设有类似征粮机构,下设监督巡查官、征收监兑官、押运官、领运官等。
历史上朱仙镇是开封地区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码头承担着开封这座省会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和物资转运。历史上,朱仙镇几盛几衰,皆因水运,可谓“盛也漕运,败也漕运”。
潜龙桥
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九月间,整个黄淮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旱情,情况严重。年事已高的乾隆最后一次南巡,在南巡视察河工期间,他对整体筹划河务及治河引水的重大工程亲自决策,祭祀河神也达到了盛况空前的规模。乾隆皇帝在纪晓岚、河南巡抚毕沅陪同下,巡视了贾鲁河下游的朱仙镇,并下榻清真寺。当时乾隆皇帝下旨令河南巡抚在朱仙镇再修一座大拱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纪念一历史事件,把乾隆皇帝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帝王字号,便谐音称“潜龙桥”。
状元桥
状元桥,它全长152米,桥面宽6米,历时十个月纯手工雕凿而成。所用石材均为五莲红,来自于有着“江北石材第一镇”之称的山东省五莲县桥头镇。
开封是宋都,当时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一直很喜欢读书,于是在各地士子进京赶考的时候他也去凑了个热闹。宋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赵楷才17岁,他偷偷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非凡异常,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夺得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在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分文未取,以朝廷赈灾的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严重的朱仙镇一带,用剩下黄金建造了一座桥,老百姓称它为状元桥,实则纪念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全国现有100多座状元桥,而景区状元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为没有名分的“状元”命名的状元桥。
魁星街
魁星街——历史人文一条街,专门用于展示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面貌。魁星街街长115米,街宽10米。集中式餐饮、住宿、老字号、传统业态、小吃、酒楼、作坊等为一身。
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信义桥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他们曾长期在朱仙镇一带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魏惠王的将军后,因忌孙膑才能超过自己,抛却同窗之情,设法诳骗孙膑到魏,并挖去他的膝盖骨,把他扔入猪圈,让他永无出头之日。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一代大将庞涓背信弃义,惨遭兵败,自刎而死;而孙膑则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永垂史册。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把镇上的这座古桥命名为信义桥。
此外,桥名“信义”也是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侧面展示。公司自2003年建立,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有十余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终坚守着“信”、“义”二字,多次赢得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企业”等荣誉称号。
聚仙桥
聚仙桥,这座桥和鬼谷子及其弟子有关。鬼谷子率领众徒弟在这里经过九九八十一日的努力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朱仙镇有了“聚仙镇”的称谓。
众徒弟成仙之后经过了数年,大家都怀念和鬼谷老师在一起学习的美好时光还有挖井成仙的日子。于是相约一起重游“聚仙镇”,来到古镇以后大家无不赞叹古镇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把古镇建设的如此美丽。众仙在赞叹古镇景色的同时,利用古镇现成的石板在顺河街上修建一座桥更加方便百姓生活。桥修好以后众神仙在古镇流连忘返,大家都舍不得离开这座美丽的古镇,于是相约还要再聚古镇。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些神仙,所以就给这座桥命名为“聚仙桥”。
下八行街
下八行街,这条街是清朝遗留下来的一条商业文化街。关于“下八行”的说法,来自清朝初年江南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的社会分工细化,其中,商业的八大行称为“上八行”,手工业的八大行称为“下八行”。顾名思义,下八行街展示的是市井小民的生活场景,处处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还有各色民俗小吃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展示。可以让您尽情领略“民间360行”的独特魅力。
这条街的房屋采用明清仿古式风格,纯木结构,榫卯搭建而成,既有南方水乡的精巧细致,又不失北方民居的端庄大气。木料以松木和杉木为主,具有坚固、耐腐蚀的特点。咱们脚下的这些石板叫做五莲青,它来源于有“江北石材第一镇”之称的山东五莲县街头镇。
券洞门
券洞门叫斗金坊,是徽派建筑风格。它可以在“走水”时阻挡火势的蔓延,同时也有增加景深的效果。关于斗金坊还有一个故事,后周世宗柴荣登基前经商,多次推车到朱仙镇下八行街贩卖商品。有一天,天降祥瑞之鸟朱雀落在车上,当街卜卦术士说他要大富大贵。柴荣虽深信不疑,但是从此却不再经商,投身军旅,最后登基当了皇帝。并且朱仙镇还留下了柴王推车,朱雀降落的故事和“日进斗金”、“满载而归”的木版年画。
凤鸣茶楼
凤鸣茶楼,是喝茶休闲的地方。它的得名,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相关。相传赵匡胤即位不久,欲开通运河从水路挥师南下,在朱仙镇段却迟迟不能前进。有天晚上赵匡胤做了个梦,梦中柴荣在用车推土填运河,两人就打了起来。这时,赵匡胤的义妹赵京娘化作一只凤凰前来解围,二兄弟遂冰释前嫌,北宋军队也很快挖通了运河、统一全国。为了纪念京娘劝解兄弟和好这件事,赵匡胤令人在朱仙镇树立一对铁旗杆,凤凰落在旗杆之上,附近人们经常会听到凤凰鸣叫。这座凤鸣茶楼,也因此而得名。
博弈广场
博弈广场是为了纪念道家鼻祖鬼谷子而设计的。当年鬼谷子和众弟子在朱仙镇潜心修炼,修炼的日子很是枯燥,大部分弟子虽然觉得修炼的日子辛苦却也认真修炼,其中一个弟子觉得修炼的日子太枯燥了,于是就经常偷偷溜出来到街上与人下棋。但是,终究纸包不住火,鬼谷子知道这件事后,想到自己没有顾忌众弟子的感受,于是在修炼之余,率领众弟子在此下棋对弈,众弟子对如此寓教于乐的方法大加赞赏,在对弈中也悟出了很多哲理,终于修炼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就将这个广场称之为博弈广场。
共同战“
防疫指南
近期,全国多个省市
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员
本次疫情扩散风险大
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全面做好防疫工作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人人有责
01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Law
(一)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
(二)建议疫情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02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Law
(一)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03
健康监测与就医
Law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04
积极接种疫苗
Law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员请积极预约接种,已经接种了第1剂次还需接种第2或第3剂次的人员,在达到间隔时间后,要尽早完成后续接种工作。
让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尽快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待疫情散去,我们在朱仙镇启封故园相约共赏这如画的景色。
景区自2010年规划,2013年开始建设,2016年10月1日对外试营业。整个景区以漕运文化、岳飞文化、年画文化、豫剧文化、状元文化、姓氏文化、吉庆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演艺、研学实践、爱国主义教育为载体。以明清营造法式为风格,将厚重的历史、传统的文化皆收其中。作为中原水乡、北方古镇的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使中原大地增添了水的灵动,为游客带来江南水乡般的享受,目前已有多部影视作品及央视栏目在景区内拍摄并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的地位,也成为了河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仙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位于开封市西南部,距离开封市区22.5公里,镇域总面积70.2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同为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7年,朱仙镇下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6个自然村,总人口5.3万人,有汉族、回族等7个民族。
朱仙镇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西瓜,其中畜牧业发达,是豫东地区牛羊肉深加工和水产鱼苗繁育基地,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亿元,工业总产值3.526亿元,2019年1月9日,凭借开封盘鼓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历史沿革
朱仙镇的历史,源远而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北宋末期,首次出现了见诸史料记载的“朱仙镇”称号。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走向鼎盛,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并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
文明肇兴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开始有了人类活动痕迹。
启拓封疆
春秋时期,当时的朱仙镇一带恰为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朱仙镇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取名“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讳,更名为开封。八朝古都开封由此拉开了帷幕。当时朱仙镇是启封城西北的一个居民点。 
窃符救赵
朱亥,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今开封),著名勇士。据载,魏安釐王十九年(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军告捷后,赵国重金谢魏公子和朱亥,后来信陵君被魏王拜为上卿,授以相印,封朱亥为偏将军,以朱仙镇为朱亥汤沐邑。据《祥符县志》记载:朱仙镇原名聚仙镇,后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 
唐宋起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开封县入浚仪县后,政治经济中心北移,原开封故城遂日趋废弛。朱仙镇作为一处居民点逐渐发展起来。太平兴国九年,宋太宗令“凿尉氏县界新河90里,数旬而毕”,拉直了的新河使朱仙驿因紧邻蔡河而成开封附近的水陆要冲,由村落而驿站,进而成为集镇。北宋末,首次出现了见诸史料记载的“朱仙镇”称号。岳飞于此取得朱仙镇大捷。金、元时期,随着开封地位的衰落,运河的变迁,以及黄河改道,朱仙镇也就随之衰落了。
贾鲁治河
元末明初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治河而再度崛起,并逐步确立了自己“四大名镇之一”地位。元末黄河先后多次在开封决口,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派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专职治河事宜。贾鲁首先将黄河逼入故道。又引密县水,经郑州、中牟,折南至开封朱仙镇,而后汇入古运河,直达商水县入淮。贾鲁此举既消除了水患,又复兴了漕运,所疏通的这条河道被命名为贾鲁河。贾鲁河开通之后朱仙镇作为贾鲁河航运终点,成为开封唯一的外港,是开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明清鼎盛
明、清时代是朱仙镇的鼎盛时期,据《拟今况记》记载,朱仙镇城区东连宋寨,西接豆腐店,南至腰铺村,面积达50平方华里。1862年(清同治元年),城墙由土墙改用砖砌。运粮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镇内河上有桥三座相连。沿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五华里,船只可直达城内,每日来往船只200余艘。城中居民30余万,多系商贾、外籍商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山西商人最多,城中建有山西会馆。镇内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百货山集。特产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红纸、玉棠号五香豆腐干、西双泰竹叶青酒等,皆闻名全国。镇内白天车水马龙,夜间灯火辉煌,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商业重镇。运粮河是朱仙镇通往全国各地的重要渠道。当时,朱仙镇不仅是一座商业重镇,而且历代仁人志士、帝王将相都把朱仙镇视为风水宝地。镇内仅寺庙建筑就多达110多处,较大的有岳飞庙、关帝庙、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明皇宫等。所谓的72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故朱仙镇古称聚仙镇。当时镇内有戏楼11座,以明皇宫戏楼为最,每年豫东各戏班社都按时到明皇宫献艺,竞相争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渐渐地以朱仙镇为中心形成了河南最大的剧种——豫剧以及豫剧祥符调。
镇中还有久负盛名的内八景和外八景。若站在点将台上鸟瞰全镇,内八景尽收眼底,分别是明皇宫、饮马泉、铁杆栖风、五奸跪忠、春秋楼、清真寺、硕石狮子、运粮河。镇四周外八景分别是:点将台、烽火台、孟昶墓、朱亥墓、仙人桥、九龙口,迷瑰地、青龙岗。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另外,镇周围经考古发现了元朝的梁国公墓、明朝的周宪王墓、清朝大夫张射光墓、汉代墓群、横寨村明代官宦墓群。
清代嘉庆、道光以后,因黄河漫溢贾鲁河朱仙镇趋于衰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贾鲁河终被沙填,舟楫完全不通,加之京汉铁路、陇海铁路先后通车,交通路线大转移,朱仙镇水运优势不再。
至20世纪初,沦落为一个极端残破的集镇,不仅商业急剧萎缩,商人四散,而且昔日的市镇也因洪水、风沙等原因而成断垣残壁。至1906年,镇内民、商仅存3000余户、15000余口。
1912年清国灭亡,1913年隶属于中国河南省豫东道开封县,由于战争,全镇人口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仅剩8500余人,不及全盛之时的1/24,镇区面积仅剩西大街、估衣街、京货街、河东街,其余则化为荒园耕地。至1938年,全镇仅有7000余人,房屋已拆去五分之四,大批古建筑惨遭破坏。1938年豫东沦陷,豫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水东军分区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1948年10月,中共开封县委和民主政府曾驻朱仙镇。
1958年,朱仙镇成为公社。
1986年,朱仙乡人民政府改为镇带村体制的朱仙镇人民政府。

付费课程、精选小说、精选漫画、测评测算
赶快扫码一码获取吧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