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扩大内需必须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通过提振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
从供需两方面做好工作,畅通国内大循环,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就会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中国经济将克服三重压力,转入稳步回升的新周期
文 |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2021年中国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这是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全面科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清醒面对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重压力,具体表现为
  • 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
  • 供应链受阻,企业生产面临缺芯、缺柜、缺工等生产要素短缺问题;
  • 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这一背景下,要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必须立足自身,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供给方面。经过第一个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形成了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加上比较充足的要素供给保障,奠定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增长基础和潜力。
  而要释放这些生产和供给潜能,就要保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动态畅通。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统筹协调好减污降碳与稳增长的关系,把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需求方面。中国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和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要充分发挥内需巨大潜能,解决需求收缩压力,就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按照经济运行理论,市场预期转弱时,企业会谨慎投资、居民会谨慎消费,所以扩大内需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通过提振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
  为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围绕扩大内需更好地形成合力。
  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为此要着力抓好绘蓝图、补短板、强基础的工作。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设施的水平,通过多方面努力,提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使扩大内需效果显著增强,为第二个百年以及更长远的发展奠定高水平的基础。
从供需两方面做好工作,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就会充分释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就会极大巩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就会加快落实。
刊于《瞭望》2021年第51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