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新闻中,教育改革又成为了热点之一: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宣布,未来的高考不再分文理,而是采取3+1+2之类的考试方式。在此之后,高考即将不分文理的省市已经占到了大多数。
所谓3+1+2,是3门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如英、俄、法、德、西)之外,加上历史和物理之间的选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
类似的做法之前已经在很多省市开始执行。有3+3模式的,也有3+1+2的,根据媒体统计,现在已经有20多个省市明确这类的高考改革,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国省市已经取消了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估计再过些年,等大家的小朋友上高中的时候,基本已经不再会有文理分班,高考的时候自然也不再有文理分科。
而文理分班分科,是在我们这一代人脑海中深刻的一部分记忆。你怎么看这个时代的结束呢?

前天在网上看到取消文理分科的新闻,突然感触良多。毕竟自己的人生被这个事情影响了很多年,而且被影响的幅度,也可能要远比绝大部分人更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部分人所经历的文理分班是在高二进行的,而我要早很多。因为小学毕业前参加了提前招考,考入了一个实验性质的重点班,而这个班就是理科性质的,只有理科高考一个方向,所以相当于小学毕业之后,直接就进入了理科班。
因为从上中学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参加理科高考,所以从老师、家长到我们自己,关注的重心肯定都是放在数理化语英,这五门理科高考科目的学习上。
虽然学校有正常安排文科教学和考试,但可想而知大家并不会那么看重。
除了学习精力的偏心之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虽然在整个班最初的入学考核中数学成绩是核心,班里同学的数理化也都比较强(中学毕业那年全班在数理化生的奥赛上拿奖的人次数甚至要超过班级总人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同学的兴趣或者最好的天赋,都是在数理化上。
高考选志愿的时候,就有多位同学拼命去报考文科系。
要知道当时拿着理科高考成绩,去考一个好一点的文科系,远比考一个好的理工科系还要难。其中有人成功了,比如跑去清华读中文系,但更多人失败了,只好服从分配,去了一个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理科系来读。    

记得当时被放弃兴趣被迫学理工的同学拉着抱怨了很多次。而随着大学、研究生、工作......同学中这种兴趣和专业上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其中不少人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工科专业背景,踏上了偏文的道路,而这,往往伴随着更多的争吵、艰辛和汗水。
当然,既然参加了一个实验性质的重点班,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中学教会了我们很多,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但如果需要反省这次实验的缺憾,
过早的文理分科,或者说,剥夺了学生真正选择自己专业方向的机会,应该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但话虽如此,如果重回到那个年代一次,给我可以选文或理的机会,我依旧会选择理科高考。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文科里有我很喜欢的历史,但却也有我死也不想考的政治。

所以当看到现在推出的高考新模式,总觉得有些羡慕嫉妒恨。
因为现在的孩子终于有了更多的选项。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尤其是牵扯到高考的,都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关于取消文理分科,一些反对者就认为,文理不分,等于减少了孩子的选项。其实相反,
虽然表面上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合二为一,实际上则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关注过高考变化的家长们应该都看过类似的表格,比如3+3模式下,学生实际上是从文或理两种选择,变成了20种选择。
3+3模式
而在3+1+2的模式下,选择也从2种变为了12种。

3+1+2模式
无论是哪种高考模式都不可能完美,3+3也好,3+1+2也好,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数学和语文,分别是理科和文科的基础,被列为必考是没什么问题。而物理和历史,的确也是仅次于数学语文之后的重要科目。在3+1+2的模式中,虽然物理和历史被列为了第二档,考生必须选1个,这表现出这两个科目的重要性,但也导致了物理和历史变成了互斥的选项,不能同时选择。
所以从个人的兴趣来说,自然更喜欢能同时选物理+历史+化学的 “3+3”方案了。
不过相信根据不同省市试点的情况,高考科目在未来还会逐渐调整,比如物理和历史是否会从2者选1,变成2者至少选1,是一个有可能出现的变化。

对于我们大部分读者的孩子来说,高考可能还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所以现在纠结3+3,还是3+1+2,纠结是选化学还是选地理,没有现实的意义。但有意义的是,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告诉了我们,在孩子从小开始的教育过程中,就需要脱离传统的文理对立思维,而是改用兼修并进的方式。
不需要选文或者选理,因为文和理都重要,都要学,用适合不同科目的方式,去努力引导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天赋,文理并重是最好,也是可行的选择了。
高考是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而每次高考的变化,都代表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国教育的所有改革也都一定要归根结底到高考这些升学考试上,否则一定都是空话。
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改变,无论是在教育界、家长还是网络上,都引发了支持和反对两方面的声音。正方认为这可以促进“文理兼修”的教育。但一些反对者认为“文理兼修”是不切实际的,全都学相当于都学不深,会减弱学生未来的专业基础,毕竟人以后都会选择一个专业,不可能一辈子又文又理。
反方的话听上去都有些道理,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的问题所在了: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相对比较简单的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类,也就是我们广义上说的理科和文科。
但学科会分为理科和文科,并不代表工作可以简单的分为理科和文科。社会上大多数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能用文或理来区分的,甚至有不少工作,又要文又要理,比如某个叫做“科普的自媒体”的职业:靠笔杆子传递科学精神,做点科学辟谣,就是如此。

当然,除了“写科普文章”外,如果我们认真分析每个工作的日常需要,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工作都同时需要理科和文科的知识和能力。
而这些日常生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很多是在高中阶段学习到的。取消高中的文理分班,可以帮助学生更平衡的吸取各科知识,从而让他们更有机会发掘出自己的天赋,寻找到自己的兴趣。
至少不会像我身边的很多位同学一样,早早的就被选择了理科,长大后却在兴趣与专业中纠结。
学好数理化,的确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学好物理+历史,或者地理+化学,或者政治+生物,也能在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并且自己热爱的一片天空。

最后,很想问一下大家,假如你现在突然变回了高中生,要去参加新模式下的高考,不再分文理,除了语数外三科必考外,需要在
物理、历史、地理、化学、政治、生物
这6科里选3门来考。

你会选哪三门呢?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止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除了不会就选C,还有什么“考试技巧”?作弊不算哦
  • 判作业是老师的工作,不是家长的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近期文章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