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看见更大的世界
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烈焰腾空的壮举,炸响了全世界。
作者:牧龙闲人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迎来了闭幕式。犹记得开幕式那一晚,绚烂的焰火照亮着北京的上空。
特效焰火构成的“残奥标志”,在黑夜中唯美绽放;
“鸟巢笑脸”用世界性的符号语言,表达着以笑和歌面对生活;
罕见的紫色烟花,营造出极致的“紫色浪漫”——象征包容性的紫色,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标识颜色,代表着占全球人口15%的残疾群体不再被边缘化……
这个夜晚,中国人以深刻在骨子里的热情和浪漫,又一次带给世界以惊艳。
而这场烟花盛宴的总设计师,就是中国焰火之王——蔡国强
一个被誉为地球上最会“玩火”的人。
点击关注上方视频号,即可看到更多精彩视频~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烟花吗?
那大概是蔡国强最被国人熟知的作品。
29个巨型焰火脚印,绵延15公里,从永定门上空出发,跨越天安门,沿北京中轴线缓缓走向“鸟巢”。
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世界奥运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作为世界顶级焰火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风靡全球。
被纽约现代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巴黎蓬皮杜美术馆、伦敦泰特美术馆等各大艺术机构收藏。
还获得过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以及有“艺术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世界文化奖”绘画类终身成就奖。
这个从福建泉州一个小渔村走出来的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天分,以天为布、以火为笔,将东方神技呈现在了世界舞台。
小时候,蔡国强家境贫寒。
父亲在书店工作,痴迷于书法和绘画,微薄的收入大都买了书籍和字帖。
受父亲的影响,蔡国强比同龄人更早接触到了艺术的世界。
他迷恋画画,每天在纸片上写写画画,后来大一些了,索性正儿八经地学起了美术。
奶奶靠着卖海鲜换来的钱,全力支持着他的艺术梦想。
同时,奶奶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粉丝,坚信他一定能够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
蔡国强和奶奶
高中毕业后,蔡国强不负期待,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野兽派、未来主义、波普艺术等各种绘画风格,西方艺术与东方文化的碰撞,在他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他如饥似渴,每天更加勤奋地练习。
有艺术界的朋友对他说:“你画画很努力,但是你永远无法超越毕加索。”
似乎是一句无心的玩笑,但这句话,却让蔡国强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不尝试一种全新的艺术方式呢?
反复考量后,他想到了家乡过年时常放的烟花。
烟花绽放的瞬间,不正是一幅幅色彩绚烂的画吗?
于是,蔡国强开始将烟花里的火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把火药和颜料铺在画布上进行爆破,留下图案。
火药的不可控性,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他一遍又一遍地调整着火药与颜料的布局用量,点燃后对比效果。
日复一日地研究,他对火药的控制越来越精准,画布上留下的痕迹,渐渐成了一种极富个人色彩的“伤痕美学”,带有十足的个性与美感。
1986年,29岁的蔡国强通过紫禁城出版社社长李毅华的介绍,背着精心挑选的100多张火药爆破画,独自一人到日本求学。
在那里,他创作出了著名的“外星人系列”火药作品,并举办了个人艺术展《原初火球》。
《原初火球:为计划作的计划》
新颖奇特的火药绘画方式,很快获得了人们的瞩目,他由此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火药画,也成了这个中国小伙子最为抢眼的符号。
随着名气的提升和技艺的不断精湛,蔡国强的作品得到了主流艺术界的接纳和认可。
同时,他也不再满足于将爆炸之美局限于画布这种“一维空间”。
他要在三维空间内,彻底让爆炸成为“震撼的艺术”。
那个年代,世界上曾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是中国长城。”
这句话给了蔡国强启示,1993年,他回国创作了巨型爆炸作品《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所做的计划》。
在长城的终点,他将火药一直铺进沙漠深处一万米,当远处的火车渐渐靠近,他点燃引线,燃烧的火蛇随着火车的轰鸣蔓延开来,蜿蜒插入无垠的荒漠。
这次燃放,成了蔡国强经典的作品之一。
之后,蔡国强参加日本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亚洲之创造力”展览,以《地球也有黑洞》为题,制作了大规模的爆破项目,用900米长的导火线和火药弹,点爆了漂浮于空中的大气球装置,一举夺下了日本文化大奖——广岛奖。
此时的蔡国强,在艺术界已经颇具名气,受亚洲文化协会的邀请,他移居纽约,从此开始活跃于世界各地,把来自东方古国的文化和艺术,推向了世界前沿。
在纽约东河海滨,他用焰火搭出一架色彩斑斓的《移动彩虹》,为黑夜编织梦幻。
在费城艺术博物馆,他点燃作品《花开花落》,纪念时光易逝、珍惜当下。
在美国内华达核试验基地,他以焰火模拟“蘑菇云”,又带着作品《有蘑菇云的世纪:为二十世纪做的计划》,前往曼哈顿燃放,希望唤起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他以作品《空中花城》,致敬这座古老的文艺复兴之城。
在卡塔尔多哈,他举办个展《海市蜃楼》,爆破《黑色仪式》,为走失千年的穆斯林亡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他还通过巴黎市政府,招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50对情侣,在塞纳河的观光游轮上,见证焰火新作《一夜情》。
紫色的焰火将爱与艺术完美融合,浪漫之花在塞纳河上空激情绽放。
一路走来,蔡国强在全球各地创造了无数绝美的视觉盛宴,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铺陈在了世界观众的面前。
2014年,蔡国强回国,在上海黄浦江畔,举办了一场名为《九级浪》的个人艺术展。
开幕式上,8分钟的白日烟花,以《自然之死》为主题,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整场烟花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幕《挽歌》,用黑白两色烟火,表达对大自然遭受破坏的惋惜。
第二幕《追忆》,五彩的烟火在天空绽放,是人们对过去美好自然环境的回忆。
第三幕《慰藉》,人们已意识到对大自然的伤害,幡然醒悟,庆幸还有一丝补救的机会。
整场烟火以无毒的食品粉、食用色素、衣服色料等为主要成分,与环保主题相契合。
天空意外飘落的细雨,令烟雾飘散得十分缓慢,产生了比预期更为奇幻的效果,也为展览平添了几分沉重和悲戚。
而这场烟花盛宴,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被外媒评价为“可能是一个人所能目睹的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现场艺术”。
不过,蔡国强被公认的最具震撼力的作品,是他等了整整21年,献给奶奶的——《天梯》。
蔡国强很小的时候,就对外星人、宇宙这些未知事物感兴趣,最大的梦想,是“用一把梯子,连接大地与太空”。
1994年,蔡国强在英国古城巴斯,受教堂外浮雕的启发,决定启动“天梯计划”,希望在这座城市制造一架焰火梯子,用热气球拉到天上,连接太空。
他将梯子的高度定为500米,因为在他的家乡,传说500米的高度能摸到云彩和星星。
在得到英国航空局的批准后,蔡国强按规定的日期到达现场准备,却因遭遇暴雨,项目被无限延期。
1994年,蔡国强在巴斯“天梯”项目现场
2001年,蔡国强担任上海APEC会议焰火总设计,在筹备开幕烟花时,他再次提交了“天梯计划”。
不料“9·11事件”突发,净空管制导致方案被驳回。
2012年,在美国洛杉矶,蔡国强终于拿到了燃放许可。
他举办了一场名为《蔡国强:天梯》的个人艺术展,在进行了几轮大型爆破表演后,《天梯》作为压轴作品登场。
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实施,项目便因安全问题被紧急叫停。
连续三次挫败,让蔡国强的情绪陷入了低谷。
此时的他突然意识到,年近百岁的奶奶,用一辈子卖海鲜换来的血汗钱,将自己送向了艺术的大道,却还没亲眼见过孙子的焰火。
他的心像被什么狠狠扎了一下。
于是,他不再执迷于巴斯、上海、洛杉矶这样的大舞台,也不再希冀全世界的关注,只想回到奶奶的小渔村,让奶奶亲眼看看自己的焰火。
2015年6月,蔡国强回到老家福建泉州的惠屿岛上,在筹备了半个月后,终于将通向天空的天梯点燃。
宽5.5米、高500米的金色焰火梯子,带着风与火的嘶吼,迎着黎明的曙光冉冉升起。
执着了21年的天梯梦,终于在这儿时梦想启航的地方圆满实现。
他用手机视频连线因病无法前来的奶奶:奶奶,您看到了吗?
奶奶在屏幕那边用力点头。
兴许是爱有天意,在《天梯》完成一个月后,奶奶安详离世,享年一百岁。
这架天梯,竟也成了蔡国强送给奶奶最后的告别礼物。
从小小渔村走向世界舞台,蔡国强的焰火之路,有过长久的孤寂,也有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和磋磨。
但他始终不曾停下脚步,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烈焰腾空的壮举,炸响了全世界。
最新发布的《2021年胡润中国艺术百强榜》,蔡国强名列第38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顶级艺术家。
《十三邀》中,许知远问蔡国强:“你觉得你最强的能力是什么?”
蔡国强的回答简单到只有两个字:“浪漫。”
用烟花延长万里长城是浪漫,执着21年制造天梯是浪漫,行走在北京上空的巨大焰火脚印,也是浪漫。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用“火树银花”“孔雀开屏”为祖国献礼,在300米高空打出“人民万岁”。
2022北京冬奥会,他用“迎客松”“天下一家”,表达对远方来宾的诚挚欢迎。
在浪漫的形式下,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达成了中西方艺术领域的高端对话。
烟花易冷,但烟花里蕴含着的爱和力量,将在大地上无限延续。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那么10年前,被“鹰爸”逼迫雪地裸跑的4岁男孩,如今怎么样了?点击下方名片,回复【313】,查看当年引发热议的“鹰式教育”。
──点击关注,看见更大的世界
●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丨蔡国强简介
2. 澎湃新闻对话蔡国强:科技和艺术的命运,总是绞在一起
3. 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