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操纵式晒娃、直播擦边球,只因这本网红儿童“生意经”利润丰厚
一些看似温馨的亲子视频背后是完整的商业链条,一些父母求助所谓自媒体专家,将儿童变成表现自然的“演员”
部分平台存在大量“亲子号雏形”,从账号名称、文案设计到视频内容,流水线式模仿网红账号,更有大量所谓讲解“亲子号怎么运营”“亲子号怎么变现”的教程
遏止网红儿童直播乱象,需要法治完善、社会共建,更需家长守法履责
让网红儿童拥有童真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淑馨 李悦
  3岁小女孩佩琪化身吃播博主,被父母喂食大量高热量食物,体重高达70斤;故意给小宝宝喂酒,拍摄其表情取悦观众;农村儿童被父母要求每日直播到午夜,数学交出28分答卷……
  近期,直播、短视频平台上用儿童吸睛的账号日渐增多,其中一些被父母推至镜头前的儿童,在不断演绎各种人设中被“催熟”与扭曲,甚至可能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遏止网红儿童直播乱象,需要法治完善、社会共建,更需家长守法履责。
晒娃变味
  热舞、吃播、搞怪,在各大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儿童模仿成人视频账号行为的现象出现。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账号大多所属类别为母婴亲子,粉丝数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不在少数。
  无忧传媒创始人雷彬艺对记者表示,2020年初由于疫情居家等原因,随着相互陪伴时间增加,更多家长开始拿起手机记录孩子的日常,亲子类账号显著增多。“这类账号受众群体广泛,亲子视频让屏幕前的网友体会到家庭陪伴的幸福,也满足了部分网友‘云养娃’的期待”。
  记者观察,亲子类账号发布的视频大多以展现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萌态为主。但随着同质内容增多,为了在秀娃竞赛中出位、赢得更多点击量,一些故事剧情被植入,更多的孩童“人设”随之出现,晒娃逐渐变味。
  一些网红儿童变身舞蹈和歌唱博主,对当下流行的热舞嗨唱进行儿童化演绎,稚嫩的声音、身形与成熟的歌词、舞步形成反差,引起关注。吃播、美妆穿搭、Vlog、演绎网络段子等当红传播模式,也出现了儿童版。记者浏览多个亲子账号发布的内容发现,一些学龄前儿童话都说不清楚,却要依照脚本念出网红段子。一个账号打着4岁美妆博主的名号,让孩子在镜头前一边自己洗脸、擦防晒霜,一边用与年龄不符的语言热情讲解护肤流程。
  今年7月底,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
  现在,记者再点开某平台直播页面,立即弹出“严禁未成年人直播或打赏”“严禁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等相关提醒字样。儿童露脸直播行为已经得到显著遏止。然而,一些账号仍在打擦边球。记者在几个直播间内看到,为了规避监管,取代儿童露脸的是家长亲自上阵,孩童则以声音、肢体等方式“出镜”。
  在一个直播间内,家长直播孩子做作业,不时露出写字的手和背诵的背影。在另一个直播间内,孩子与父母一同直播了近两小时,但全程只出现声音,直至晚上23点半孩子才下播。这样的直播,该账号几乎每晚都会进行。更有个别直播间内,父母与粉丝一同商议换号直播、小号露脸直播的方法避免封号。
商业诱导伤害儿童权益
操纵式晒娃、直播擦边球,只因这本网红儿童“生意经”利润丰厚。
  蝉妈妈数据平台信息显示,一个主要展示家中两萌娃的账号近30日直播带货销售额近500万元。在某平台8月23日的直播带货榜单中,销售额位列前三的有一位就是晒娃宝妈。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母婴亲子类账号通过粉丝刷礼物、直播带货以及商务广告合作等方式盈利。在大多数小有流量的此类账号中都会挂上“商务合作”“找我合作”的联系方式,通过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记者发现,类似广告大量存在于亲子账号中,发布频次甚至超过日常生活内容。一个主打6岁萌娃的百万粉丝账号,最近发送的10条短视频中6条为广告,兜售的商品包括信用卡、家具、护肤品等。
  广州某MCN(网红孵化)机构从业人员秦峰(化名)告诉记者,一部分亲子账号前期确实是单纯分享日常生活,在经历某个爆款小有流量后,便会有机构看到商机,主动与其交涉签约。“签约之后能获得更多的广告和商务机会,这也导致少数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账号,当作生意经营”。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些看似温馨的亲子视频背后是完整的商业链条,签约公司会为账号内容创作者配备编导、策划、拍摄、后期、商务、中后台团队等。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存在大量“亲子号雏形”,从账号名称、文案设计到视频内容,流水线式模仿网红账号,更有大量所谓讲解“亲子号怎么运营”“亲子号怎么变现”的教程。
  在一条教程视频的评论区内,一些父母求助所谓自媒体专家,专家则给出“不能只晒日常”“需要设定‘小大人’风格”“自己觉得可爱没有用要让观众觉得可爱”等意见,甚至直言要将儿童变成表现自然的“演员”才能获得成功。
网红儿童现象背后,部分儿童权益受到伤害。
  在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欣华看来,儿童被推至镜头前,按要求完成“人设”,极易造成心理焦虑和紧张,“例如小大人的设定,看似搞笑,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催熟”。
网红儿童的某些行为还容易引起其他同龄儿童的模仿,某些视频中以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博取眼球的内容,更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一些要求孩子暴饮暴食或强迫其高强度出镜表演等极端案例,已经涉嫌违法。”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说。
一些网络评论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记者发现,部分网红儿童视频的评论区不乏网络暴力式留言。“对被迫成为公众人物的儿童而言,被网友品头论足,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伤害。”张欣华说。
遏止乱象靠管住监护人
  为了让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专设17条内容,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游戏沉迷风险、网络欺凌风险保护等。
针对网红儿童炒作治理,张力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明确禁止监护人采取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营利性网络活动。
更多专家建议,运用大数据加强监管,肃清网络环境。比如针对部分直播中不出现明确儿童展示镜头,但在介绍产品或活动时插入儿童镜头的行为,通过大数据进行监测,对发生此现象频率高的账号,果断采取封禁等措施。
  抖音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要精准甄别晒娃日常账号和意图打造网红儿童的账号还存在一定难度,“目前已通过机器算法+人工标注的方法将以儿童为主角的短视频账号甄别出来,并对此类账号加强管理。未来将持续探索多种方式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安全”。
  受访专家认为,遏制这股乱象,对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尤为重要。“部分家长需提升网络素养,完善对网络风险的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表示,相比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无处不在且不易觉察。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前提,是完善公众、监护人对网络风险、保护方式、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意识。
  “教育监督儿童的监护人,促其切实履行相关监护职责。对于严重损害儿童利益的行为,教育部门、社区等有关部门要坚决出手,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张力说。
  雷彬艺表示,任何家庭亲子类短视频都应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用优秀的作品传播社会正能量。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43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视频号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