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日来,各地疫情急速爆发,吉林、上海、深圳等地疫情接连告急,封城、封区、地铁停运、客运站停运、禁堂食等严厉管控措施陆续出台。正在吉林考察疫情防控情况的副总理孙春兰表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2022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公开呈明了中国下一阶段疫情防控的底线。原话是这样说的: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这就是中国下一阶段疫情防控的底线和总体目标。结合两会期间各方的表态,以及中国流行病学专家的说法,中国下一阶段疫情防控至少可以明确三个基本事实:
首先,中国短期内不会改变“动态清零”的政策。
同样是在这次代表团审议,总书记也提到了中国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而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发言人都被问到了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政协发言人郭卫民表示,“疫情防控成果证明,我国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我们的防疫措施相对成本低、成效好。”发言人同时驳斥了外界的误判,“国外有些舆论认为中国的防疫政策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这是不正确的。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防疫政策,我们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稳定。”
人大发言人张业遂亦表示,“‘动态清零’做法的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虽然这些措施对生产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波及范围也是有限的,它可以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生产生活。”
其次,中国防疫模式的关键在联防联控机制与能力,而非片面追求“零感染”,有了这样的机制与能力,任尔东西南北风,便守住了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事实上,中国一直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并不全然是结果取向的,“清零”也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当疫情爆发的时候,有能力最大限度达至“清零”的目标。有了这样的“清零”能力,即便最后结果不是“清零”,依然是可控的,以及动态稳定的。
这样的清零能力,必然需要依托于中国已经建立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武汉爆发疫情后,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于20201月成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担任组长,该小组下设7个组,分别为:前方工作组、社区防控基层专家组、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医疗救治组、督查组、军队前方指挥协调组、赴西南地区工作组。
此外,为应对突发的疫情,由32个部委构成的协调工作机制平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应运而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由国家卫健委牵头,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外事、后勤保障、前方工作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负责人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 。有了这样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各司其职的多部委联动,任何一地爆发局部疫情,各方都能很快被动员起来,进入战时状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扑灭疫情,避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
最后,中国式共存路线不等于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
2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两千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此言一出,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式共存路线的猜测。但“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再次明确了中国式共存路线不等于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37日在微博亦结合该底线谈到,“输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可能一直会有,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始终将流行控制到极低水平,不引起规模性的反弹,不引起医疗资源的挤兑,这样我们就有条件通过精准防控来尽量保证民众正常的生活。这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总方针,无论我们采取的是清零政策、动态清零政策、精准动态清零政策、逐步动态开放的政策,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将是我们的防疫底线。”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经两年有余,中国疫情防控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深远。虽然基于“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朴素理念,中国短期内不会放弃“动态清零”的政策,但就像“动态清零”本身的关键在于“动态”一样,中国的防疫政策也是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既能够避免病毒对民众的生命威胁,同时也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但在底线之上,如何更好的精准防疫,避免一刀切,仍切实考验着各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