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视频:《魔都12时辰,记者 丁汀、潘旭、陈杰、吴霞、李海伟、狄春

◆ 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上海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不仅在于数量和体量,更在于功能
◆ 上海的城市功能,不仅是满足一城一域生产生活之需,更要辐射更多城市、更大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 “十四五”开局,上海首提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 本期《瞭望》专题报道《上海新航程》,整组播发,共五篇:
上海新航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姜微 何欣荣
  在波诡云谲的世界形势中,“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开门红”。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支乘风破浪的远洋舰队,上海就是领航的旗舰之一。
  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上海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不仅在于数量和体量,更在于功能。经过长期的接续努力,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金融市场成交额突破2000万亿元、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近8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于此,大飞机在这里腾空、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在这里落地——上海的城市功能,不仅是满足一城一域生产生活之需,更要辐射更多城市、更大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进一步往前走、迈上新台阶,必须打破路径依赖、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给上海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
动力更加充足——“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中央赋予上海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勉励上海: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 上海陆家嘴夜景 才扬摄
旗帜引领方向。当前,上海全市上下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进取心,将总书记的勉励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要再创新奇迹,离不开“闯”的精神、“创”的干劲。围绕中央战略部署的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工作。依托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破更多0到1的原始创新,上海责无旁贷。
不惧风高浪急,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上海,一路驶向深蓝水域。
布局更加均衡——新城发力,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的一个关键词。跳出流光溢彩的中心城区,上海将视野投向外环外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围绕独立、综合、节点三大关键词,五个新城将为上海发展拓展新的战略空间、塑造新的增长极。
谋定而快动。通过产业能级、公共服务、交通枢纽、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五个新城建设快马加鞭,未来将发挥内引外联、左右借力的作用,成为上海融入服务长三角的战略支点。
视野更加开阔——东有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西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上海一面直指广袤太平洋,一面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东西两翼齐飞、对内对外兼具。
  新发展格局下,上海根据中央要求,以强化“四大功能”为战略着力点,勾勒一东一西两大“扇面”,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大脑更加“聪明”——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子。
  “十四五”开局,上海首提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从一网通办到一网统管,从新基建到在线新经济,一座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城市,正是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
使命如山,初心如炬。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百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的上海,正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贡献更大力量。LW
▲ 海报设计:程思琪 图片:杨帆
点睛新城 升级上海辐射力
激发“嘉青松奉南”五个新城的潜力,上海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更好发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个新城按照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功能的要求,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促进上海发展动能转变,实现“从火车到动车”的提升
至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至2035年,五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金志 何欣荣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城发力”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热词,备受海内外瞩目。摊开上海地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宛如一串珍珠,向内围绕上海中心城区,向外辐射整个长三角。
  新城不是新概念。但将新城定义为“综合性节点城市”,把新城建设当作“十四五”开局的主要工作来抓,释放了前所未有的不一般信号:激发“嘉青松奉南”五个新城的潜力,上海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更好发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从配角到主角
从“火车”变“动车”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位于上海松江新城的松江南站迎来大客流。多条热门线路的车票售罄,整个车站的出行客流较疫情前增长约50%。
  松江南站,是正在建设的松江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沪昆高铁、沪杭城际和在建的沪苏湖铁路,上海正着手将松江南站打造为松江枢纽,以实现“30、45、60”的出行目标:30分钟实现松江新城的内部通勤;45分钟通达上海中心城区;60分钟衔接长三角近沪城市。
  松江南站的升级,是松江新城嬗变的一个缩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指出,经过多年建设,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拥有近2500万的常住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万人,比东京等城市还高。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嘉青松奉南”五个新城,就是要突破土地资源瓶颈,支撑城市能级的提升,打造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重要的增长极。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许健表示,与原来的卫星城、郊区新城不同,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五个新城,不是简单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而是按照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功能的要求,打造“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这样的思路与过去有很大区别。包括上海在内,国内很多大城市建设的新城,更多承担为中心城区疏散人口等功能,独立性不足,附属性质较为明显。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坦言,上海郊区的潜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部分区域的发展落后于江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新城将要发挥的作用,上海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有个形象的比喻:动车为什么跑得快?因为动车每节车厢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不全靠火车头带动。五个新城建设,会促进上海发展动能的转变,实现“从火车到动车”的提升。
  目前,上海已成立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按照“1+6+5”的框架推进新城建设:出台1份实施意见、围绕交通等6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化研究、制订5个新城的行动方案。根据规划,至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至2035年,五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
▲ G60 科创云廊 杨文山摄
摒弃简单承接
立产业强服务引人才
新城不是睡城、卧城,更不是房地产增长的依赖空间。围绕“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从制度供给到项目建设,一系列新的探索在五个新城拉开序幕:
  “一城一名园”,将产业立起来。嘉定的智能汽车、青浦的华为研发中心、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奉贤的东方美谷、南汇的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根据规划,五个新城将以特色品牌园区为关键抓手,积极推进“一城一名园”建设。每个新城将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并以先进制造业带动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洪看来:“如果每个新城都有一到两个特色产业,集聚数十万研发人员、高端制造人员,他们工作在新城、生活在新城,高水平的产城融合就会呈现,新城也将真正成为上海的增长极。”
  “一城一枢纽”,让公共服务强起来。通过汇聚国铁干线、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等系统,持续提升新城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一城一意象”,把人才引进来。嘉定的远香湖、青浦的夏阳湖、松江的富林湖、奉贤的金海湖、南汇的滴水湖……上海的五个新城,各自坐拥一片美丽湖面,具备良好的生态基底。
  “如果有一天,新城与上海主城区之间的潮汐式通勤人口减退了,就可以说是‘独立’了;新城的人不用到主城区去求学了,看病也可以就地解决了,就可以说是‘综合’了;近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人,找工作、买房子乃至休闲娱乐都到新城来了,就可以说是‘节点’了。”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这样展望新城的发展图景。
瞄准世界级城市群
强化龙头辐射力
  4月29日,百亿级的虹桥国际咖啡港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区——虹桥商务区正式开港。咖啡豆虽小,却是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其背后关联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上海虹桥国际咖啡港开港,见证着“大虹桥”的进一步高质量开放,也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咖啡贸易中的话语权、定价权和影响力。
  始于咖啡,不止于咖啡。根据《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虹桥品汇将以“打造集聚最多进博展品和展商的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打造10个百亿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形成1个千亿级国际贸易总部集聚区”为目标,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做优做强进口商品集散地,建设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新平台。
  虹桥地区受人瞩目已有经年,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今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原本面积151平方公里的上海虹桥商务区,升级为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覆盖沪苏浙、辐射长三角的“大虹桥”。“大虹桥”区位在长三角,定位面向全世界。
  “大虹桥”是一个缩影。东有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西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三个重点区域,连同正在建设的“嘉青松奉南”五个新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谋篇布局、落子如飞。
  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表示,放眼长三角,上海主城区已经扮演着类似伦敦、纽约在各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角色。“相应地,五个新城通过转变定位,按照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综合功能的要求,将与中心城区一起,率先形成上海都市圈的‘核心内圈’。和长三角其余40多个城市一道,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LW
(参与记者:周蕊 郑钧天)
数字化转型 勇立时代潮头
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意味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不再是某几个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一个顶层设计、总体统筹、相互协同的系统工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琳
  时间回到2010年,移动支付刚刚拿到“牌照”持证上岗,4G概念尚在普及,网友们纷纷讨论“流量太贵不好推广”,更“过分”的是,那时居然还没有微信……
  那一年,上海正式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序幕由此拉开,一场数字化大潮,袭向这座全球城市。
  如今,上海已成为全国5G基站部署居前列的城市,在全球也处于第一阵营;省级政府层面,上海第一个提出建设智慧政府,目前“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2341个,48个部门的179个系统接入“一网统管”,实时数据指挥城市运行;对于每个市民而言,改变更为直观:一部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城,看病坐公交都可轻松搞定。
  不过十年而已。
  开启新征程,上海定了一个新目标: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定下基调,为未来全球城市建设开启“新航向”,走出一条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来。
▲ 202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展现场(2 月23 日摄) 方喆摄
打头阵:
搭建“下一代”城市基础设施
  昔日杨浦滨江,大型工业建筑鳞次栉比,形成了工业城市最典型的形态之一;如今漫步江边,老工业区焕发数字经济新面貌,在线新经济生态园“长阳秀带”跨越式发展,探索基于数字化的“初代”未来城市模样。
即便放眼全球,如今上海的城市“数字化”率也属于第一阵营——
  数字经济“基座”扎实: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第一城”,实现5G城市全覆盖。上海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14万个、5G室内小站4.98万个。
数字治理找到“牛鼻子”: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成为牵引,超过80%的事项已经可以“全程网办”。
  同时上海还先行先试,给数据开放专门立法——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以规范公共数据开放。
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已经成为上海智慧城市的优势特征。
  主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从中尝到了甜头:数字化催生出大量颠覆性的新模式、新业态,在线教育、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等在线新经济火热发展,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复苏的“最强引擎”。
  “兴业”“惠民”“善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周向红,这样解读上海十年来的城市数字化转型。
再定调:
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
数字化转型,上海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比如等公交车时长在以往像“盲盒”,现在通过线上查询,或者车站电子显示屏,就可以知晓下一班公交车的到站时间。今年,上海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将达到97%。变化背后,是上海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
  5月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以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的身份,举行生活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并提出“根本上是为了人,关键要有体验度”的目标。
  数字化转型并非新词,此番再次定调,有什么不一样?
“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意味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不再是某几个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一个顶层设计、总体统筹、相互协同的系统工程,涵盖城市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加快筑牢城市数字底座。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并持续演进,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全局出发,构建基于全面感知的新型智慧城市。
——着力推动全方位数字赋能。以“两张网”为牵引,打造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新范式”,以在线新经济为抓手,引领要素重构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努力创造普惠化数字体验。以人为本,场景牵引,围绕医教养、文体旅等市民关心领域,打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新应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认为,与一些地方提出的政府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等单领域的数字化相比,上海是在全国首个提出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城市。
 从产业、生活和治理三个方面,都能看到上海的探索和进步:
  有创新的热度——通过工业互联网助力飞机建模仿真,可实现数据线上共享率提升至100%,仿真流程平台化后,迭代优化时间可从一年缩短至一个月。
有城市的温度——长三角地区已经全面实现了门诊直接结算,在长三角区域内任何一家开通异地门诊的医院就医,都可以“一卡通”,只需要支付个人自负部分,无需垫付也无需事后回老家报销。
有守护的精度——借助远程监测自动识别,目前上海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平均时间缩短至7分钟左右。智慧电梯平台只是守护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一个“小应用”,更别说那些被接入系统的消防栓、水电表、窨井盖,都成为感知城市、造福百姓的“神经元”。
探新路:
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市民是主人
  “瞄准未来数字城市的特征和趋势”……未来的国际数字之都,到底面临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譬如说城市都在搞“城市大脑”,到底人工智能怎么才能给大城市“减负”,让大城市病得到根治;
  无人驾驶未来肯定要大规模应用,意味着城市立体交通都需要重新设计,哪个城市可以拔得头筹;
  全新的数字时代,怎么才能等一等老年人……
  这些共性问题,总要有人先行探索出一个答案。
  “工业化完成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电气化在美国的纽约,数字化上海是否可以率先走出一条新路?”在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看来,此轮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市民是主人”。
技术只是手段,获得感才是目的。“数字化不是简单地说要发展几个产业,而是要把数字化全面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吴金城说。
  不指望能用“一招鲜”解决复杂问题,而是老老实实去啃那些跨部门、跨层级、跨技术、跨学科的硬骨头。把整座城市连上网络,一座未来城市才有可能成为“最聪明的城市”。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要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做一名引领方向的驾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说。LW
大交通赋能长三角“同心圆”
上海将依托铁路网、轨道网、道路网、航道网这四张网络的建设,实现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太仓、昆山、嘉善等),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承载着全国进口货邮量的一半左右;上海港连年蝉联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长三角铁路建设今年计划开通新线里程833公里;“门户”功能和“枢纽”功能与市内交通衔接,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纵深和资源配置能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远琨 有之炘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正铺开一张立体交通网,疏通城市“经络”,畅通要素流动,引来资金流、产业流、人才流和信息流。
  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将依托铁路网、轨道网、道路网、航道网这四张网络建设,实现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太仓、昆山、嘉善等),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
  在综合交通赋能带动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既会随着经济密度不断提升而自然“生长”,更将因规划先行、科学布局而强劲增长。
▲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2020 年11 月3 日摄) 王翔摄
“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
  不少城市宣传片都会出现地铁穿梭行驶的画面,这是现代化城市便捷与高效的体现。正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所言: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
  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交通规划中,轨道交通不仅仅指地铁,规划布局涵盖了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等板块,单轨道交通这一个领域,就可以称为一个立体式的交通架构。
  “以城际、市郊铁路为重点完善轨道网络”,这是《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提升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
轨道交通凭借载客量大、频率高等优势,成为城市客流通畅的重要保障。这对于五个新城提高自循环能力,以及加强与中心城区和近沪城市的联系不可或缺。
  如何提高超大城市的服务水平?从交通领域讲,首先解决“通”的问题。解决“痛点”才是真正的“通”。在五个新城建设规划中,“通”强调通达性,将形成一幅放射性的环形图。
  上海市《“十四五”新城交通发展专项方案》指出,到“十四五”末,要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30分钟实现内部及联系周边中心镇出行,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浦东和虹桥两大门户枢纽,发挥交通在新城发展中的“区域辐射力、发展带动力、产业引领力”。
市域铁路,是近年来上海交通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已经运行多年的金山铁路是连接中心城区与金山区的上海首条市域铁路,也是长三角地区第一条快速市域铁路。这条铁路线拉近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让金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远郊”,开创了市域铁路运营管理的范本。
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改进和建设将成为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重点,包括推进既有铁路站线资源及周边区域改造利用,增强铁路服务市域公交及城市物流功能。目前,上海已全面启动市域(郊)铁路建设,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及北延伸、两港快线等线路引人注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加快上海形成市域(郊)铁路基本骨架,带动重点地区、郊区和近沪地区发展。
要“通”更要“融”
  根据规划,上海到2025年要实现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目标是围绕虹桥枢纽、浦东枢纽等主要节点,形成多层次、通勤式、快速化和经济舒适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沪苏、沪浙多向对外铁路通道格局,明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城市直联直通水平。
“通”的进阶是“融”,通过综合交通的支撑畅通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上海综合交通规划看,五个新城到中心城区和近沪城市,由线性结构转变成网络结构,也就是说从A到B,可以出现多个排列组合式的出行方案,这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达性和城市发展的融合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带动沿线及周边地区发展。
  为了强化新城对外辐射能级,提升新城与长三角城市、门户枢纽、相邻新城的交通衔接效率,五个新城各显神通。目前,五个新城至少都布置了一条市域或城际线以及一个枢纽站。
  “加强交通系统支撑,通过打造各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独立完善的多层次交通网络,增强新城与近沪城市、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与重大交通节点间联系,才能够支撑起新城节点城市功能。”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认为。
城市内交通网络的密度更高、覆盖更广,能够进一步疏通城市“经络”,在此基础上与国际交通枢纽衔接,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比如: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承载着全国进口货邮量的一半左右;上海港连年蝉联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成为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长三角铁路建设今年继续高歌猛进,投资预计在750亿元以上,计划开通新线里程833公里,区域路网规模质量将进一步提升。这些门户功能和枢纽功能与市内交通衔接,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纵深和资源配置能力。
交通赋能 以人为本
  与集装箱卡车“为伴”一定是不安的,异常拥堵的车厢一定是不适的,“上班路”的理想状态是通畅、可控、舒适。
与此同时,一个城市的高效运转,以及辐射能力的增强,离不开便捷的物流网络。减少客货争流的情况,需要建立网络化、数据化的物流体系。
  交通赋能城市始终围绕人,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安居和乐业。交通网络为城市赋能,在满足客货运的便捷和高效的基础上,提升超大城市的服务能级,交通网将朝着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百姓的生活也将随着产业落地、配套升级、环境优化而改善。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五个新城的常住人口总规模要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说:“让五个新城焕发活力,让人才集聚起来,要有大容量、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作为支撑。通过提前布局,地铁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把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多心多核、有机疏散’的理念落实到位,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承载更大的人口和产业规模,将给予五个新城的发展有力支持。”
  在南汇新城,上海地铁16号线开通初期,沿线居民挤不上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说明很多人居住在主城区,上班在临港地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存在职住不平衡、产城不融合等问题。随着南汇新城产业链条更饱满,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地,高质量居住环境形成,南汇新城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人居”的良性互动。
  与此相似,“双城生活”曾经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写照,一些人工作在上海、居住在近沪城市。而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进一步升级,在综合交通的带动下,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等综合配套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单体循环自生能力更强,钟摆式的生活也将成为过去。LW
科创之光点亮未来之城
在国家重大布局中,上海从不缺席。不是在风口来的时候紧急布局,而是稳扎稳打,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使命
过去四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排行榜上,上海排名始终稳步向前,一共上升九个位次,反映出上海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创新环境吸引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等“五力”持续增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琳 董雪
  全世界唯一能同时研制和生产火箭、卫星、大型舰船、商用大飞机的城市,是哪里?
  答案:上海。
  从科学高峰,到产业之巅,再到民生福祉,肩负科技创新策源地重要使命的上海,在国家重大布局中从不缺席。不是在风口来的时候紧急布局,而是稳扎稳打,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使命。
  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选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迎难而上,上海开启新一轮风口前的攀登。
▲ 上海光源(2020 年10 月26 日摄) 丁汀摄
创新策源:
勇闯科学研究“无人区”
  5拍瓦,10拍瓦,下一个目标100拍瓦!
  俯瞰上海光子科学中心,在形如鹦鹉螺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一侧,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屡屡刷新“世界最强光”纪录,在今年实现稳定输出功率10拍瓦(即1亿亿瓦)后,迅速开启了新一轮的冲刺。
  “‘羲和’为人类科研提供了只有在恒星内部或是黑洞边缘才能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其输出的能量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0的22次方瓦,可以用于探索大量‘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性假设,如真空里到底有什么、反物质是如何生成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副总工程师梁晓燕说。
上海不是偶然闯入科学研究领域的“无人区”,而是在持续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先一公里”。
  数据显示,国际顶级期刊《自然》2020年评选的年度全球十大优秀科学论文中,2篇入选的中国论文均出自上海;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同样诞生于上海;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上海都作出重要贡献,仅中国科学院在沪单位就有超过2000名科研人员参与。
用制度创新突破藩篱,用法律法规保护科研想象力。
  “上海用法规群、制度群巩固住上海前瞻探索的科技制度创新成果,为科研解开细绳子,给足阳光雨露,助力茁壮成长。”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说,上海为科技创新专门立了一部法,这部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聚焦打破制约创新的壁垒和束缚,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守护科技创新提供“上海方案”。
  “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上海期智研究院学术带头人、上海交大计算机与工程系教授郁昱,在徐汇西岸智塔的期智研究院,几个月就组建了一个高能团队。
  放眼黄浦江畔,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学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朱光亚战略研究院等数十家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加快发展。
战略驱动:
啃下产业创新“硬骨头”
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瞄准“卡脖子”迎难而上,拥有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的上海,不仅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摇篮,也是“中国芯”最重要的有生力量。
  伴随着“第一锹”在浦东落下,中国芯片产业化从这里启程,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全、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深耕芯片制造设备的中微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壁仞科技、追赶先进光刻技术的上海微电子……200余家企业犹如星光汇聚,在这里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环节的全产业链,2020年产业营收规模首超千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2.5%。
  “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谋划什么;产业链缺少什么,我们就补齐什么。”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硅谷”,上海努力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
  从25平方公里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到涵盖1区22园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以“张江”这片改革试验田为抓手,通过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等方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将这里孕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茂密森林。
科学技术不仅是产业攻坚的策动力,更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源泉。
  在上海,联影医疗成功研制PET-MR,打破国际垄断,微创获批首个国产血流导向装置,创领获批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这些国产设备“小荷才露尖尖角”,不仅让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还让国外对应大牌厂商应声降价。自2014年国家开始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以来,全国共批准了99个创新医疗器械,其中有18个来自张江示范区,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30%来自上海张江,全国一类创新药有30%产自张江。
瞄准未来:
加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来到上海,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原始创新的尊重、对前沿科学的追逐,以及对青年才俊的包容期望。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是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之一,他表示,中国科研环境正越来越好,选择的天平不断向中国倾斜。
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同时也是科研的“第一选择”。
  今年4月27日,由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编制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1》正式发布,上海在全球排名第九,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位。
  这份报告,自2018年以来连续发布,过去四年,上海排名始终稳步向前,一共上升了九个位次,反映出上海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创新环境吸引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等“五力”持续增强。
  《2020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科技投入稳步提升,创新资源不断积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产业创新能级加快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上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96家,平均每天诞生20家,每万户企业法人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行部署,从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多元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转移转化体系、厚植支撑国际科创中心功能的人才优势、以张江科学城为重点推进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等六个方面,继续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江海眷顾奋楫者,星光不负赶路人。上海将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构筑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高地。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21期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