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60年代,新中国影坛的第一批明星冉冉升起,当时四大电影厂评选出的22人被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也被称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刮起的“追星”风潮。
60年过去了,风靡一时的“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依然是德艺双馨的表率。
做演员的素养,做人的素养,没有比这些老一辈更正的了。
从他们身上,仿佛能窥探到那个物质匮乏、精神富足时代的无限风光。

来源 | 吐槽电影院
ID | tcdy007
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纪录片的配置时,心中油然而生两个字:震撼。
三位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两位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两位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一位华鼎奖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大奖得主。
这样的《演员》阵容,难得一见。
而在真正看完电影后,我才发现,震撼一词,太过肤浅。
愿他们的精神与风采,如这幅彩绘海报一般,鲜亮、不老。
“中国电影院挂外国明星的照片当然好,但为什么不能挂我们中国演员的照片呢?”
周总理的一句话,“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四大电影厂迅速提交名单,由周总理亲自逐一挑选。
最终确定了22位有作品傍身的演员,他们被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也称“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 金迪;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的祝希娟。
“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诞生,并不只是因为周总理开了金口。

文艺事业的起步,让我们有了底气去宣传本土的影视作品与文艺演员。

而海报的意义,也远不止一张人像合集那么简单,它印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22位演员大都曾全身心代入角色,回望过旧时代的满目疮痍。
《白毛女》里,田华饰演的喜儿坎坷,直白展现了旧社会吃人不吐骨头的丑恶。
地主黄世仁觊觎喜儿的美貌,以重租厚利强迫喜儿父亲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
旧历除夕,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只能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
作为父亲的他悲痛欲绝,不久后就饮盐卤自尽。
喜儿被抢入黄宅后,受尽折磨,好不容易在黄家女佣张二婶的帮助下逃离虎口,也只能独自入深山穴居,餐风宿露。
由于长期缺少盐分摄入,一头青丝变成白发,从年轻貌美的正常女孩成了村民中口口相传的白毛女。
这旧社会,将人变成鬼。
与白毛女坎坷一生相对应的,还有剧组艰苦落后的条件。

没有染发的技术,精益求精的剧组还想要做出头发一点点变白的渐变之感。
怎么办?
是化妆师孙月梅试了无数次,找到的办法。
把赛璐璐片绞碎泡在胶里,再把牙粉倒在胶里头,不断搅拌成了胶,才有了染白头发的效果……
染的过程也是无比艰辛,拿着一缕缕头发一点点上胶。

无法想象,化妆师与演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与耐心。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颗初心——还原那个叫喜儿的女孩悲惨的人生。
他们也在银幕上有过愉悦的畅想,投身于新时代国家光明的未来与建设。
电影《李双双》中,张瑞芳饰演的妇女队长李双双,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
她带领全村妇女上工地、修水渠、开展劳动竞赛。
以飒爽的姿态高喊“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同男性一样投入国家建设的队伍。
《我们村的年轻人》里,李亚林饰演的复员军人高占武立志解决村里的缺水问题。
他带领一帮子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组成志愿队,不顾老一辈的反对,毅然决然开山引水!
这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要将青春与热血洒予这片黄土。
幕后的故事也热血澎湃。
因为两次使用的型号不同,为了影片色调统一,他们竟然能做到全组达成一致重拍一次外景。
当时的文艺作品与文艺工作者,无一例外,被染上了浓墨重彩的时代色彩和解放思想的深刻意义。
不贪名利,只重本心——这种纯真动人的气质不光在银幕里,也在银幕外。
祝希娟年少成名,是建国以来第一位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被选上“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时,她才刚刚23岁。
21位前辈都出身电影厂,唯独她是话剧团的,祝希娟心里打鼓。
后来她才得知,她入选背后的那段小小插曲。
周总理希望将她列在上影厂的8个人中,上影厂需要让出一个名额。
49岁的刘琼老师二话不说,就退出了甄选。
因为他们都明白,祝希娟代表的是青年或年轻一代演员的未来和希望。
像是一种缘分天定的传承,22年后,祝希娟做出了和当年刘琼老师一样的选择。
放弃了电影明星的光环,南下支援深圳,成为特区电视台的拓荒者。

“艺术是年轻的,不能总是霸占这个舞台,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我已经当了45年的演员,是时候去支持特区建设了。”
再也没有比这帮电影工作者更为正统的演员了。
他们脱胎于中国土地,演绎着本土故事,传达着对国家、对文艺事业炙热的情感。
他们用一生演绎了中国从战火纷飞到改革复兴,再到繁荣发展的故事。
而《演员》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关于他们的珍贵影像,重现他们的芳华岁月。

实在很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演员》。

干干净净两个音节,表达的是对演员这个职业袪魅的态度。
老一辈把自己当成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卸下“明星”光环,回归最质朴的称谓——演员。
就算只看短短两分钟的预告片,仅仅是平铺直叙的陈述,他们缓缓道出的跨越半个世纪的从艺感悟,也让我顿起鸡皮疙瘩。
因为饱含了一颗颗沉甸甸的敬畏之心。
比如,于蓝老师对角色的敬畏。
“那些荣誉都是我们得到了,而她没有得到。”于蓝嗓音不似年轻时清亮,喑哑着说道。
1965年,于蓝出演《烈火中永生》,饰演江姐,江竹筠一角。
两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是被捕入狱,与敌人百般周旋。

可惜结局不同,于蓝获救,江姐就义。

在还原江姐的人生时,于蓝理所当然有了更强的同理心,更深的代入感。

她辗转北戴河、重庆、成都、贵州多地进行调查,拜访《红岩》作者、采访江姐生前的战友,留下了30多万字笔记。
即便大众都认可“江姐”是再经典不过的银幕形象,多年后她还是会对影片中的表演细节抱有遗憾。
比如,祝希娟老师对演员这个职业的敬畏——
不要爱心中的自己,而是要爱表演这个艺术。
从上海南下支援深圳后,她担任了当地电视艺术中心的主任。

短暂告别银幕,但从未告别艺术。
在她的主导下,艺术中心5年内拍摄了20部电视剧。
其中,英达执导,宋丹丹、刘威参演的《百老汇100号》风靡全国。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演员,从不该执拗于舞台上或银幕里的一亩三分地,自满于聚光灯下刹那耀眼的自己。
幕后,也同样是舞台。
更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传来的只言片语,咬字清晰,声线沉稳,字字入耳。
一闪而过的影像,眼神明亮,衣着干净,形体舒展。
90多岁的老人,能保有这种状态,是从事演员多年修行出的职业素养。
满头银丝更是时光赋予的无需雕琢之美,他们在安然平静地老去。
2018年7月,纪录电影《演员》对于蓝的第一天拍摄接近结束。
导演潘奕霖问道:“您现在的愿望是什么?”
于蓝回答得坚定又干脆:“我在静静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因为在热爱的事业付出一生且有所成绩;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坚定的信仰且从未动摇。
没有遗憾的人生,对死亡与离别又何谈恐惧。
不得不感叹,什么是德艺双馨?他们都是表率。
做演员的素养,做人的素养,没有比这些老一辈更正的了。
从他们身上,仿佛能窥探到那个物质匮乏、精神富足时代的无限风光。
2020年6月28日,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发文:“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几天。”

时光无情,于蓝老师逝世,享年99岁。
她还是没等到《演员》上映。
回想一番她的生平,在她永远离开我们的前不久,依旧在片场留下了永恒的身影。
在2019年,98岁的她还参与拍摄老年题材公益电影《一切如你》。
导演江平回忆说:“当时我去请她,她竟然撑着轮椅站了起来。”
于蓝老师说:“我得去!如果死在片场,那是作为人民的文艺工作者最大的光荣!”
他们没被“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荣誉困在原地。
他们没被年龄、疾病困扰,始终扎根于影视行业,不断生长。
台前幕后,甚至不只驻守,更有突破——
秦怡,被周总理盛赞为“中国最美丽女性”。
在才华与智慧的映衬下,美貌只是她为人称道的优点之一。
1959年,34岁的她是《铁道游击队》中机智乐观的芳林嫂,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2015年,93岁的她是《青海湖畔》里一生坎坷的梅欣怡。
这次她是老演员,也是新编剧。
为了讲好这个女气象工程师的故事,秦怡多次去青海实地考察,深夜伏案写作,从初稿到修改稿全部都是手写。
很难想象93岁高龄的她,如何有这样的精力与毅力去克服身体不适和高原反应,完成了所有工作。
在演艺这一条路上,秦怡从不是一帆风顺。

出演《林则徐》时,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还要靠打胰岛素活着,病重的丈夫更无法照料。
秦怡除了兼顾剧组,家里也要事事亲为,还常常被发病时的儿子毒打。

“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总要以满腔激情去拥抱事业,这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歌。”
除了热爱,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
翻开他们人生厚重的书,扉页上印着祝希娟老师所说的,两行简短却足够振聋发聩的座右铭——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
他们是胶片时代的传奇演员,是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白毛女、江姐、林道静、吴琼花……
时光在影视作品里永远停驻,在现实里却从不为任何人回头。
“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现仅有8位在世......
过去,他们手牵手,持身自正,围成了干净清明的演艺圈子。
今天,他们仍放不下心头的念想,肩头的担子,心系国家文艺事业的未来。
用鲜活靓丽的形象,撼动人心的故事,为这个时代重新定义演员的意义。
致敬时光,致敬经典,致敬那一代真正的“演员”。
影视简介:《演员》是中国首部探讨演员德艺的电影。影片以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为切入点,历时5年、以多重形式进行记录,讲述了于蓝、秦怡、田华、于洋、金迪、谢芳、王晓棠、祝希娟、牛犇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和艺术成就,挖掘他们对于演员这一职业超过半个世纪的感悟和思考,并以他们塑造的经典电影形象向百年中国电影致敬。
来源:
吐槽电影院(ID:tcdy007),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张淇 | 徐峥 | 容嬷嬷 | 赵文卓
刘晓庆 | 六神磊磊 | 黄贯中 | 吴京
杨迪 | 姨圈 | 鉴黄师 | “孤独”外交官
你看过他们的作品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