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传说中降血压降血脂提高免疫力还防癌的黑蒜,神奇么?(点击阅读:白蒜变黑蒜,就成黑科技的神奇养生食品了么

今天很多同学分享了一则新闻给我们,内容是前两天在福建泉州,一位8岁的女孩在游乐场玩蹦床过程中忽然昏迷,赶到医院后已经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医院检查后认为可能是在蹦床过程中脊椎错位,虽然经过抢救女孩恢复了心跳,但目前仍需要靠呼吸机维持,医院表示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下半身瘫痪。
因为蹦床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运动,这则新闻就让很多家长揪心起来。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蹦床的确是一种会存在风险的运动,恰好在1年前我们曾经写过关于蹦床的风险提示,这个我们放到本文后面说。
关于这个新闻,首先必须要知道的一点是,出事的这种游乐场器械,并不是一般的“蹦床”,而是一种风险更高的“钢架蹦极”。
虽然目前新闻还没有公布最终确认的小朋友受伤的原因,但根据主治医师在采访中公布的信息,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弹跳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脊椎错位。
我们先看一下关于此次事件的新闻视频:
视频来自《新京报》
小女孩在蹦跳过程中突然陷入昏迷,而从媒体的新闻图片中可以看到,这并不是普通蹦床,而是下图这样的产品。这也是新闻报道中说出事之后,需要解开身上的绳带才能放下小女孩的原因。
这样的产品其实并不属于普通蹦床了,按照厂家销售的产品名,这个产品的常用名字应该是“钢架蹦极 ”。在阿里巴巴上,比较便宜的大概在700-900元之间。
“蹦极”其实比“蹦床”的名字更符合这个产品的设计,因为和一般蹦床仅靠自重在弹簧床上弹跳不同,这个产品会借助弹力绳的拉力将小朋友弹到更高的空中,因此提供比普通蹦床要“更刺激”的感觉。

不过刺激从来都不是没有成本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比普通蹦床具有更高的风险。
一方面更高的弹跳高度,意味着小朋友的身体在弹跳过程中所承受的加速度,降到最低点时所受到的拉力/弹力,要高于普通蹦床的弹力
另一方面,普通蹦床的弹跳正常情况下是用双腿受力,有些时候玩特技可能会用到背部等部位。而就像新闻模拟图上所显示的这样,钢架蹦极弹簧绳的拉力更多集中在小朋友的等部位,在拉力过大、安全带佩戴错误,或者动作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像此次新闻中这样的脊椎受伤的情况。
普通蹦床也好,钢架蹦极弹跳也好,的确有一定风险,但更大的风险,并不是产品层面的。
在此次新闻中,我们认为需要被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受伤这个事件,还需要看到,在孩子受伤,被抱下设施之后,游乐场管理人员并没有做任何相关的急救措施,没有联系医疗急救,甚至没有关闭出现事故的设施,而是直接让下一个小朋友继续玩。以至于家长必须自己搭乘好心人的电动车前往医院自行救助。
我们无法判断孩子最后的严重情况是否和这样的延误有因果关系,但这些不作为已经很明显属于管理失职了。

这次的事件其实只是这类简易户外游乐场缺少正规安全管理的一次突显而已。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户外游乐场使用的是缺少安全检测的设备并且极少维护,人员同样缺少安全培训。就像这次新闻中一样,一旦出事没有任何的急救能力。这些问题是近几年在新闻上经常能看到户外游乐场因意外有孩子受伤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这两年为了满足求新求刺激的心态,越来越多的钢架蹦极在这些游乐场出现,这种相对普通蹦床风险更高的产品,其实需要游乐场管理者更高的安全意识。
我们只能说,希望这次的悲剧,可以让政府相关部门对这类场所的安全管理,再抓紧一些吧。

对家长来说,关注蹦床或者钢架蹦极产品的风险是应该和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
请带孩子去那些安全(硬件和管理两方面)的游乐场所

最后,我们此次强调的是钢架蹦极产品的更高风险,不过虽然普通蹦床相对来说会更安全一些,但也不是无风险的。所以我们重新发一下美国儿科学会关于蹦床的安全建议我们将建议翻译给大家。如果家中有喜欢蹦床的宝宝,希望家长可以认真读一下,减少可能存在的意外伤害风险。
蹦床在儿童和青少年甚至一些成年人中都很受欢迎。虽然在蹦床上跳跃和翻筋斗会很有趣,但是错误的落地方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永久性伤害。即使蹦床有网状物和填充物作保护,父母也在旁边看着,伤害也可能会发生。

常见的伤害
每年有数千人在蹦床上受伤。大多数这些伤害发生在家庭的蹦床上。6岁以下的儿童受伤的可能性最大。
常见的伤害包括:
• 骨折(有时需要手术)
• 脑震荡和其他头部伤害
• 扭伤/拉伤
• 瘀伤,刮伤和割伤
• 头颈部受伤(可导致永久性瘫痪或死亡)
伤害如何发生:
大多数蹦床受伤是发生在不止一个人一起使用蹦床的时候。
孩子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会受伤:
• 跳跃时的错误落地。
• 翻转和翻筋斗时的错误落地(因为头颈部有受伤的风险,所以不允许这样做)。
• 尝试高难度动作。
• 被另一个人碰到或撞到。
• 掉下或跳出蹦床。
• 落地落在了弹簧或框架上。
AAP的建议
不要在家里放置蹦床!蹦床可能是受欢迎的,一种有趣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但是可以用更安全的方式来鼓励您的孩子进行身体活动,例如投接球,骑自行车(不要忘记戴自行车头盔)或玩团队运动项目。
AAP建议,迷你和全尺寸的蹦床都不要在家庭,日常健身课程或操场上使用。它们只能用在体操,跳水或其他竞技运动的有指导的训练课程上。任何时候只允许一个人在蹦床上。
如果你选择要在家里放置蹦床,AAP建议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 需要成人全程看护
• 一次只能有一个人在蹦床上
• 不能翻筋斗
• 蹦床上妥善放置了足够的处于良好状态的保护垫
• 经常检查所有器材
• 保护垫,网罩和任何其他部件有损坏时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更多与安全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安全”来查找。
  • 出乎意料,车上最安全的位置其实是…
  • 女孩看视频自制爆米花爆炸而死,是谁的责任?
  • 10条挽救孩子生命的安全座椅建议
  • 从桃子妈故事谈溺水和儿童游泳安全
  • 儿童地铁出行安全的10个Tips
  • 合理安全使用加湿器和选购指南
  • 坐什么飞机出行最安全
  • 低钠盐很安全,但补钾不能靠吃盐
  • 疲劳驾驶、后排安全带…5个要命又被忽视的驾驶安全问题
  • 淘宝上最奇葩驱蚊产品揭底,及不同驱蚊成分安全性分析
  • 防触电!游泳安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 要符合欧盟CE安全标准,一个玩具要被怎样虐待
  • 安全第一的玩具选择实用手册
  • 安全!春节假期最需要注意的几个儿童安全健康问题
  • 哺乳期妈妈的安全饮酒指南
  • 自制儿童辅食的安全与亚硝酸盐
  • 游戏地垫含甲酰胺,如何选择安全的产品
  • 离21吨TNT爆炸物多远才安全(附美国国土安全局爆炸避难手册)
  • 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和安全
  • 便携安全座椅Mifold很酷,但用起来需注意

  • 把春节假期相关的科普做一次汇总

参考资料:
AAP: Trampolin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play/Pages/Trampolines-What-You-Need-to-Know.aspx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