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在文章的最后提醒了,大家别走极端,无条件的爱,不等同于放任、溺爱孩子。
留言还是出现了类似的疑问。
现在的主流教育趋势,是“鼓励教育”。所以,大部分书籍、研究、专家建议,都围绕着“如何鼓励孩子更有效”在进行。
对此,我很认同。
好的鼓励,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也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但,我也一直坚持,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管教、批评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时,严肃明确指出他的错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是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只是,我们得注意方式方法,不威胁恐吓、不宣泄情绪、不止步于“责骂”。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的同时,不打击他的自尊自信,不伤害亲子感情。
跟如何鼓励孩子一样,学会“如何批评孩子”“如何让批评更有效且不伤害孩子”,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这些时候,不要批评孩子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 “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 “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 “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 “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 “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 “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 “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我想,重点说说以下4个不适合批评孩子的时间点。
1.在众人面前
被当众批评,应该是所有孩子的童年阴影吧。
作为80后,大部分人都是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当众批评”中长大的。
而现在的孩子,依旧噩梦难逃。
《少年说》节目中,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愤怒又委屈地吐槽,她的妈妈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
别人家的家长就算脾气再大,也会关起门来教育孩子。
但是你呢,在外面脾气说上来就上来,完全不顾旁边有没有其他人。
然而,面对女儿的控诉,妈妈的表现却让人心寒。她不仅没有内疚、自责,反而问女儿: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在这位妈妈眼里,她的自尊是值得被呵护的,而女儿的自尊,却是可以被随意践踏的。
她大概觉得,成为别人眼中“管管教孩子、会管教孩子的父母”,比女儿的自尊重要太多。
让人忧心的是,像这位妈妈一样的父母,绝不在少数。
知乎上就有这样一个提问:被父母当众批评,是什么样的体验?
下面的回答,真的是字字扎心。
父母从不觉得当众批评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甚至把它(当众批评孩子)当笑话、谈资。
但孩子却已经因为羞愧、伤自尊,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见到曾“围观自己被批评”的熟人和亲戚,而感到不自在。
被当众批评,就像是被他人把自己的自尊丢在地上,再踩上两脚。那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真的太难受了。
所以,学会关起门来批评,或许才是父母最该给予孩子的一种保护。
估计,肯定有童靴会反驳,不及时处理孩子的问题,那不就成了“熊孩子”的“熊家长”了吗?

我是这样想的,当孩子的问题涉及到其他人、伤害到其他人时,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不做人身攻击,这叫教孩子承担责任。
当孩子的问题,不涉及外人,且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时,就没有必要揪着孩子“示众”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激化亲子矛盾。

2.吃饭的时候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家庭剧、校园剧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大都发生在饭桌上。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父母,太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了。
我们都知道,董卿有一个对她要求格外严格的父亲。
她曾在节目中公开说过,自己对一家三口吃饭有阴影,因为父亲总是在饭桌上批评她: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
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
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所以,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批评孩子。
因为,吃饭本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时候批评孩子,不仅会影响营养吸收,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
3.入睡前和生病时
除了吃饭,孩子晚上入睡前或者生病时,也不是批评的好时机。
要知道,入睡前和生病时,人的心理和意识都是脆弱的。这时候,没有足够的意志和心理准备去抵御批评带来的负面效应。
就像心理大师弗洛伊德所说:
入睡前的信息和经历,很容易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所以,如果我们睡前批评孩子,孩子很容易把因批评带来的负面情绪代入睡梦中,出现惊醒、噩梦也是常有的。
这样一来,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同样的,孩子生病时被批评,也会影响心情和免疫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所以,为了孩子的睡眠和健康,不要入睡或生病时批评他们。
批评孩子,要避免这3个雷区
批评孩子,除了时机外,方式也很关键。一旦用错了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估计的。
下面这3个批评的“雷区”,千万不要踩!
1.贴标签,甚至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经常是情绪一上来,就口不择言。
时常把“笨、蠢、懒”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一遍又一遍地数落孩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孩子“贴标签”。
所谓贴标签,其实就是给孩子暗示,多半是消极的。
一次两次可能无伤大雅,但时间久了,这个我们强贴的标签可能就真成了孩子身上摘不掉的烙印。
当父母的批评,演变成一场语言暴力时,后果则会更加严重、糟糕。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小女孩,因为不堪父亲辱骂攻击,选择跳楼轻生。
谢勇指导的《语言暴力》一片,就曾对少年犯进行过调查。
发现这些孩子都是父母语言暴力的受害者,被骂“废物”“猪脑子”,被激怒“你怎么还不去死”
一项更广范围的调查发现,
有4成少年犯,都遭受过父母的语言暴力和攻击。
更糟糕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
语言暴力会造成脑损伤,影响情绪管理、信息传递和思考判断。
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会形成攻击型退缩型人格。前者易怒、冲动、喜欢暴力解决问题,后者软弱、多疑、封闭自我。
2.翻旧账,打击孩子
朋友之前跟我说,她发现自己真的特别爱翻旧账,对老公和孩子都是。

有一次,孩子把牛奶打翻了。朋友看到后,非常生气,就劈头盖脸把孩子一顿说。
紧接着,她又想起来之前孩子打翻东西的事,就一件一件全都拿出来说了一遍。
事后她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了,但事情已然发生,她有点内疚地问我,该怎么解决。

其实,很多老母亲(包括我自己在内),一批评孩子就特别喜欢翻旧账。
这其实在科学上,是有专门的解释的,叫作“情绪依存效应”:
它是指情绪状态对记忆提取过程。
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事件和情绪都会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当相同情绪再出现时,大脑就会被情绪驱使,找回相关事件的记忆。
虽然这是大脑的本能反应,但如果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总翻旧账,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越在意反而越做不好。
就像我小时候,我爸总说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是我的弱项。
每次复盘成绩,他都有意无意翻旧账,导致后来我一考试,就先去看最后一道大题。
会做还好,如果不会做,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导致整场考试都发挥不好。
翻旧账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在伤口上撒盐”,加剧不好记忆和情绪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毫无益处可言。
3.置之不理的冷暴力
孩子犯了错误,很多父母特别喜欢搞“冷静一下”这一套。
我觉得有冷静期很有必要,但很多父母,却以“冷静”的名义行“冷暴力”之事。
小女孩撞人不道歉,爸爸就直接冷处理,把孩子自己丢在超市里,让她好好反省。
小男孩不写作业,爸爸就把孩子丢在坟地罚站,还不许孩子下山……
说实话,类似的新闻,这些年算是屡见不鲜了。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选择冷处理,看上去不打不骂,实则是在躲懒。妄图用“不理你”的态度,逼孩子认错和改正。
当下,或许孩子服软了,但这样的教育,绝不会让孩子心里服气。
更糟糕的是,把孩子丢在一旁不管不问,还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他们会觉得自己对爸妈来说不重要,随时可以舍弃,安全感荡然无存。
批评有必要,但要掌握方法
说了这么多“不该”的做法,那怎么样做才是更恰当、更有效的批评方式呢?
我觉得,无非下面三点。
1.给孩子说话的时间、解释的机会
孩子犯错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批评、纠正。
但殊不知,我们看到的、以为的,和孩子口中的真相事实,也许大相径庭。
如果一上来就批评,我们觉得是教育的好时机,但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冤枉和指责。
就像闺蜜家的孩子,把白糖撒了一地。闺蜜觉得孩子实在是不懂事,就知道瞎玩,把家里搞的一团乱。
她直接对着孩子一顿数落,等到她说的差不多了,问孩子知错了嘛,结果孩子看着她小心翼翼地说:“妈妈,我就是想帮你把白糖倒进瓶子里的,结果没拿住,撒了……
闺蜜一听,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孩子,忽然特别内疚,跟孩子说“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
孩子听到妈妈道歉,委屈地大哭起来。
所以,在我们想要批评孩子之前,请先停下来,先听孩子说。
  • 如果孩子做错了,他会在自己复述事情经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哪怕他嘴硬说没错,但心里是明白的。

  • 如果孩子没做错,而是我们误会了,这样的倾听,可以让我们了解真相和事实,避免误伤孩子。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先听孩子说,给孩子说话、解释的机会和时间,都是一举两得的事。
2.控制情绪,言简意赅
批评孩子,我们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我们批评孩子时,情绪一上来,就像被火点着的干柴一样,很难控制。
强烈的情绪加上高八度的声音,对孩子的震慑是双倍的,但效果却大打折扣。
因为,当我们厉声训斥时,孩子往往会被我们的情绪左右,注意力全部在如何消化、处理甚至躲避父母的情绪上。
大脑完全无暇顾及和思考我们想要传递的语言信息。
所以,想要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评的内容(文字信息),首先我们要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交谈。
2个平复情绪小方法,给到大家:
  • 意识到自己快要生气时,先在心里数10个数,给自己一个情绪缓冲平复期;
  • 或者直接离开当下环境,找个清静的地方,深呼吸,也非常好用。
除此之外,批评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内容,言简意赅表达清楚,这样效果更好。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不耐烦或逆反。
当我们长篇大论、疯狂输出时,自以为讲的头头是道,殊不知孩子已经对过多的信息,产生了烦躁感。
更重要的是,信息过多会造成过载、会模糊掉重点,让孩子搞不清我们到底要说什么。
看到了吧,批评教育这事,也是越简明、越清晰,越好。
3.积极的暗示,非常重要
带娃的这几年,我忽然参透了一个道理,反话正说,消极的话积极说,效果都会更好。
这个其实就是暗示的力量,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暗示效应”的实验:
研究人员手里拿一个瓶子,告诉一群学生,这里面放着一种有气味的化学物质,让学生们挨个闻一闻。
然后,他让闻到气味的学生举手示意,发现大多数人都会举起来。但研究人员表示,瓶子里其实就是无色无味的蒸馏水而已。
这个实验虽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当我们接收到来自权威者的暗示信息后,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受到信息的影响,并认为它是真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极具权威的一方。他们很容易对父母给予的信息照单全收,并以此来反观自己。
所以,这时候我们是负面的批评、还是把批评化作正面的鼓励,效果真的差很多。
想象一下,如果自家孩子成绩一直垫底,但有一次考试,他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三,大多数家长会怎么样?
一定是劈头盖脸一顿说:
怎么这次又是倒数!
你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学习呀!
为什么人家别人都能作对,就你做不对!
但有智慧的家长,会将这样的批评,巧妙地化作鼓励。就像《银河补习班》里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
面对孩子刚刚及格的成绩,他发自内心地鼓励:这么短的时间,从全班倒数第一名到了倒数第五名,我就说你是天才!
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就会把孩子领向不同的世界。
马浩文的儿子,在每一次的鼓励和积极暗示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而那些被批评“不认真、不努力、脑子笨”的孩子,一辈子活在指责和自卑中。
我们常说,孩子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
但我们却总是忘记,孩子也会通过父母的话语,来感受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我们对孩子的每一句鼓励,他们会记在心里;我们对他们的每一句批评,他们也会同样刻在心里。
所以,请大家像每一次认真鼓励孩子一样,也认真地看待每一次对孩子的批评。
努力用平静的情绪、恰当的话语,来点出他们的错误;用积极的暗示,鼓励他们改正。
唯有这样,批评才不会沦为伤害孩子的刀子。

参考资料:
1.《少年说》节目
2.知乎问题:被父母当众批评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3.董卿专访:《我的严苛父亲》

4.Brown.G.H(1981).Mood and Memory.Am Psychol.36(2)129-148

5.baike.sogou.com/v592847.htm?fromTitle=超限效应
注: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川妈说说
昨天文章的留言中,有个童靴写到,“很多(教育)的事情是不能随便整个套套去套的!...教育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有家庭有社会,有学校的因素,他所在的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
每句话都说的很对,虽然我忍不住想说,观点和主题关系甚远,但真的我让我思考很多。我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在理论探究的基础,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寻找和检验因果关系的。职业习惯使然,在遇到育儿问题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向严谨的科学研究寻找答案。
同时我更知道,规律是大方向,但面对特定样本,意义并不大。管理是门科学,更是艺术。这句话这几年,我在养育孩子身上体会更加深刻。我想,绝大多数父母都有我相似的判断和体会。
所以,无论我在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故事问题,还是看到的教育研究发现时,我都非常相信,大家不可能照搬理论或别人的经验,而是以此为鉴,提醒自己,或者get解决相似问题的可能思路或路径。
推荐阅读
喜欢文章,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