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两周前,“北大人”联合“北大体育”共同发起《我和我的北大体育》主题征文活动。得到校友们的广泛关注,小编在投稿邮箱中发现一篇2018级数学学院本科在读同学的投稿,开篇有这样一句话:“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同学、校友们能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快乐。”或许这是刚刚大三的他,在北大最宝贵的收获。
真诚的希望,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更多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通过文字“打卡”体验如今的北大体育。今天,让我一起跟随郭子棋同学的笔触,走进他北大游泳乙队的故事。
写在前面
平凡的“泳”者 
写这篇文章其实是一时兴起,偶然看到了公众号上的征文推送,加之刚刚参加完北大杯游泳比赛,就决定写一些东西来纪念自己在北大的运动(主要是游泳)生涯,分享一些自己在北大重新开启对于游泳这项运动的追求的心路历程。
同时也特别感谢校游泳乙队的教练和队员们对我的关怀。我也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同学、校友们能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快乐。
初见
平凡的“泳”者 
2018年的秋天,我来到了北大。入学之前,我对北大有无数多个设想,包括有一个干净漂亮的游泳馆。
在我大概五岁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给我报名参加游泳班,理由是我的身体不好经常感冒,游泳应该有助于自身免疫力。(后来我发现游泳队里好几个从小游泳的队友都这么说自己为啥自幼便习得游泳)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辗转很多个训练班,除了外出旅游和生病,我几乎保持了每周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少年时代,我曾经一度非常反感这项运动,非常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求我花那么多时间在这种似乎看不见收获的事情上。后来这种情绪自然是随着我的成长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于在泳池中拼搏的本能渴望。
我的游泳技艺也愈加精湛,六年级时凭借50m仰泳达到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的标准,初二又达了二级。
到了学习紧张的高中,游泳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以至于高二那年我几乎没有时间来到泳池,我的水平在那时候退步了很多。所幸等到高三因数学竞赛得以报送北京大学,我又重新拾起了这项爱好。
所以,在迅速打探好了邱德拔游泳馆的情况后,我便果断地办下了一张游泳年卡,开启了在北大的游泳时光。
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游泳是一项孤独的运动。虽然过去训练的时候时常有教练的指导,也有很多关系很好的朋友们在泳池里无话不谈,但真正游起来便是一个人的战斗。
每一下划手和打腿,每一次换气,我的脑海里总会闪动着各种天马行空的片段,其中有的是今天发生的琐事,有的是才听到的新歌,更多的时候则是“再坚持一下,还有多少圈就休息了”。
来到北大,一开始我并没有找到游泳的组织,大概也是没有想过去找,于是我就自己给自己安排游泳的任务。在我大一上时,每一个星期五星期六的晚上七八点钟,我都会去邱德拔游泳馆练上一个多小时,每次的计划大概就是8*100m,4*200m或2*400m这样一组,一共游上两三组再短暂练习一下冲刺。
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这种计划很单调,不过不知不觉中竟然也坚持下来了。但每次自己练完,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就像是刚刚把自己的房间来了一个彻底的大扫除,终于可以躺在地上好好的享受一番的感觉。
奋战
平凡的“泳”者 
如果说在北大,我遇到过什么很巧合但又很幸运的事,那一定就是我加入校游泳乙队了。
大一下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发了一份北大杯赛事报名的推送。我随意地点了进去,发现里面游泳一项赫然在列,后来我才知道这好像是北大杯第一次加入游泳这项运动。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报名了50m自由泳和50m仰泳两项。2019年3月24日的早上,北大杯游泳比赛在邱德拔游泳馆正式开始。
其实在参加比赛前我“慌的一批”,当时数院一共就两男一女报名参赛,另一个男生还鸽了。对于其他参赛选手的水平,我更是一无所知,以至于我当时在赛前发了一条“为什么我感觉别人都比我专业[doge]”的票圈。
比赛的过程也非常有趣,由于平时游泳馆是禁止跳水的,那时我已经大半年没有从跳台上跳水出发过了,所以比50m自由泳的时候,我不仅把自己的游泳眼镜给跳翻了,还差一点把游泳裤给跳没了(这可真是太丢脸了)。
但比赛的结果出人意料的好,50m自由泳我以30s出头的成绩拿了第三,随后的50m仰泳我则是以以一个超过二级标准的成绩一举夺冠。那天的喜悦我现在已经难以描述了,大概是发了一条配图的长票圈,还犒劳自己一顿大餐。但有一件事让我现在都经常和别人讲,就是女子组的50m仰泳冠军的成绩竟然比我还要快,这也是我之后的队友(现在是乙队的队长)瑞恒。
北大杯之后不久,校乙队便有人邀请我参加游泳队,当时我一度以为这是个野鸡组织,但得知不仅有老师同学的指导,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还能够免费在特定时段参加游泳训练(甚至可以随便咕咕咕),我当机立断答应了。
当然,我的想法也因这次北大杯和加入乙队发生了转变。从高中到大一上,我都认为初中时达到二级大概是我这辈子游泳水平的顶峰了,包括大一上自己来训练,无论是和别人说还是自己的目的,都是想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至于成绩水平都几乎没有考虑过。
这种感受其实让我的运动时光一度有些压抑,因为每一次练习,都仿佛有一个过去那个巅峰的我在和我对抗,而每一次我都会输。我的想法也一直都是“以前我8*100m能有多少配速,现在我争取恢复一些”这样的,以至于我有些怀疑甚至是害怕自己是否永远就被笼罩在过去的阴影中,所做的努力宛若衰落的文明对逝去盛世的勉强追忆。
但从那次北大杯起,我突然发觉自己身体状态正是巅峰,为什么不可以打破这些心中的桎梏去追逐更好的成绩。不过不得不说,那时的目标也不是很明确,就是想着自己能不能在校队里好好训练,再变强一点,说不定还能在北京市比赛搏一个奖。
总之,我就这样加入了校乙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游泳旅程。初来乍到,我表现得有些羞涩,好多队友都说不上两句话。但队里可谓是卧虎藏龙,一时间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乡巴佬进城一样,一下子见到了一众顶尖高手。
乙队队员合影
除了前面说的实力超过我的女生瑞恒和最先与我认识,非常友善的启哥,还有曾经达到过健将水平的温哥,血条大概是我三四倍长,怎么游都游不累的子轩,以及不怎么来训练但是在北大杯将我轻松击败的两位学长。当然还有余教练,虽然她主要负责甲队的训练,但也时不时的给我一些技术纠正和动作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就这样一次次的训练,我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自己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展望
平凡的“泳”者 
2019年的冬天,我第一次作为北大校队的一员参加首都高等学校游泳比赛。当时比赛是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大家6点左右就起床了,然后坐包车去参加比赛。
如果说那次比赛有什么有趣的小插曲,那就是诺大一个游泳馆厕所位置却很少,排了很长一串队。
我一共有两个项目,分别是50m和100m仰泳,分别在上下午。除了早上和中午进行了短暂的试水,大部分时间我都坐在统一带来的垫子上思前想后,想要做点什么别的,又因为随时关注比赛动向和持续不退的紧张情绪无法实施。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游100m仰泳,为此我专门练习了滚翻转身,赛前训练的时候还有队友帮我录视频,以便我能够自己不断发掘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最终比赛的结果我很满意,50m仰泳以达到二级的标准拿了第九名,100m仰泳竟然还拿到了第七名。这次比赛的经历又给了我更多的憧憬,可惜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打断了我的训练计划。
疫情期间由于防疫政策,我差不多有半年时间没能下水游泳。回到北大,我更加努力的参加训练,同时也加入了陆上的力量练习,诸如去健身房练习卧推等等。在泳队里我也更加放得开了,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其中不乏有之前不认识的老队员),包括蛙泳水平超群,非常结实的“未来之星”(我起的外号),几乎不来训练但是比赛仍然靠谱的某学姐,和水平暂时还不算很高但进步明显的朴凡,君洋等。
我还是相信游泳是孤独的,但有了这么多的队友们,每一次训练都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乐趣,大家经常相互玩梗,开玩笑,还有男生之间交流练肌肉的经验等等,这些让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正是游泳这项运动,让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了一起,相互之间碰撞出充满活力的火花。我比以前更加期待每一周的游泳训练时间,频率逐渐提升到了一周三次游泳。一切仿佛就像是预设好的程序一样按部就班的执行,没有人催促或者要求我做什么,只是我越来越发觉游泳这项运动就是我的一部分。
当然,我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改进,队里的大佬有时候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动作的问题,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怎么在有这么大问题的情况下还能游下来的。大三上我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除了名次微微进步到了一个第七一个第八以外,我的50m仰泳成绩从35s多跃升到了34s出头,也算是对我付出的肯定。这一次的北大杯,我在这个项目成功卫冕,并且让33.75s的纪录暂时留在了成绩册上。
如果说未来有什么打算,那就是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主项仰泳上成绩再提升一些,向着心中遥远的一级运动员目标继续冲刺;其他泳姿上也争取多练习一些,争取当一个四边形战士。正如那句老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后记
平凡的“泳”者 
其实通篇下来,我没有在文章中提到过一次“平凡”二字。但事实上,我在游泳上的一切付出又是那么平凡,无非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一些本能的幻想。
可是,每一滴平凡的汗水,最终汇成了不平凡的大海。经常有人会问我,包括我自己,为什么自己能够坚持体育活动,在游泳上更是下了血本。
我想我现在的回答是,这并不是什么自律,我也并不相信我是自律的人,我只是期待着变强,渴望在我热爱的事业爱好上能够走得更远,站得更高。这种炽热的追求打破了我的惰性,让我发自内心愿意投身于这些事情上。
在体育中,在精神和肉体上,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其中我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满足和骄傲,促使我继续向前。
在《中间泳道》这部讲述日本泳坛名将池江璃花子战胜白血病,继续坚持游泳的短片里,有一个镜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黑暗中,她再一次站上跳台,跃入水中,留下前行的水花。如同短片中所说的一样,我再一次选择游泳,再一次站在了属于我的跳台上,不为了任何别人,只为自己。
我只想用行动告诉自己,每一次面对过去那个或许辉煌或许虚无的幻影,我都选择了和他一战。
在这不断的挑战和磨练中,我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不平凡的自己。
作者简介
郭 子 棋
四川成都人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基础数学方向
校游泳乙队成员
游泳国家二级运动员
【我和我的北大体育】
主题征文活动
山鹰凌云,绿茵掠影
泳池中似鱼矫捷而灵动,跑道上如风来去也匆匆
体育是一首歌,在燕园的每个角落时时响起
每个北大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激昂旋律
纵使回忆远去,曲调也永远鲜活可及
热血犹在,奋斗不息
提笔写下园子里与体育的点点滴滴
献给永不老去的北大体育
与故事里青葱无惧的自己
“北大人”联合“北大体育”共同发起
《我和我的北大体育》主题征文活动
诚挚邀请您
讲述您与北大体育的故事
凭言辞尽显北大风骨
以笔墨书写体育精魂
将拼搏的无畏,青春的无悔
熔铸成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
迎风而起,代代相续
期待您与北大体育的故事
我们侧耳倾听
征稿对象:全体北大校友
稿件要求:内容不限,需第一人称原创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请来稿者附上姓名、个人简介(如年级、学院等)。如有相关图片、音频、视频,可插入文字中一同发送,图片与视频请尽量保证清晰。文章一经采用,将在“北大人”、“北大体育”微信公众号同步刊发
征稿时间:2021年4月6日至2021年7月9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陈韩梅
联系电话:010-62759621
更·多·精·彩
文字、图片:郭子棋
排版:张艳丽
责编:陈韩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