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 Levitan
尊敬的连叔,
您好!给您来信原因是我咨询如何对自己慷慨,这个问题一直纠结我:
1)我来贫困山区,2007年到一线城市上大学,大学遇到妻子,然后留在城市安家立业。您的思想之一是要在城市买房,给家人安全感,我在这块算做的不错,房子可以响应国家三胎计划。这10年家庭目标就是买房子,无双方父母帮助,其过程充满艰辛,思虑,舍弃,忍耐,决策。我是赚钱主要方,但妻子在策略/配合给予充分支持。目前经济层面无压力,房贷仅占收入的1/5左右。
2) 我已经是个80后的怪蜀黎,但这一周的《小学生的大胜利》,让我看到我自己也是文章的那个小朋友,消费层面纠结与斗争在我生活中延续。小朋友的来信让我回想到贫穷山村的点点滴滴,如学费拖欠导致的羞耻感(需要等每年卖了猪仔/粮食才有钱),曾为躲避25块期末考试费缺考,曾为缺100块住宿费哭泣,曾为省钱冬天给饭盒包4-5个塑料袋期望不要流失温度,曾为省钱一直让妈妈剪头发,为省钱我初三之前基本都是穿别人的衣服,很多是大人的等等。现在想起很温馨但以前会觉得很悲伤。我不曾怪过父母,他们做到了最好,家里2个大学生是他们站在泥地里托举起来的。然而这带来一个问题是我对生活中很多事务会衡量性价比,需不需要,以及对钱有超出正常人的控制力。当去外面吃饭的时候,端上了菜品我可以计算出的菜本身的价格(除人工和租金),因为省钱的原因练就了超级做饭能力,我可以轻松搞定10个人聚餐菜品;周围的同事是耐克阿迪苹果,我是淘宝拼多多小米;现在有能力去买BBA,但更想买国产,多余钱买股票,且现在不想买车。股龄4年,仅有一次卖出经历(清仓其中一只),其余都是买入,长期持有。鸿星尔克暴热的那会,也冲进实体店试了一圈,最后还是没有买,因为觉得衣服鞋子暂时是够。平时出行能地铁公交,不滴滴。感谢您写的对家人慷慨以及回应对妻子要求买包的文章,在完成房子目标后,我不干涉妻子的消费,也开始学会送礼物。问题是到自己花钱的时候我会想到老家爸妈的不容易,小时候无钱的不安感,觉得能省就省,而且经过过去10年的打磨,方法心随意动,仿佛如本能。
3)您曾经写过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及方法,经过计算,理论上大概在12年后我45岁时可以达到。新的目标让我在省与不省之间纠结,感觉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可以放开,但又觉得很多放开的没有必要,如我的婚戒一直是只70块银戒指,不想买新的;我现在完全有能力买车,但好像没有必要,是消费非投资;我不追逐新款手机,超2500的不考虑,手机对我最大功能是通讯。佩服那位哪怕埋头拉车,依旧看到曙光的姐姐,我不知道财务自由能否算我的曙光,会不会变慷慨。
祝好!
一只纠结的兔子

一只纠结的兔子:
你33岁达到这个财务高度,非常了不起。 
在这个高度不再往前走,我觉得人生倒不算有多大遗憾,这也是中国许多富人人生的顶点,在财务上,安全稳健,复利增长,越来越自由,在心态上,学会了不苛刻家人,让他们享受到了富裕的好处。最后,只是对自己苛刻,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如果不觉得这种状态有何不对,那也无所谓。
但你已经觉得不太对劲,有所怀疑,那可以再往上走,你的顶点更高。
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公子荆,非常善于治家,以至于得到孔子的称赞。他在家庭还穷的时候,消费态度是将就着拥有;家庭小康时,消费态度是将就着完善;家庭富裕时,消费态度是将就着完美。
公子荆的高明有两点。
一是标准跟着财力改变,穷有穷标准,富有富标准。穷的时候用富标准,那是虚荣、奢侈、不自量力,必然破产。有些人有工作有本事,但一生都穷,就在于穷的时候错用了富标准。富的时候用穷标准,那是吝啬的守财奴,大钱锁小了心量。标准不是死的,它一直在变化,适应变化的标准,才是好标准,所以原来认为权衡机变是学问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富起来后,让家人的消费标准权变为富标准,这像公子荆,不过只学了半个公子荆。
要学成整个公子荆,要知道他第二点高明。他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略低于那个标准,将就着,不超过,这样能享受财富增长的乐趣与实惠,又不会过度消费妨碍继续积累财力。而且这将就着提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家在同一条船上,共同升起,不是有人在船上享受,有人在水里受苦。这个共同升起,就是你要提高的点。一家之主,赚钱的主力,他自己坚持穷标准不上船,泡在苦水里,其他在船上的家人是无法指责他的。但你要看到,这让家人陷于两难,他们表现得没一点心理负担,那是没良心,而消费得有心理负担,那是不开心。你不上船,他们其实就还在水里。
你把标准提高,将就着完美。用用好手机,上上好餐馆,有些贵东西,这些钱不是浪费,它们是必要的消费,买来家人的心理健康,他们得以放松、平静、幸福。
祝开心。
连岳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请谨慎,只会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