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太多人,错把救市当牛市了。
- 1 -
昨天,本来要发X大的文章,但是翻了翻网上的各种消息和视频,感觉有些情绪大于内容,写了一半,算了,等尘埃落定吧。
不过,今天想从另外的角度来谈谈这件事。

最近这几年,房地产大佬
过得不太容易。

前有摔杯
割肉
,后有频上城楼,最近还有大佬人出去了货砸手里了。

这个时候,想起另一位房地产大佬,比起他们,可从容多了。
谁呢?香港李首富。

虽然这些年饱受非议,但是在商言商,在投资这一块,李首富还是比他的后辈们高明不少。

他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钱是赚不完的,不要去赚最后一块铜板。
可以说是这几年房地产企业最真实的写照。

看看李首富在国内房地产这十几年,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进入,在别人一致看好的时候撤离。
在2013-2019这六年时间,他先后卖掉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北京盈科中心、陆家嘴世纪汇广场等资产,套现3700亿。
而正是这段时间的后几年,中国房地产被拉起,“棚改”货币化,天量放水之下,全国房价翻番,楼市一片大好。
大家先是喊:不要让他跑了,然后开始嘲笑他:跑早了亏了吧。

以现在的马后炮来看,姜还是老的辣。

- 2 -
2015-2017年的楼市大牛市,之前逻辑我们分析过:为了转移债务。

转移谁的债务?地方债务,化解金融风险。

这块就不赘述了,大概的情况就是四万亿之后,地方和企业债务扩张比较快,然后开始紧缩,缩了一两年马上受不了了,地方说要破产,隐形债务太高了,然后
推房价卖地把债务转移到居民这边,企业嘛就去股市融资。

所以,说牛市有点牵强,说救市更准确一点。
你看,那一波房价上涨其实就是最后一块铜板,随后2016年930调控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放松,还在不断加码。

只不过,很多人对这最后一块铜板趋之若鹜,为了赚这块铜板,排队摇号不惜晕倒,天价喝茶费眼都不眨,甚至有人在购房现场大打出手,而且连炒房都分出流派:

早期水库大神不惜一切加高杠杆,后起之秀深房理证券化集资炒房。
不止是购房者,房企也在争这最后一块铜板。

看看那几年疯狂负债在三四线拿地高周转的房企们,有一个算一个,这几年过得比较难,x大首当其冲。

反倒是前几年喊着“活下去”的地产龙头万科,这几年反而活得还算轻松,净负债还不到20%。
更早之前的万达,2019年就剥离了房地产,前些年割肉降低负债率,过得苦不堪言,最近转型的万达估计很快要成功上岸了。
剩下的踩了2、3条线的不知道要怎么搞?
其实和炒房人一样,房价这么高,都知道不正常,但是都在赌国家救市之后要护盘,都在赌房地产大而不能倒,大不了再次救市或者干脆接盘。
所以,最后一块铜板挣得心安理得。
只是没想到,变局发生了。

- 3 -
其实
我之前想过,按照李首富背后的分析团队和他经历过几个经济周期的敏锐嗅觉,他的眼光应该比绝大多数人超前五年。

所以,从他悉售国内资产看起来,他应该预计到了之后的贸易摩擦,
而且也看到了全球经济回归保守的趋势

不然,他干嘛把所有套现资金都去英国买了港口、电力、燃气和电信这些基础民生行业,越是经济保守时期,这些行业越是值钱,金融推起来的房地产风险就太大了。
顺便插一句,国内很多人说李首富在英国投资折了血本,其实不然,近日93岁高龄的李首富出席长实和记半年发布大会辟谣,英国投资贡献了25%左右的营收,随着经济复苏这些投资已经成为现金牛奶。
但是,接下来的人口超预期下滑和新冠疫情恐怕是他预见不到的。
经济的因素都有办法,要不就出清要不就时间换空间。
其他两个就难办了,一个是远处的灰犀牛让你坐立不安,一个是导火索一声不啃就给你点了。

让你防不胜防。
这个变局也让最后一块铜板不那么好挣了。
从房地产来看,今年政策一个接一个,查经营贷,查炒房大V,锁死二手房,集中供地,房企三道红线……
对炒房者不太留情,下面就看对开发商怎么样了。
继续关注。
其实不止房地产,不少行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大家也要未雨绸缪。
就这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