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二宝在小区遛弯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拿着玩具兴冲冲地跑着,可能被前面的石头绊了一下,不小心摔倒了,玩具也摔成了两半,孩子难过得直抹眼泪。
这时,他的妈妈从后面冲上来,生气地说:“哭什么哭,做错事了,还好意思哭?”
在妈妈的训斥中,孩子的哭声小了一点。

别哭了,没听见吗?忍着,再哭的话,看我不揍你!“
孩子努力憋着不哭,但身体还是在不住地颤抖。
“这才乖嘛,以后别动不动就哭,知道吗?”说完,就拉着他走开了。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和小男孩一样的遭遇,在经历各种不愉快的经历,心里堆积了很多委屈和悲伤时,却被要求不许哭。
正常的宣泄和情绪表达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
别哭了,憋着,忍着,似乎成了一项“生存技能”和衡量懂事与否的“重要指标”。
哈佛大学讲师、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说过: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那就是Emotional Agility (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换句话说,孩子表达情绪时(尤其是表达难过、生气或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时),我们如何回应,会直接影响孩子情商的高低。
在现实中,恰恰是我们,经常成为孩子情绪表达的“终结者”。
1
这样做,会扼杀孩子的情绪表达
在《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我们在回应孩子的情绪时,会经常走入三个误区。
1、缩小转换型家长:“没什么大不了”
在这类家长眼中,孩子的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常常会缩小或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而且不能容忍孩子出现负面情绪。
比如,几个月前,台湾地震,汪小菲得知地震发生时儿子哭了时,就说了一句:“你一个男孩子有什么好哭的?
听到汪小菲这样说后,他的儿子沉默了好一阵。(幸好有大S解围,耐心安慰儿子不要怕,儿子才重新开始述说自己的感受。)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不被人重视的感觉,而且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也会表现得比较差。
2、压抑型家长:“那可不行”

和缩小转换型家长一样,他们不重视孩子的情绪,此外,还会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会打骂孩子,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

相比孩子的情绪,他们更关注孩子的行为。比如,当孩子哭时,不会先问孩子为什么要哭,而会直接命令:“不许哭,再哭我就揍你。”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的爸爸就是这类家长的典型代表。
因为父母离异,李玩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爸爸送给李玩一只小狗当作玩伴,李玩十分宝贝这只小狗,还给它取名叫”爱因斯坦“。
有一天,爷爷无意中把小狗弄丢了,李玩特别伤心。
一家人为了找狗费尽了心思,但还是没找着。
继母为了哄李玩开心,便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小狗,骗李玩说找到了。
李玩不相信,依然吵着要找”爱因斯坦“。
一下子就把爸爸惹怒了,于是对李玩大打出手。
爸爸的“独裁”,让李玩无法再替自己发声。
最终,她成为一个大家眼里“懂事的孩子。但是那些在心里留下的伤痕,只有她知道。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会很强,未来也极可能走上两条路:
要么意志消沉,过于懦弱;要么像父母一样变成控制狂,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用暴力解决。
3、放任型家长:“一切都没问题”
和前两种家长不一样,他们认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也能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但到这里就止步了,不能继续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议,也不会为孩子的行为规定明确的界限。
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哭就哭吧,没关系,一会就好了。
结果,就任凭孩子哭到嗓子沙哑。
再比如,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发生了冲突,回到家又伤心又委屈,想寻求你的安慰,这时你说:“是挺让人生气的,没有受伤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这样的“放任”下,孩子做事就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无法体谅别人。
而且,因为习惯了无节制的宣泄情绪,却没有处理和学习的机会,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比较差。
2
做好情感引导,让孩子勇于表达情绪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呢?

常年从事育儿研究的美国心理治疗师金伯利·布雷恩认为:
要对孩子做好情感引导,向孩子传授一些规则,让他们不仅能学会辨认自己的情感(情绪),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个好的情感引导者,首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电影《狗十三》中,李玩的爸爸应该先想一下,李玩为什么要执着于找”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她意味着什么?

孩子的痛苦、愤怒等消极情绪,如果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他们也能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镜映“: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无法辨认、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时父母给予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
他们会通过父母的反应,来建立自己的感受。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Edward Tronick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Still Face Experiment)。
在实验的刚开始,妈妈面带笑容地和孩子交流着,孩子的小手指向一处,妈妈就及时响应,顺着孩子指的方向看过去。孩子的的情绪也很好。
突然,妈妈换了一幅面孔,她收起笑容,冷漠地看着孩子。孩子的情绪顿时低落了,还有点不知所措。
他努力让妈妈高兴起来,用手指着刚才的方向让妈妈看,把两只手放到妈妈面前,甚至发出尖叫,但妈妈依然无动于衷。
不到2分钟,孩子就“不堪重负”,嚎啕大哭起来。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能非常直观清楚地看到,妈妈的态度和回应,对孩子情绪的影响程度。
其次,父母做好情感引导的关键,是要温柔又有边界地向孩子阐释情感规则。
金伯利·布雷恩提出了5个关键的步骤:
1. 播下合作的种子
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特定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对他的要求是什么。
比如,和孩子乘火车外出旅行,就要首先和孩子讲明白在火车上最好不要吵吵闹闹,因为在公共场合会影响到别人。
并且,在到达目的地前,要不断地提醒孩子要记得这个要求。
在去乘火车的路上,还要再提醒一遍他:“孩子,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乘车须知吗?”
进入车厢之前,可以再跟孩子回顾一遍。
这一步很重要,表明了合作的态度,可以让孩子尽量轻松表达情绪;给孩子明确了界限,可以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2.注意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发生什么时她会容易沮丧?在什么情况下,她又会很高兴?也要关注孩子的个性,了解他的喜好及需求。
只有对孩子足够了解,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更好地回应和引导孩子的情绪。
3.认真聆听孩子
这里说的认真聆听,是用心聆听。

我们平时由于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很容易对孩子的话有一搭没一搭地听。
其实,孩子对我们的态度观察地很细微,我们如果漫不经心地听,很容易让他们感受到不受重视,从而阻碍他们的表达欲。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听完孩子的讲述后,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感受。
比如,孩子放学后,哭丧着脸回家,并告诉你有同学嘲笑他长得胖了。
这时,你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让孩子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一种是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显然,第二种反应会让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
5.给予孩子同情的力量
在鼓励孩子敞开心扉的同时,我们还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同情的力量,当孩子感到无论有什么负面情绪,都有人能够理解他。
最后,在情感引导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两点。

1.言行保持一致
在情感引导的过程中,切记言行不一。
比如,孩子打坏了一个玻璃杯,就不能口中说着“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愤怒地收拾玻璃残渣。
孩子会明显察觉到其中的矛盾。
2.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

教会孩子使用“帮助”一词,让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请求帮助,而不是通过其他不恰当的手段宣泄情绪。
孩子有时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不知道求谁帮助。
父母要向孩子释放这样一个信号:我们在这里,随时随地都会帮助你。
总之,对于孩子的情绪,“疏“胜于“堵”。
愿每个孩子的哭和笑、高兴和难过都能被看见和接纳,并通过合理的情感引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美】金伯利·布雷恩,南方出版社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美】约翰·戈特曼,东方出版社
川妈说说
我们父母那一代,常常把培养一个不哭不闹、听话的孩子当成教养的终极目标。在他们看来,哭是不懂事的行为,闹更是极其错误的过分之举。
估计在他们眼中,孩子吃饱喝足了,能有什么伤心、难过的事情?所以,他们看不到、也不想看到,更不能接受孩子的坏情绪。当孩子被坏情绪影响控制时,不能表达、无人倾诉,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消化。

时间久了,孩子是哭闹少了,但并不代表情商提高了。不是学会控制情绪了,而是变得冷漠了,快乐的能力也退化了。最终,变成一个内心孤独的人。
不想,我们的孩子也一个人孤独地长大。所以,不管酸甜苦辣、哭笑怒骂,都要陪着他共同面对,帮他修炼真正的情商,将来过一个真正快乐的生活。

推荐阅读 
我是川妈,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澳洲,目前坐标北京。
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