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题材的大型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呈现出一个有趣的趋势:在现实生活中收视率爆棚,不出意外的话在一月份就锁定了年度剧王;然而在线上讨论寥寥,我这样一个重度互联网用户,也是上一周才看见网上有人讨论。当晚熬夜追了十几集,真的好看,欲罢不能。有趣的是,我问了问我身边几个朋友,他们都没听说过这部剧上映了;再让他们问一问家里的父母长辈,发现都在看。
这也反映了一个现象:我们这些年轻人,美其名曰“互联网原住民”“信息时代的宠儿”,但其实都生活在自己构筑的信息茧房中。资本已经浸淫到网络的方方面面,对于电影电视剧的宣发也有固定的套路:请流量明星、粉圈造势刷数据、买热搜、买营销号铺天盖地发广告、买KOL追剧发好评……而像《跨过鸭绿江》这样的主旋律剧,没有资本加持,没人去买营销号、买热搜、买KOL发好评,甚至在微博上连官微都没有,所以呈现出了网络上默默无闻,线下异常火爆的差异。
这也愈发反应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割裂。流量时代,流量明星的粉丝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千万、上亿的数据,然而他们却撑不起一部电影的票房;他们可以打榜、控评、买水军、堵住路人的嘴,然而却挡不住大家用脚投票。对于《跨过鸭绿江》这样的国产良心剧,我要做它的自来水,我要在网络上发声,不能让信息茧房中的年轻人因为没有看到热搜没有看到营销号发它,就错过了这样一部良心国产主旋律大制作。
这部剧真的是制作良心,编剧良心,演员良心。而且CCTV官网就能看,实时更新,没有上百秒的广告,不像各大视频平台还得买会员才能看,搞不好还有个VVIP。这部剧真的体现了央视的实力,这种大境界大格局大制作的戏,能达到这种水平还真是不容易。去年央视的抗疫主旋律剧《最美逆行者》给全国人民上了眼药,气得TMD我胃疼,这样一部抗议题材的大戏,拍成了一个《2,对得起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对得起任劳任怨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得起配合防疫的全国人民吗?还好,这部《跨过鸭绿江》可以看做央视将功赎罪了,拍得烂了就骂,拍得好了就夸,今天就给大家隆重安利一下,真的值得一看。
我在微博上提这部剧的时候,下面有粉丝留言说注意不要剧透,当时给我看乐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有啥好“剧透”的,它已经真真实实地发生过了。后来我转念想了一下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许多年轻人对于那一段历史确实不了解,仅仅知道我们跟美国打了一仗而已,再多一点的知道长津湖知道上甘岭,剩下的历史就是两眼一抹黑了;其次《跨过鸭绿江》的编剧水平非常高超,层层递进层层展开,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以我本篇文章一点也不“剧透”,先号召大家都看起来,日后我肯定还要写很多篇文章来分析这部良心大作。
《跨过鸭绿江》有四个亮点。第一,既有大格局,又有小视角。从宏观的国际局势:美国人、苏联人、台湾蒋氏匪帮之间的博弈都有所展示,斯大林、杜鲁门、麦克阿瑟的特型演员都非常到位。从我们这边来看,高层的决策自然不必说了;中层如邓华、洪学智的站前筹备工作;基层的每一场战斗,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都详尽的展示了出来。颇有当年《大决战》三部曲的遗风。
第二,演员在线。最近主旋律电影从《建军大业》到《我和我的祖国》,总喜欢用一些小鲜肉、流量明星,我认可他们带来的广告效应,但是完全不认可他们的演技和对作品质量的提升。譬如《建军大业》里欧豪饰演的叶挺增加了很多端着轻机枪冲锋的桥段,采访演员说这是他理解的前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让人无语凝噎。
这部《跨过鸭绿江》,终于不请流量明星来“助阵”了。唐国强又一次饰演毛主席——现在真也就是他能演主席了,最近一些特型演员都没内味了;王伍福73岁高龄继续饰演朱总司令;饰演周总理的孙维民也是老牌特型演员了,早在《大进军》《大转折》中就跟古月搭戏了。不过看的时候会觉得总理的口音有点怪,我猜测这可能是老特型演员的惯性罢了。以前的特型演员都是说方言的,总理的绍兴话非常柔和,本身发音的重音就不一样。譬如说绍兴话主(四声)席(轻声)啊,重音在第一个字,非常自然;换成普通话之后就是剧里面的样子了,略微有些别扭,但问题不大。

略有遗憾的是彭德怀元帅和毛岸英的选角,感觉跟历史上的气质差一点。譬如彭总这种难以遮掩的霸气外露,总感觉展现的不是很够,而毛岸英演员的演技略显稚嫩了,跟老戏骨们对戏的时候缺陷非常明显。
第三,史实的考据详实。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跨过鸭绿江》对标的是《长征》《延安颂》级别的史诗剧,是国家主抓的大项目,肯定不会像管虎那样不着边际自由发挥去。说一些细节,毛岸英回乡扫墓时,主席跟他说的原话,一句一字都是历史原载,分毫不差,包括那句“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唯独多了一句话是“帮我上两炷香”,这是符合剧作创作的逻辑,毕竟跟史书不同,现实父子交谈中需要有一些符合情景的、口语层面的内容。

再比如,汽车兵培训那一段,有一个仅仅露脸几十秒的科长张仲三,我查了一下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一位传奇的老战士,也可以看到这部剧在史实的考据上是禁得住推敲的。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众所周知的,我们曾经有很多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如大型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和电影《北纬三十八度》由于众所不知的原因未能与观众见面……
二十年过去了,终于陆续有抗美援朝题材的文艺作品了,然而许多老战士都不在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也不在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像去年《金刚川》上映的时候,管虎这个二五仔塞了不少私货,但是我还是没有骂它,就是因为这一题材背负了太多太多。《金刚川》也不是管虎的私人财产,背后也有无数平凡的工作人员为之努力和付出;但是你要夸它吧,就难免被这个二五仔膈应……今天终于有一部能光明正大夸出口的抗美援朝影视作品了。
说完了好的地方,我们再说一说不足之处。很明显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略次要矛盾。
《跨过鸭绿江》最大的问题还是赶工痕迹有些明显,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战争戏中,有明显的剪辑痕迹和与主体风格的不搭、穿帮。据坊间传闻,这部戏用了很多《抗美援朝》和《北纬三十八度》战争戏镜头。如果是真的,也很感慨啊,曾经的老前辈们把最后一点心血支援给了后辈,自己彻底消失在了遗忘的长河中,让后辈完成他们未竟的心愿与使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