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虚极子语)
玻璃是最古老的完全人造材料之一。古罗马人的扩张为玻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使之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玻璃产地是威尼斯的穆拉诺岛,那里生产的玻璃以晶莹剔透著称,因其质地纯粹近乎水晶,这种玻璃也被称为“威尼斯水晶”。从十五至十八世纪,穆拉诺岛一直都是欧洲最重要的玻璃艺术品生产中心。
▲ “威尼斯水晶”玻璃圣杯(1878)
现藏于穆拉诺玻璃博物馆
典型的文艺复兴“威尼斯水晶”酒杯是由特别纯净的苏打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以瑞士提契诺地区出产的矿石为原材料,因为那里的矿石石英含量极高,几乎没有任何杂质。这种苏达玻璃极其轻巧,呈现出一种温暖的色调。
▲ 威尼斯Tazza高脚酒杯(十六世纪晚期)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我们在一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作品中,很容易找到“威尼斯水晶”酒杯。比如,在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的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的名作《迦拿的婚礼》(1562-1563)中,就可以看到这种高脚玻璃杯:
▲ 油画《迦拿的婚礼》(1562-1563)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 油画《迦拿的婚礼》(1562-1563,局部)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 油画《迦拿的婚礼》(1562-1563,局部)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类似的玻璃酒杯还出现在委罗内塞的另一幅名作《利未家的宴会》(1573)中,只见画面中心、耶稣背后那位穿着明黄色衣服的男侍手中就握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
▲ 油画《利未家的宴会》(1573)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 油画《利未家的宴会》(1573,局部)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此外,画面右下角的雇佣兵也正手握玻璃酒杯饮酒,他同样露出一截显眼的黄色衣袖:
▲ 油画《利未家的宴会》(1573,局部)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保罗·委罗内塞 作
现藏于威尼斯学院美术馆
意大利人文主义外交家、被誉为“完美廷臣”的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Baldassare Castiglione,1478-1529)曾写过一部《廷臣论》(1528),这本著作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礼仪规范书籍,主要描述了当时的理想廷臣所应拥有的品质。有意思的是,两个世纪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为乾隆皇帝的“完美廷臣”的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也姓卡斯蒂廖内。
▲ 油画《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像》(1514)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 拉斐尔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据《廷臣论》(1528)等礼仪书所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豪门宴饮是很讲究规矩的。比如:如果你与大人物同席,那么当他喝酒时,你要“住口”,也就是停止进食和饮酒;如果你的邻座是位大主教,那么你永远不可以在他举杯之前举起自己的酒杯;再有,未被安排与教皇同桌的客人在面对教皇时要下跪,当教皇饮酒时,同桌的其他人一律要起身脱帽以示尊重。另外,如果在座有亲王级人物,那么其他客人也不可以在亲王举杯之前举杯,而且客人们也必须在他一饮而尽之前脱帽致敬。而当亲王喝酒的时候,仆从要为他换上新的餐巾,且要遮住他面前的盘子。
▲ 金箔珐琅“威尼斯水晶”玻璃杯(16世纪上半叶)
现藏于穆拉诺玻璃博物馆
一般来讲,宴会上的客人在饮酒前要用亚麻布餐巾擦干净嘴和手,而且嘴里不可有残余食物,以免弄脏酒杯边缘;喝毕,要将空杯子小心轻放。每位客人都需配一位仆人,仆人必须时刻警醒客人的需求,且要满脸堆笑为客人提供服务。
▲ 威尼斯穆拉诺高脚圣杯(1475-1500)
17.5 x 8.7 厘米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教养和素质往往体现于细节。那么,对于宴席上客人的握杯方式,在文艺复兴的礼仪书籍上有没有要求呢?请见下文。
下期预告:宴会上如何优雅握杯
上海馆新展超好玩~
点击阅读原文,惠购全家福套票及88元成人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