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材料科讯 关注我们---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真正的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这一称号不仅意味着超高的学术成就,并且意味着很高的学术地位及强大的资源带动!想要在中国成为院士,不仅需要学术做的好,得各种大奖,背后力推您上去的人也很关键(可不是仅靠饭局和金钱就能解决的)。毕竟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学术团体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而且最终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初选,由各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进行。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在院士名单里出现师徒关系(师徒关系如父子,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打”是激励和鞭笞),但小编没想到化学部原来有这么多(估计其他学部也有,但目前我们号只关注材料化学等领域),本文为第二期。通过名单可以发现,一个学术团队或学阀的良好运作,人才梯度的建设及其重要,所以按照这种形式,后面院士团队出来的杰青、长江、院长、所长、校长等将会是有力的候选人,亦可参考我们之前的推文:
本文为第二期,限于篇幅,先简单统计6对师徒院士,后续将有更多!
1. 师:黄耀曾院士(1912年11月11日-2002年12月17日),江苏南通人,有机化学家。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1939年任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讲师。195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其中1960年至1984年任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但同时涉及多环化合物化学、氯化学以及金属有机化学。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研究,在中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从事过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实现第一例催化的胂型维蒂希反应。对砷、锑、碲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居国际前列。
师:戴立信院士,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有机化学家。1942年考取了沪江大学化学系;1943年借读浙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并在中华职业学校做教学工作;1948年进入第三钢铁厂化验室工作;1949年开始先后在上海钢铁公司、华东矿冶局工作;195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参与领导“手性药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先后从事金霉素的提取和合成,有机硼化学,不对称合成等方面的研究。
弟子:周其林院士,1957年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有机化学家。1982年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黄耀曾院士,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华东理工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Klaus Müllen课题组)、瑞士巴塞尔大学和美国Trinity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回国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特聘教授,并转入南开大学工作;2004年至2013年担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以及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获得首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 ;2018年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研究不对称催化,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的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合成;手性药物合成。
弟子:唐勇院士,1964年9月出生于四川井研,有机化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和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为黄耀曾院士戴立信院士;1996年至1999年先后在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和Georgetown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进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是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边臂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催化剂等,并成功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叶立德化学以及高性能聚烯烃合成。
2. 师:徐光宪院士(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上虞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3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学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部主任;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
弟子:黎乐民院士,193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电白,物理无机化学家。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是徐光宪院士最早的一批弟子之一。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包括密度泛函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大体系的理论计算方法、含重元素化合物的理论研究:相对论效应的化学效果、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规律。
弟子:黄春辉院士,1933年5月出生于河北邢台,无机化学家,教育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5年夏至197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徐光宪院士助教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涉及稀土分离化学、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培养了专业人才。
弟子:高松院士,1964年2月出生于安徽泗县,无机化学家,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徐光宪院士;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作为洪堡学者,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履行行政职务,先后担任党委常委、教务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主要研究领域为:磁性配位高分子的设计,合成,结构与磁性;高核分子的结构与磁性,纳米金属团簇的化学制备及磁性;多孔和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固体材料的晶体工程与性质;多功能性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多功能性质间的相互作用。
弟子:严纯华院士,1961年1月出生于上海,无机化学家,现任兰州大学校长。1982年7月、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培养的研究稀土分离的博士在徐光宪院士指导下,他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1988年2月起留校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对中国稀土分离工业发展和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3. 师: 陈洪渊院士,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三门,分析化学家。1956年考进南京大学,就读于放射化学专业。大学四年级,陈洪渊以预备教师的身份进入分析化学教研室。1961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4年,在联邦德国美茵兹大学,访问学者,与电化学家R.Neeb教授合作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在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的多个前沿领域,在生物催化、超分子组装和纳米电化学研究中,构建成多种高效的仿生催化界面。
弟子:樊春海院士,1974年3月出生于江苏张家港,生物化学家。1992年进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先后师从陈洪渊院士、朱德煦教授、李根喜教授,博士提前一年毕业,并发表了八篇论文,学位论文成为当年南京大学5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一;2000年07月至2001年08月担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师。2001年08月至2003年12月,先后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有机固体研究所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Alan J. Heeger(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2012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和生物光子学。
4. 师:郭慕孙院士(1920年6月24日-2012年12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阳,化学工程学家。1943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硕士学位;1956年回到中国,并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历任研究员、代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65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组建中国颗粒学会,并出任首届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主编《流态化手册》;2003年创建《中国颗粒学报》,并出任首届主编;2008年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评选为化学工程百年开创时代50位杰出化工科学家之一。郭慕孙院士是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创立了多相化学反应工程、颗粒学及生物化工等领域的研究。
弟子:李静海院士,1956年10月出生于山西静乐,化学工程专家。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郭慕孙院士,之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副所长、所长。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至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2002年至2014年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2004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7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之后担任主任。2018年任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主要从事多尺度方法和颗粒流体两相复杂系统研究,致力于气固两相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多相复杂系统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动、煤燃烧、计算机仿真、多尺度方法及计算。
弟子:李洪钟院士,1941年1月出生于山西昔阳,化学工程专家。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65年至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郭慕孙院士。1986年至1988年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
5. 师:高振衡院士(1911年6月12日-198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有机化学。20世纪50年代起运用量子化学处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锑化合物等,阐明了此类化合物的双重反应性能。开展有机闪烁剂的研究,先后合成700多个恶唑、恶二唑、苯并恶唑类化合物,并筛选出20几种紫外光谱区新型激光染料。在研究有机物结构和光性能关系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仿生有机化学、有机光化学、卡宾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弟子:程津培院士,1948年6月出生于天津,有机化学家。1975年从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进入天津塘沽师范学院任教;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师从高振衡院士攻读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硕士,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到南开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89年加入中国致公党;1995年至2000年担任南开大学副校长;2000年至200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有机溶剂中各类化学键键能的方法学和实验测定、自由基稳定性理论、一氧化氮(NO)转移的热力学驱动力和机理、NADH辅酶模型的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及机理、负氢热力学、叶立德(Ylide)稳定性的统一标度、离子液体中化合物pKa测定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反应机理等。
6. 师:吴养洁院士,1928年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1951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7年留苏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获得莫斯科国立大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河南省第一位本土培养的中科院院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从地方(省级)实验室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与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大环化学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弟子:丁奎岭院士,1966年3月生于河南永城,有机化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1981年丁奎岭考入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硕博期间均师从于吴养洁院士,为吴养洁院士的第一位博士,毕业后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院士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9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
还有更多,未完待续!!
本文资料整理自网络
感谢分享本文到您的朋友圈
推荐 Material (Mater) News 材料科讯
分享、点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扫描以下小编微信二维码可进材料科讯群,与众多海内外博士交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