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两个值得注意的概念,他们有着相似的意义,代表着一样的风险。
上篇文章《两种矛盾的变化:中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现状与隐忧》中笔者讲了一些新生代知识青年的情况,很多60、70后对其中的问题并不重视。
今天,笔者主要谈一下为什么需要重视年轻人的思想问题,尤其是重视年轻人的思想变化,绝不能以傲慢视之。在此之前,我们先回溯一个香港的名词“废青”。
废青的教训
从2016年初到2018年秋,我在一家媒体工作,由于这家媒体比较特殊,我得以经常到香港出差,与香港最大的几家媒体交流,从而较为方便的理解香港的人情心态。
2016年,当我第一次去香港出差时,我接触到一个当时已经在香港非常流行的有趣概念,那就是“废青”,这个名词刚开始是香港老一辈对年轻港人大学生的嘲讽,即“废物青年”的意思,后来确渐渐被这些港人大学生的接受了,且经常拿出来自我标榜,意思是“老子就是废物青年,怎么了!”
香港废青最为热爱的港剧《爱回家》中的金城安,因颓废被称为废青安,大热
香港年轻人非常喜欢本地电视剧《爱回家》男角色废青安的这个颓废剧照,并以此自命,颇有点类似于大陆的葛优瘫
当时香港媒体对“废青这个名词进行了诸多报道,观点褒贬不一,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定性:
那就是由于香港房价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香港年轻人已经放弃了买房上车的希望了,即他们对现有的经济秩序逐渐失去信心(香港年轻人一半的薪水要交付给房东,买房也无希望)
这是当时香港媒体研究香港年轻人废青心态的报道
后来,笔者有幸与当地同事走访了港大、香港中大等学校,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发现香港知识青年对社会的心态比想象的更为激进,对自己的未来也更为消极,他们对所谓的废青称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不在意主流社会的认可。此次交流结束后,我即对香港未来极为忧虑,因为香港知识青年乃是香港未来的中坚力量,如果香港年轻人普遍怀有这种负面看法,那么随着这些人不断毕业走向社会,那么整个香港社会的大震荡将是迟早的事态。
对此,笔者当时写了不少悲观文章,即是源于这些探访和调查:
链接:
《香港新特首:陆港悬崖间险步的女士》2017年3月27日
一个香港激进年轻人以废青自封,注意时间是2016年1月
后来事实也的确如此,一批批看不到安身希望的香港大学生,怀着激进仇恨走向社会,最终酿成了震惊世界的2019年港独大暴乱,给国家和香港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大城市新生代知识青年为何至关重要
对于知识青年的思想问题重要性,我们国家应该体会甚深,远的如清末留学生因出路有限而反清的教训,近的如八十年代末,当代的就是2019年的香港暴乱变故,诸多重大风险都说明了知识青年,尤其是大城市知识青年的心态健康至关重要。
“经心、两湖书院等学生,同情革命者,先后留学东西各国,提倡宣导,日起有功,后多为同盟会会员。”——胡祖舜
“育才(现代化教育)之举,终为(清朝)酿乱之阶。”——《光绪朝东华录》
事实上,在新生代年轻人中,知识青年的心态最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知识青年乃年轻人中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乃是新生代思维的主要引领者,清末知识青年的反清思潮,八十年代大学的自由主义泛滥和香港大学生的港独主义,都是当时新生代知识青年的经济问题与思潮问题的叠加,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无一例外地酿成巨大的冲击。
在这些知识青年中,尤其以流入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最为重要,这些大城市新生代知识青年的想法,往往引领全国同时代年轻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以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年轻人为例,日本东京大学生对日本全国同时代年轻人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大革命家北一辉
及其助手大川周明正是目睹及此,乃专意在东京办报,极力鼓吹激进左翼民族主义思想,最终成功辐射全国新生代年轻人。

同样,伟大的革命家托洛茨基在1917年的俄国大革命中,则是集中力量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在年轻人中宣传布尔什维克的主张,进而影响全国。
在中国近代历次浪潮中,亦是有同样的情势。
总之,必须极为重视大城市新生代知识青年的经济状况和思想变化,这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从废青到躺平:新生代的自我阶层和群体认同
尽管部分陆港两地新生代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的分歧甚至敌意,但不可否认的是,2016年兴起的香港新生代自我标榜之“废青”概念,与2020年兴起的大陆新生代自我标榜之“躺平”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这两个名词的提出背景颇为类似。
2016年的香港知识青年和2020年的大陆都市小镇青年,事实上面临共同的问题,他们都在持续攀升的房价、长期停滞的薪资、高强度劳动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面临困顿艰难的抉择,很多人甚至丧失了信心,才自嘲式地认同废青和躺平的概念。
2016年香港新生代的经济状况:
2016年7月,当时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4岁香港年轻人结婚比例从2001年3.6%锐减到1.8%,其中98.4%的年轻人没有自己房子,62%青年入不敷出,超过三分之一负债。
2020年大陆新生代的经济状况:
2020年大陆90后年轻人的境况也不遑多让,上文两种矛盾的变化:中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现状与隐忧我们知道大陆知识青年的工作时间和强度是相当饱和的,实际上,他们的负债也同样令人关注。
据360金融的调查,中国90后在中国贷款人群中占比达49.31%,在亚洲同龄人中排第一;也就是说,在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将近一半都是90后。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也指出,有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很大一部分人将其视为“支付工具”。
同时,尼尔森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指出,在占比86.6%的使用信贷产品的年轻人当中,只有42.1%的年轻人只使用消费类信贷,并在当月还清,这意味着有超过半数人都因无法及时还清贷款而身背债务。
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全国范围内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飙升至854亿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几乎占了一半。
另外,汇丰银行最近调查也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1,该群体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换言之,90后人均负债额度高达12万元人民币。
2、两个名词体现了新生代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
在两个名词刚刚被两地年轻人接受时,实际上都表达了对自身未来和命运不报期望的颓废心态,同时也暗含着自我群体认同、自我阶层认同,以及对现有经济秩序的敌意。即“老子就是你们精英眼里的废物怎么了,老子就是你们眼里的不成器青年怎么了,老子只想自己舒服,对你们所谓的荣辱廉耻就是不在乎怎么了”。
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古代贼寇的思想史,尤其就会发现这种心态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普遍的。在《荡寇志》和《水浒传》中,一部分民间精英在心灰意冷之下,甘心做贼,他们不像那时候的普通人那样害怕被视为贼,而是以贼为荣,对官方给予的功名利禄躺平看淡,只求做贼吃饱喝足。
这就是这种自我消极认同的真实内涵——叛逆。
在水浒传阮氏兄弟的渔歌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心态,甘心做贼,拒绝富贵,拒绝当官,只求过得舒心,这跟放弃主流荣辱观的废青和躺平是异曲同工的
中国两代精英的分歧急需弥合
作为一个亲眼目睹香港年轻人在标榜废青之后且逐渐走向叛逆的旁观者,笔者对部分大陆知识青年尤其是小镇知识青年心态的变化不可能不敏感。
从2018年开始(2018年2月,链接《王陶陶:人口的代际和中国的未来》),笔者多次讨论过这个威胁,但在2019年-2020年之间,新生代知识青年的心态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了。
过去,笔者常常与年轻人沟通,试图让他们理解改革开放和私有产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这么长时间交流下,我不得不承认,新生代知识青年与他们的60后、70后前辈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且彼此难以理解对方。

笔者认识一位70后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他始终不能理解为何当代知识青年为何越来越厌恶市场经济,他认为一切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不够自由的缘故。实际上,尽管我是一个非常坚信市场经济规则的金融从业者,尽管我也不反对他的说法,但我确实能够理解为何新生代知识青年越来越厌恶市场经济。

很简单啊,因为:
在他们眼里,是追求利润的企业家和资本家让他们996、007,把他们的所有精力都抽干;
在他们眼里,是资本和炒客通过各种花活把房价炒得一年翻一倍,然后让他们在市场上接盘;
在他们眼里,是资本通过各种手段诱惑他们借贷、消费,剥光他们仅剩的钱财,让他们负债累累;
在他们看来,新生代牺牲了一切却输得精光、寸步难行,资本家、房东和炒家轻轻松松却资产暴涨,还反过来蔑视年轻人不努力、懒惰。

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怎么会尊重市场经济,又为什么要维护私有产权?他们是不会的。

在这些新生代知识青年眼里,成功人士让他们尊重市场规则——就像一个有本钱的老练赌客,通过出老千赢走了一个年轻菜鸟身上所有的积蓄、青春和爱情后,面对年轻人的辱骂,还要惊讶对方为何不讲规则一样无耻。

自由主义者总是自诩大智慧,实际上却连当代年轻人最起码的需求都不理解,而一些体制学者在借用新生代激进怒火的同时,却忘记了这些年轻人厌恨一切有产者,经济矛盾决定他们必然走向现世规则的反面。
雅各宾的无裤套汉杀光了保王党有产者,难道会对富有的吉伦特有产者人手下留情吗?托洛茨基的武装工人消灭了沙俄贵族有产者,难道会对优雅的孟什维克有产者心存怜悯吗?北一辉的皇道派追随者横扫日本自由派有产者,他们就会对统制派有产者抱有尊重吗?
不会的,就像历史展现的那样,真正最能够决定彼此的,是经济利益的矛盾而非政治形式上的分歧。
新京报、财新在这些年轻人眼里是不可饶恕的资本、买办?难道观察者和环球在他们眼里就不是有产者吗?国家一定要看到这些潜在的问题,挑战永远是层出不穷的。
笔者认为,不仅仅新生代知识青年要努力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价值,成功的前辈精英也要设身处地的努力理解体恤年轻人的不易,避免竭泽而渔,不然将难以避免双输的局面。
中国新生代年轻人的力量将不断壮大
目前,中国每年的大学生入学数量是900多万,这事实上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假如这些年轻人在走入社会后,不能改善自身的经济处境,最终如香港年轻人那般,在高房价和停滞的薪水面前沦为大批的有文化、有精力的年轻新穷人,那么随着这些人数量的不断累积,将会对中国的未来构成重大影响。
2016年,我们亲眼目睹了香港年轻人在高房价面前的颓废绝望和这些人以废青自诩的消极心态,三年之后,当地年轻人带给我们什么?我想我们不会忘记。

今天,我们同样目睹了大陆新生代在高房价、高强度劳动和高负债面前的颓废,他们以“躺平者”自居,这同样是一种颓废心态的显现。如果这种似曾相识的情势不能改变,未来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需要注意,需要关注。
毕竟,中国的未来不是取决于现在的我们,而是取决于当前的新生代,谁赢得年轻人,谁就能赢得未来,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变。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前辈,应该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因为这不只是关乎国家,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长远幸福。
代际矛盾,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其重要性不下于外部地缘风险。

历史的巨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血,欢迎加入王陶陶私货圈子,最早把握时代赋予的风险与机遇。
点击二维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