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栏目主持人:陈柏旭
全球知识雷锋联合创始人、UCA优思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建筑与政治,作为复杂且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在“极权主义建筑”这个语汇中形成了直接的意义关联,并常常直接指向俄罗斯二十世纪的建筑形式。在俄罗斯这个常被赋予“极权主义”形象的国家背景下,伊丽莎白作为学者对于极权主义建筑的探讨对俄罗斯民族的自我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打破欧美的意识形态观念霸权,重新认识被“政治化”的建筑语言有珍贵的启发。
极权主义建筑有两个源头。首先是出现在20世纪初的先锋派艺术(Avant-Garde),另一个是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
极权主义治理模式的元素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现代成熟的政治制度中,包括美国的民主制度。可是当我说极权主义建筑时,人们都必然会想起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苏联高校创造的建筑,人们也会想起德国纳粹的建筑以及墨索里尼式的建筑。
浮夸化的建筑装饰元素、昂贵的材料和巨大的空间尺度所有这些放在一起刻画出了这种“极权主义”式的建筑形式,即便我们可能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极权主义。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第180讲座。
本文整理自2020年8月24日由莫斯科国立舒谢夫建筑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узей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имени А.В. Щусева)举办的俄语线上讲座。讲座原题为 Online-лекция Елизаветы Лихачёвой «Тоталитарная архитектура. Часть I»
 由馆长Елизавета Лихачёва教授主讲。讲座由清华大学冷延鹏记录,雷锋学术负责人剑桥大学李宇琳校编。
讲座原址:https://youtube.com/watch?v=yeHhfOP1VEk&feature=share
记录者:冷延鹏
清华大学建筑系大四在读
英、俄、日、意、西
多语言与文化发烧友
日常在乌托邦式设计思维内外
反复横跳的设计卷心菜
编校:李宇琳
雷锋学术板块负责人
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哲学硕士,清华大学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 产品设计(第二学位)。研究方向:影像与媒介,非正规社区,空间正义,现当代历史理论
主讲人:
伊丽莎白·利哈乔娃
(Елизавета Лихачёва)
俄罗斯国立舒谢夫建筑博物馆馆长,艺术史学家,博物馆工作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历史和艺术理论系,自2006年工作于莫斯科舒谢夫建筑博物馆,并于2017年担任馆长。这期间她策划组织了大量建筑领域展览与讲座。
正文共9182字56图,阅读完需要9分钟
讲座正文
大家下午好,我叫伊丽莎白(Елизавета Лихачёва),是一名艺术史学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这个话题最近在专家间引发了相当激烈和广泛的讨论。我们今天要谈的概念是一个在艺术批评与新闻中已经相当普遍但仍旧在研究者中存在争议的概念,这就是极权主义建筑
我认为这种讨论对于俄罗斯公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才开始对自身的过去形成一定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是一种不断演变的结果,其中一部分当然是关于“极权主义”一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20世纪在苏联领土上发生的事情的讨论。

极权主义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1923年一位叫乔瓦尼·阿门多拉(Giovanni Amendola)的人笔下。他写了一篇关于墨索里尼体制的文章,极权主义在这里基本上是以褒义的形式出现的,这反映着墨索里尼知名的一句“全部都在国家的框架之内,没有任何东西在国家范畴之外,没有什么是与国家作对的。”
在这里我就不用意大利语赘述了,就是从此极权主义一词便用来描述法西斯式的国家。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的权力对人类所有活动领域的干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绝对管制,以及个人对国家的绝对依赖。
自二十世纪30年代起,极权主义开始不局限于意大利的法西斯制度,也开始代指德国纳粹。而在30年代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一些南欧政治哲学家开始用这个词来描述苏联的斯大林主义政权。该用法一出现便受到许多指责,尤其受到以美国为主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 "极权主义 "一词不应该用来指代苏联的制度。而这种对极权主义概念界定范围的批评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受到更多的认可,当时苏联和斯大林主义制度已经开始改变,而事实上这种改变一直持续从未停止。
谈论斯大林、纳粹和墨索里尼伟大政权的一些共同特征是可能的,这些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像谈论法国君主制和英国君主制之间的相似之处一样,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但它们同样都是国家政治制度下的政治体系。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生活在俄罗斯——在这里,任何主要的人类聚居点之间都有起码一百公里的距离。抬头是苍天,脚下是黄土,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就像没有国家存在一样。因此在某些地方集中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而在更偏远的地区完全没有国家管控,这就是俄罗斯极权主义政权的一个特点。
因此,如果我们回到建筑学,正如我所说的,极权主义建筑这个概念是政治性的,它应该是谈论在极权主义政权时期内创造的建筑。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任何区别特征可以让我们区分在极权主义政权下创造的建筑和同时期在非极权主义政权下创造的建筑。
诚恳来讲,这两次讲座的目标就在于告诉大家两者是没有区别的,一切都和我们的主观感受有关。
我会尽力向大家展示一些尽可能清晰的例子来讲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并展示它们在影像中的记录和应用。用影像作为媒介是因为我很难通过文学去展示,除非人们通过阅读扎米亚金,赫胥黎等著名的作家以及一些争论极权主义的哲学家的著作。

但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艺术史学家,这个问题相当有意义。因为无论如何,即使在建筑的背景下,极权主义国家这个词仍然带有某种负面的含义,也就是说,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这个词的含义从最初在20年代被认为是极权主义国家的一种积极品质,到战后转变为一个强烈的负面词汇,表示它是一个人民群众不自由的国家。
我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对我来说,这个概念的辨析如此重要,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这种争议。事实上,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争论不是一场关于人性的争议,因为客观地说,即便是从历史角度讲,这里也不存在太多含带主观色彩的政治观点。
极权主义这个词不能用来指可怕的伊凡雷帝时期的政权*,即使它曾不时出现。而且犯这种使用错误的往往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政治家——他们经常说在两河流域、在伊拉克曾有过极权主义政权或者说罗马是一个极权主义国家。然而这是不准确的,并且从定义上是不正确的。因为极权主义只有在工业化之后的新时代的国家体系之下才存在,尤其是在20-30年代传统的政治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生的政治体制诞生之后。
注*: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以残酷暴虐著称,曾失手打死自己的儿子。伊凡雷帝是他的别称。
我向您保证,极权主义是相当多面的,不可能给出绝对化的、单方面的评价。因为极权主义治理模式的元素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现代成熟的政治制度中,包括美国的民主制度。可是当我说极权主义建筑时,人们都必然会想起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苏联高校创造的建筑,人们也会想起德国纳粹的建筑以及墨索里尼式的建筑。同样当我们谈论苏联的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建筑时,每个人都会立即想起苏维埃宫,并说这就是极权主义建筑的设计方法,而根本没有人会去解读这是否是真相。
一般人们会提到这类建筑的非人尺度,讲到这里人们也一定会想到丘尔金在30年代中期设计的苏联民用航空总局办公楼。这个项目在屋顶上有一架飞机,看起来当然是那么的具有压迫感。这些机翼似乎鲜明的展示了第三帝国*的美学,每个人都认为第三帝国和这种表现方式之间有直接联系。
注*:第三帝国在这里指纳粹德国
每个人都记得第三帝国的设计,这是德国新首都的布局模型。第三帝国的新首都本应出现在柏林的土地上。这张鸟瞰图获得了希特勒批准,图中是著名的议会大厅(30年代中期)。
这个城市设计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的照片以及模型本身在二战后保存了下来。它经常被用影像呈现,来展示这个极权主义的城市。甚至当我们谈论电影摄影时,特别是拍摄各种青少年喜欢看的反乌托邦题材电影中容易出现。屏幕上看到的是电影饥饿游戏的概念艺术图,这个是电影中末世之后建立起来的国家首都的概念艺术图,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第三帝国式的某种关系上的回应。
这里是饥饿游戏的另一张概念艺术的照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因为在这里美学上的关系是很清楚的,这样一个被动的、沉重的建筑,具有很大的夸张性建筑装饰艺术。
我想说的是,在图中运用的浮夸化的建筑装饰元素、昂贵的材料和巨大的空间尺度所有这些放在一起刻画出了这种“极权主义”式的建筑形式,即便到底什么是极权主义我们并不清楚。
极权主义建筑的由来
极权主义建筑的产生的过程是从 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并且它的发展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现在称之为极权主义建筑有两个源头。首先是出现在20世纪初的先锋派艺术(Avant-Garde),(另一个是)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艺术装饰风格最早出现于1925年的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世博会中的大部分展品都展现了这种风格。
装饰艺术风格
(Art-Deco)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到底极权主义建筑的概念是从什么开始的。考虑到装饰艺术在建筑领域比先锋派出现得更早一些,让我们先从它讲起。在你面前的是一张1970年代发生在美国芝加哥大火的地图,红色标记的是完全被烧毁的街区,粉红色标记的是严重受损的部分,黄色的是轻微受损的部分,绿色的是保存下来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场大火毁掉了市中心部分的建筑群。而就在持续了近一周的大火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针对城市恢复的设计竞赛。
让我们看一个当时大赛的案例,如果你看一下平面和透视图的话,你会发现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新帝国式的设计方法,而不是一个宣扬民主的设计方法,并且它的空间具有很强的“阅兵”的秩序和阶级感。
又因为芝加哥紧邻伊利诺伊湖岸,所以岸边也有一个“阅兵”形式的廊道。虽然这些现代设计比古代复杂得多,但这种在城市中心有一个圆顶的项目,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这些想法都被捕捉和吸收。当然我这次讲座的目的不是谈论高层建筑如何诞生、新的建筑方法如何诞生,但确实芝加哥的大火是一个触发点,也就是到19世纪末高层建筑的设计理论就已经有了。
事实是,美国是一个征服了西部荒野的国家,在那里出现了一种框架式的住宅,它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拆开并组装起来。最重要的是它们足够轻便,它们能够很轻松的在田野中搭建出来抵御寒冷。
同样的房屋框架原则被应用于以金属为主的新材料,并促成了摩天大楼的诞生。
当然这之中又很多个步骤,比如OTIS在1955年纽约的展览会上亮相的一项电梯发明,实际上并不是电梯,而是一个在电梯意外掉落之时关闭电缆并防止机舱下降的装置。

这也意味着西门子空调系统的发明专利,使得建造无窗办公空间与自然通风成为可能。同样,电力的出现使得所有这些空间都能够得到照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摩天大楼的建造所依赖的新的建筑技术。
因为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不能说他们想出了金属结构就能够立即开始建造摩天大楼,因为房子你可以建成,但如何让它继续存在会成为问题。考虑到这个建筑的体积,不可能使这个房子的所有空间都有窗户,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所谈论的电力、电梯、空调和其他各种技术创新,最终才促成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在这期间,美国的这种新型办公室的建设,本质上是相当实用主义,功能至上的。然而,这种建筑有它自己非常引人注目的样貌,其中的装饰系统对于美学层面上的追求来源于现代主义,而美国本土是没有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建筑风格(尤其是欧洲的建筑风格发展)进行重新思考的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Modern)这是一种重新定义整个人类建筑遗产的风格(主要是欧洲文化的部分),但由于美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他们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以重新定义的。但是他们(美国)的论题在于将如何翻译和转化这种欧洲的新艺术成为更加凝练、工业化的语言。
就比如19世纪末建造的纽约布法罗的
担保大厦(Guaranty building,路易斯•沙利文, 1894)
,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金属与石材表面的装饰之上,这种具有展示与宣传性的想法即便是在这种实用主义建筑上依然存在。这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都很难反驳这一点。

或者例如芝加哥礼堂大楼(路易斯•沙利文, 阿德勒,1889),如果你仔细观察,远离它巨大尺度的事实,它让你非常生动地想起佛罗伦萨维奇奥宫(旧宫Palazzo Vecchio),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中世纪的欧洲市政厅。
而如果我们专注于具体的元素(比如拱券)而不被整体宏大的尺度所分心,比如右侧照片能看到内部空间昂贵的材质,而功能上又是市政功能,在那里以前是市长的办公室,至于现在是什么由于疫情我们也不太确定。
让我们再回到这种风格,逐渐地你会发现它已经不能被纳入欧洲的完整体系之中,你不能说它是现代艺术(Modern),因为如果你看欧洲的现代艺术纪念碑,你会意识到它们的规模相对较小,不那么粗野且相对柔和,而现在图中的建筑展示出了一些新的建筑语言。芝加哥是美国财政和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中心,是继纽约、首都华盛顿和华盛顿特区之后最重要的中心。

事实是,装饰艺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语言。如果你对比一下19世纪末美国与欧洲的建筑,你就会意识到,这些建筑虽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他们仍然采取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策略,完全不同的建筑,从感受者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
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装饰艺术风格来到了欧洲,并在1925年法国巴黎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中得到了宣传,这套
展览的明信片
显示了当时展览的主要场馆。

当年的主展区是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Champ de Mars)。跨过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从残疾人之家开始,所有的大型展馆都集中在那里。我想向你们展示一些有意思的展馆比如比利时馆,它已经具有一定的装饰艺术风格(虽然不像是美国那种更为明亮的样式)。这是收藏家展览馆,它也有一种现代艺术风格的体现。
而在收藏者之家人们可以读出先锋派建筑的影响,它在欧洲出现并与装饰艺术平行存在。也就是说并不能宣称谁取代了谁,它们二者更大程度上是存在于两个平行的现实中。
这是世博会的主入口,从香榭丽舍大街的入口,在它后面你可以看到一个小宫殿,矗立在大广场的对面,那是已经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馆
这是1925年在巴黎的法西斯意大利展览馆,由于法西斯在意大利是从1923年开始的,因此这是意大利第一次以法西斯政权的制度参与展览。我想这个建筑第一次展现了某种极权主义形式。但毕竟这是意大利人,他们对自己过去的罗马帝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自豪(因而形式上不可避免的有相似之处)。
当然我认为任何国家都会以罗马为荣,如果它在自己国家曾经有的话。因此在这里,当然有着古代建筑的影响,并且事实上也受到了墨索里尼的影响。这可能是我们在讲座中提到的第一个对建筑风格产生影响的人物,我们之后将单独谈论这个问题,让我们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先锋派艺术
(Avant-Garde)
从60年代中开始,出现了一种与装饰艺术风格建筑齐头并进的建筑风格。大家现在能看到的是
格罗皮乌斯的法古斯工厂
,这种建筑后来被称为构成主义、功能主义或先锋派。

虽然这些术语都有独立存在的权利,但我仍然会把构成主义的范围界定在俄罗斯在这一潮流中产生的建筑风格。你现在可以看看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玻璃摩天大楼,他在1922年的比赛中提议在柏林的波茨坦广场建造如右图所见的“躺平”的水平摩天大楼(混凝土办公楼,1922),毕竟水平摩天大楼一词是相对于其他建筑概念而言,我们还是称之为“躺平”的摩天大楼。这种概念是玻璃、是一些基本的建筑形式(类似法古斯工厂)这只是带着巨大玻璃幕墙的长方体。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同样在1925年的展览之中,有一座名为“新精神”的展览馆,是由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柯布西耶在那里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重组生活空间的建筑范式。并且他第一次展示的居住单元范式成为了后来在苏联和法国战后开始建造实施的起源。
这是作品的内部空间
总体来讲,欧洲的建筑师们正积极地开始探究功能主义并改变了历史原有的方向,柯布西耶提出了著名的住宅建筑的五项原则,并有一句非常精妙的话: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而格罗皮乌斯则指出:建筑是设计的一种类型。于是最终我们得到了两种活跃的流派。
当然,先锋派艺术在苏维埃俄国境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因为装饰艺术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风格,需要客户,而在俄国是没有的,至少在苏联存在的第一阶段是如此。由于苏联没有资产阶级,这导致这种建筑风格有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所以我们至少有十年的先锋派艺术,这十年的先锋派艺术对全球艺术进程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我认为,先锋派建筑那十年来对现代建筑进程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与为期二十年的文艺复兴相比较。
因为在苏联在1917至1935年之间,也就是在第一次苏联建筑师话语权下滑之前,就其对现代建筑进程的影响而言,也许只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意大利发生的那些进程能够与之相比。
你现在看到的是塔特林设计的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该项目原计划是建在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尖上,当然它尺寸巨大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约240米)。
这是著名的玻璃摩天大楼项目(Lissitzky, Cloud Hanger, 1923-25),这些水平摩天大楼被提议在林荫环路的沿街广场上建造,使这些广场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
而这个是该设计的模型,他们看上去十分出色,因为想象一下这样的东西站在净湖之上(莫斯科市内的一处湖水名)或普希金广场上,你会明白这一切是多么激进,并且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与之前完全不同。
这是由苏联建筑师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设计的梅尔尼科夫馆,它在1925年的巴黎参与了展出,并且是所有装饰艺术建筑作品之外唯二的先锋派建筑的代表作品。甚至是很少称赞他人的柯布西耶也对他的作品表示相当的赞赏:“唯一值得去博览会的是梅尔尼科夫馆,这个馆绝对是令人惊叹的,它很好地宣示了建筑的新原则并让我对苏联的看法产生了认知上的改变。”
梅尔尼科夫至少做了五件天才般的事情,这必然是其中之一。而这是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会大楼竞赛中伊万·列昂尼多夫的作品,这个作品出现在1934、1935年左右的先锋派艺术末期,他的那些著名的摩天大楼本应矗立在莫斯科红场之上。
这是作品在图纸上呈现的样子,而人们在看三维可视化的作品时,很难理解它是如何在30年代被设计出来的,就像列昂尼多夫提出他的玻璃摩天大楼比密斯不过晚了10年,目前为止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风格的单一发展方向上。
两种风格的交汇
在这两股潮流的交汇处,主要的先锋派和装饰艺术派的欧洲建筑师,如罗伯特·史蒂文斯(Robert Mallet-Steven)他在里尔附近建造了著名的Villa Cavrois(1932),为一个有7个孩子的法国百万富翁的大家庭建造了一个惊人的、美丽的、令人惊叹的 “纪念碑”,将现代主义和艺术装饰的特点同等地结合起来,我愿称之为先锋派的现代主义。
也就是说既有大的窗户,但同时也有砖的元素。且运用的不是小砖头,而是经过特别清洗和抹灰的砖头。虽然这里有着较为现代的家具和非常简单的设计策略,但同时也拥有非常昂贵的大理石运用在壁炉室。这种独特纹理的大理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生产,那就是锡耶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在意大利,这种石材不仅非常稀缺价格高昂,而且不能做雕塑,因为它过于明亮。但它是理想的壁炉室的材质,因为它有着像蛇一般的纹理。这张图是餐厅的内部装修,最终这些手法都浓缩于浴室,所有这些看似是现代主义的设计方法,但是现代主义先锋派一般不会采用大理石在浴室或镶橡木板在办公室。
毕竟先锋派艺术比具有资产阶级气息的装饰艺术风格要民主得多。在30年代的美国也是遍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技术也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再加上大萧条和罗斯福领导的政府在建筑产业方面的支持,(这个时期)出现了纽约两座最有名的摩天大楼:克莱斯勒大厦与帝国大厦
有趣的是,这两个展现美国工业与经济实力的建筑恰好出现在大萧条的高峰期(1934-35年)。这是帝国大厦的大厅,拍摄于圣诞节,在这里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和我们刚才在Villa Cavrois看到的差不多,运用了豪华的室内装修,无处不展示着奢华与富贵。
但与此同时,也有这种在当地相对柔化的装饰艺术风格,传达出一种所谓的殖民地建筑的范式,这在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的东海岸非常流行。这是纽约市的第一个国际机场,比如30年代的好莱坞影星会在这里降落。
当你看到它时,你会发现既有(像帝国大厦一样的)具有压迫性的装饰艺术风格的版本,也有这样非常柔软的、非常安静的、像Villa Cavrois或这个机场这样的装饰艺术风格。
这张图是纽约1930年代的全景图。它展示了这种新的装饰艺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的整体样貌。
但同时也有例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流水别墅——尽管它在形式上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先锋派的标志,其仍然带有很多装饰艺术建筑的特征,特别是装修,当然还有空间的整体解决方案。最终这两种趋势的融合正在发生,有一系列的建筑不能被归为纯粹的装饰艺术或纯粹的先锋派艺术。
实际上在我看来,装饰艺术自身就携带着一种先锋派艺术的痕迹。对于苏联,这种二者混合的风格最早在1920年代末就产生了影响。最早用这种风格设计和建造的建筑之一是列宁图书馆。这是赢得当时竞赛的弗拉基米尔·高尔基(Vladimir Georgievich Helfreich)的夺冠作品。当时他们有着强力的竞争对手,比如弗拉基米尔·许科(Vladimir Shchuko)有一个非常构成主义的作品。
它的建设基本上是按照原设计来进行的,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显示了楼梯延伸的尽头应该是地铁的出入口。
图书馆在战后仍然屹立不倒。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在20年代末矗立在特维尔大街上的中央电报局(伊凡·列尔贝格Иван Рерберг)。显然它不是什么先锋派建筑,这不是一个纯功能性的建筑,虽然电报大厦本应是一个纯功能导向的建筑,但是由于它位于城市中心街道的交叉路口处,它不能只是建筑,它不能是纯粹的现代主义,也不能是纯粹的先锋派,因此它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展示的界面。
装饰艺术在苏联成为主导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涉及到,装饰艺术作为彰显某种国家特质的想法是十分理想化的。也就是说,现代主义先锋派建筑由于不具有任何建筑的装饰,因此它无法实现任何宣传的效果。
而正是装饰艺术这种特性使其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在20年代中后期,当极权主义政权体系——也就是那些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专制主义的政权——在欧洲各地建立起来时,装饰艺术风格似乎是这种体系下最为需要的语言,因为它易于理解,易于阅读,同时它可以被复制——莫斯科地铁站绝对是令人佩服的实例。
我最欣赏的莫斯科地铁站是
Krasnoselsky地铁站
,因为在这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苏联的建筑师们并没有进行他们所被指控的事情(纯先锋派的创作)。这条地铁是在1935年的时候开通的,正值斯大林政权的高峰期,当时第一次风格的蜕变已经产生了,其高峰期是在37年的时候。

再回看这些老照片时,不幸的是Krasnoselsky地铁站原有的照明系统在50年代末被改造后的照明系统完全破坏了。结果,所有这些美丽的平台和灯箱都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可怕的、疯狂的荧光灯。我希望有一天这些都会消失,所有原先的设计都会被恢复。
很明显,苏联建筑师在设计这个地铁站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欧洲和美国的建筑师是一致的。这是一个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但这个功能附带着一定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现代主义先锋派认为建筑不应该有任何历史价值,它应该单纯实现功能。而地铁站的设计是一种更传统的方式,其功能中所蕴含的美学被保留下来,尽管整体上还是功能主导。
这是极其重要的,莫斯科苏联建筑师们的第一批装饰艺术作品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出色。例如,这是Kropotkinskaya的地铁站和Okhotnyi Ryad地铁站(地铁站名字更换了多次)。
这些是30年代的照片,当时还没有过街天桥,并且有着特殊的照明系统。总之整个莫斯科地铁运用了丰富的技巧,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专门为地铁做一个讲座,讲述苏联建筑师们如何重塑地下交通。尽管如此,地铁口的设计充满了精彩,虽然第一阶段的设计之中只有Sokolniki和Kropotkinskaya的入口设计被保留了下来。其中一个建在林荫道(环线)的正中央,实际上是林荫道环的花园环。另一个入口如今是著名的热尔托福斯基之家(Иван Владиславович Жолтовский)
当然还留存了Park Kultury地铁站的入口设计,虽然也极大程度上进行了翻建。此外的地铁入口设计都已经消失了。现在Park Kultury地铁站已经成为了环型地铁站的入口。而这个Smolenskaya的展馆也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因为原本的设计中有两个地铁入口。
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内容,也就是自20年代末以来,现代主义装饰艺术风格与先锋派艺术风格的两种建筑并驾齐驱式的存在于全世界。
这种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称之为先锋派、功能主义、构成主义的建筑,我不喜欢用现代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有太多的解释,所以就用先锋派这个词吧。先锋派建筑的出现实际上是19世纪建筑进程演变的结果,其中主要的表现是功能至上,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被称为功能主义的原因。这种风格被需要的原因与下一阶段的工业化紧密相关。
第二个发展方向则在1925年得到了它的名字:装饰艺术风格。虽然它在1925年之前就已经肯定存在了。它的出现于美国并在欧洲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因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出来的欧洲人肯定渴望某种感性的回应,这也是为什么装饰艺术风格为何如此的贴切。
先锋派建筑和装饰艺术建筑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而且它们本身就很复杂,同时它们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与叠加,但尽管如此,这两种风格直到20世纪末依然是平行存在的,没有哪方是完全压倒性的获胜。
所以本次讲座我在向大家阐释极权主义建筑出现之前的情况,而下一次讲座,我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到底什么是极权主义建筑,它是如何并在什么大环境下展开的,以及最重要的是它如何反映在艺术表现当中。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次再见。
讲座原址:
https://youtube.com/watch?v=yeHhfOP1VEk&feature=share
*图片均来自讲座视频截图
END
推荐阅读
左:《我们》[俄]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920
右:《Мы》Евгений Замятин,1920
译者介绍
冷延鹏
清华大学建筑系大四在读
英、俄、日、意、西
多语言与文化发烧友
日常在乌托邦式设计思维内外
反复横跳的设计卷心菜
校对 编辑
李宇琳
雷锋学术板块负责人
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哲学硕士

清华大学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 产品设计(第二学位)
研究方向:影像与媒介,非正规社区,空间正义,现当代历史理论 
雷锋福利
添加小雷锋,邀请您加入“俄罗斯建筑交流群”,欢迎分享讨论最新建筑学术资讯,快来加入组织吧~
点击进入小雷锋后台“往期盘点”
2021年,雷锋继续陪你温故知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