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洛克杂谭 关注我

会与不会,是相声行里的话,是说一个人有没有起码的幽默天份。会了之后,才谈得上“好与不好”,那是说一个人幽默天分的高低程度。

不仅会,而且好,这样的相声人不少,比如马季先生,一段“打电话”可入经典之列。
据说姜昆筒子是马季的学生,但以我对相声的欣赏水平来看,姜昆筒子远远没有达到乃师的水平,不仅谈不上好,更属于“不会”那拨儿的,或者说他是外行。这样人不仅不会说相声,会不会听相声,我都严重怀疑。

以前被动地听过几段姜昆筒子的相声,捧哏的还都不错,是的,笑了几次都是被捧哏的逗的。

都知道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但这只是功课,或者说是工具,这些即使精通到了专业级水平,也不一定“会”说相声。会,是会控制作品的节奏,会控制自己语言和肢体的节奏,只有会控制节奏,才叫会。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四门功课再优异,那就是郭德纲级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了。
至于姜昆筒子的活儿,说学逗唱,样样稀松。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不会控制节奏,无论是作品整体,还是自己的语言表达,统统没有节奏可言。这位筒子让我明白了一个词的含义——尴尬癌。
马三立的这几样也稀松,很少能听到他像郭德纲相声里的那些炫技,但人家能控制作品节奏,像丛林土著的音乐那类散漫又严谨的节奏,而这才是“会”的真正含义。
不会的人能当灵捣?啊,这有什么奇怪的?不仅不奇怪,如果灵捣会,那才奇怪。因为那可能意味着白专路线,不能让观众“含着泪笑”的相声就会大行其道,就可能像猴要猾筒子说的那样掂复了XXXX。
只有不会的人才能当灵捣,那样才能用灵捣脓力来弥补艺术能力的自卑,才能找出专业人才的“不足之处”灵捣之、整治之。韩愈说“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姜昆筒子的曲邪总是强调文艺要有教育意义,德纲纳闷:中国京剧院演一出“三岔口”有什么教育意义?中国杂技团15个人骑一辆自行车,有什么教育意义?那叫违章!热播神剧手撕鬼子裆里藏雷不3俗,我跟谦哥在台上互相逗个乐就3俗了?
姜昆“筒子”虽然不会相声,但会别的,比如当官,比如蒸人。“筒子”这个称呼如果用给郭德纲,那对双方都是不合适的,但用给姜昆,相当于美女赠英雄。
姜道不孤,同样能当得起这个称呼的还有不少,比如猴要猾筒子,他能敏锐地看出郭德纲等人应该枪毙的本质,比如孔庆东筒子,他指出样板戏才是人类文艺的癫疯。

精彩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