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点和《好的教育》的作者不谋而合,很荣幸!我们是去年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开了国学课。给学生们讲《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我们在一起不是做生意,是合作做教育!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类的教育在最初状态下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教育曾经有过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不要把教育变得太功利、太实用化。我们能不能更多地带领学生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正好能培养他反观现实的能力,能把他的精神拔到一定的高度,能让他俯瞰人生,在一个高度上把人生看透。功利只是我们生命中的底线,它不代表我们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们人生最终追求的那个理想的境界。
不光孔子的教育关注“高尚的内容”,古希腊的柏拉图学院也是这样。柏拉图学院也教几何学,它的教学核心可能就是数学,但是他们教数学不是为了让你应付考试,也不是让你去丈量土地,去搞财务运算。他们教数学是为了让你的头脑有思维能力,建立一个架构,让你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在生活的具象上打滚。
不可能要求每个老师都像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但我们能否有这个目标?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确定目标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出发。只要有这个目标在,我们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所以重要的是,老师有没有这个愿望。比如读一本《论语》。
教育的理想状态,不是每一步的结果都要达到理想的状态,问题是朝不朝这个理想的状态去努力。不是让你尽量达到这个目标,而是你力所能及地把你的能力都发挥出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好。
想给家长们一个安慰,给家长们宽宽心。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真的没必要有那么大的焦虑和担心。孩子有他自我成长的逻辑,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以前让家长劳累的、焦虑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不重要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必要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做到的是:面对“双减”,我们放宽心胸、坦然面对。
让孩子多读一点书,在家里形成一个家庭的读书的氛围。一定要找到一个家庭的读书的模式。不要老是纠结于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甚至将来的中考、高考可能都不一样了。将来的中考、高考可能就考孩子的阅读量、思考能力、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的丰富性。哪怕将来考的不是这些,如果孩子有了这个能力,当他面对那样的题目的时候照样可以得到高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这样的能力以后,不仅仅能通过考试,还能通过人生。
毕竟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欢迎预约肖老师谈家庭教育、谈自我成长
欢迎致电:13711637898
往期精彩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扫码关注
我不是虎妈

他不是学霸
扫码家庭教育咨询
肖乐群工作室

扫码购买
肖乐群老师
正版书籍
扫码保险理财咨询
肖乐群(我不是虎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