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关于自己亲历的职场工作的分享,相信对于职场妈妈或者即将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都有帮助。
记得2020年是我工作状态比较糟糕的一年,那一年我的重点工作是管理,处理各个项目之间的事情,比如商务团队要确定选品排期,会来问我意见;签约团队看到一位好的博主能不能签,来问我意见;编辑团队写完初稿来让我修改。我每天在处理各种信息里回切换脑回路。一天下来,十分忙碌。有一段时间甚至沉迷于这种状态,假装日子过得很充实。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完全不及格的,因为一天下来,我一个段落都没有写。我还以自己工作性质的转化来给自己找借口。觉得创作的事情有编辑团队在做,我把控质量和进度就好。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我每天被各种信息和浮浅的沟通慢慢粉粹自己的专注力。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写出点什么内容,也没有任何表达的欲望。我以为是做了许多年的博主,江郎才尽,也厌倦了过度表达。但实际是因为我的专注力被粉粹了,很难静下心来去表达,一篇2500字的文章,我断断续续地写了2个月才完成。这样的效率和工作方式,在创业早几年是不可能出现的。
专注力被摧毁后,除了无法专注输出内容,我发现我自己特别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每天拿着手机,在各种APP之间来回切换,给别人发消息后,总希望对方能立刻回复我,如果没有回复,我就隔一会去看是否有消息。手机不能离开自己,团队拿走了我的手机去处理事情,我就焦虑不安,很想赶紧拿回自己的手机。
后来看了《深度工作》这本书,算是被这本书拯救了这样的糟糕状态。非常建议每一位职场人去阅读这本书。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尤其是知识类型的创作者,每天都需要有深度工作的时间(90分钟),这段时间里,你需要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情,不被任何人和信息打扰。这段时间里的专注工作,能给你带来有价值的产出。
我在看《终生成长》时,里面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意志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意志力是需要锻炼的”。同样的,专注力也是一样。
《深度工作》里的有一段话:很多知识工作者工作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此浮浅关注点的交流。即使要求他们完美完成某项需要更加专注的任务,他们不断查看收件箱的习惯也会使这些浮浅的事物占据他们注意力的中心。这样度日是愚蠢的,因为这样下去你的大脑就会形成固定印象,认为你的工作生活充满了压力、烦忧、沮丧和琐事。
如果你每天都被各种信息、与人沟通等浮浅的工作包围,大脑在处理各种浮浅信息里来回跳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真产生价值的工作。长期处理浮浅工作,专注力极度容易被破坏。
在知道自己的问题后,我每天开始安排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通常早上会处理各种信息和项目组的各种安排,完成管理岗的工作。到了下午,我会至少抽出1.5小时的时间,关闭电脑微信,调好闹钟后,把手机丢到远离我书桌的角落,安静地完成日常的公号或者微博的内容写作。写作过程里或许遇到一些知识点是需要查询的,那我就先做个记号,跳过,继续写。尽量不要在这个过程里去碰手机和打开微信。
虽然方法很简单,但前期操作起来会挺煎熬的。因为大脑习惯了处理浮浅工作的快节奏,这些浮浅工作大多依靠过往的经验能得出快速处理的方法,需要深度思考的不多。浮浅的工作对大脑来说是更容易的。但深度工作是需要大脑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的,这样的工作对大脑来说会更吃力。
在前期从浮浅工作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下,大脑是拒绝的,甚至是罢工的。大脑会一直产生让你觉得很无聊、你必须要拿起手机看一看,有没有人给你发信息,现在微博的热搜挂了什么新事件等。
但你必须要忍住,哪怕一开始无法做到1.5小时的专注,可以先从20分钟开始,再慢慢递增,到真在做到能放下手机,专注有价值的工作1.5小时。
切克森米哈赖是全球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通过抽样方法证实了的研究理论:“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为“心流”。
在大脑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整个人的注意力是极度集中的,不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和人打扰。工作效率高,身心也更愉悦。
回想一下,你沉迷在一套乐高积木的时候,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在做一份PPT、表格或者整理档案的时候,当你注意力集中,全程投入,没有任何打扰的时候,你当时的那个状态,就是进入心流的状态。
进入深度工作的前期,需要你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确定好这1.5小时是要做什么事情的,比如完成一篇文章、PPT、报告、档案等,有明确的目标,专注投入去完成,才能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工作中没有明确目标时,围绕浮浅工作的忙碌会成为一种本能。不要接受这样的“本能”。
另外,工作环境对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更喜欢自在舒适,干净整洁的工作桌,所以我在尽量让自己的工作桌呈现出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对集中注意力有更好的帮助。
拥抱深度工作,就是拥抱一个能集中专注力的大脑。当我意识到深度工作的必要性后,我就在ibetter里设置了深度工作的打卡记录,和健身一样,是要坚持的事情。坚持健身,拥有肌肉,减缓衰老,有健康的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锻炼大脑,抓牢专注力,出色地完成工作,让专注力最大价值化。
写在最后:
大家喜欢看今天这类型关于职场和个人成长的分享吗?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欢迎留言告诉我~
cutelife睡袋清仓,2件五折!牛牛自用三年,
建议2件起囤~错过这波拍大腿!
▼或者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
我是echo小茵茵,知名母婴育儿博主,亲子漫画师,家有5岁萌宝,会画画、会带娃、爱分享,全网有超过100万妈妈关注。
往期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