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仍未结束,经济复苏缓慢展开,面对挑战,企业应当如何内修管理、外拓市场?人才又该如何适应变化、自我革新?

为此,2021年3月18日,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与智联招聘强强联合,共同举办了“逆势启新-2021组织发展论坛”。各界英才云集郑州融通紫荆山宾馆,纵论新形势下的组织发展以及职业成长之道。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了港大ICB客席讲师、美国麻省理工(MIT)斯隆商学院管理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王希苏博士,港大ICB客席讲师、肯耐珂萨首席专家、资深人力资源顾问麦耀泉先生,港大ICB客席讲师、北京冶乐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兼首席顾问吴公鼎先生分别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新零售业态三重维度深入剖析,助力大家更好地理解组织发展新态势,把握时代新机遇。
一流的领导
成就一流的企业
首先,王希苏博士《怎样把自己培养为领袖型职业经理人》为题,通过大量深入浅出的经典案例,指出了领导力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新时代下的领导新范式。
他指出,管理虽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实际上仅仅只是维持了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如果想要再上一个台阶,那就离不开领导力。无数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已经反复证明,没有一流的领导,就没有一流的企业。
故此,当我们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都需要同时承担双重身份——管理和领导,而这两个角色,本质上是不一样的。领导理论大师沃伦·本尼斯曾经说过:“Managers do things right, leaders do the right things”。意即,经理们往往拿出正确的答卷,而领导们则注重于提出正确的问题。这也启发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提拔往上走,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
那么领导力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对此,王博士表示,关键便在于改革、创新、前进。所谓改革,就是改变现行的做法,勇于打破陈规;创新,就是不断推陈出新,而不是惯性维持旧的东西;前进,则是不满足于仅仅完成任务,而是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可以说,一位好的领导者,往往会做得更好、走得更快、干得跟别人不一样。
他谈到,目前国内的一些职业经理人普遍管理能力很强,但领导能力却很弱,经常会把领导和官僚、群众与跟从者等概念混淆在一起。实际上,领导不是地位,亦不同于官场;而应当是角色,是行为,最终促成改革、创新、前进的目的。
此外,在如今这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里,领导模式其实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90后、00后等新生代力量,过去的强势型、精英型、权谋型领导已经越来越不适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与结合,才是今天领导模式的新范式。有意识地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好主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多多扮演运动教练式的角色,才是新时代领导力的大势所趋。
优秀的人力资源
缔造良好的组织能力
随后,麦耀泉先生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人力资源怎样支持企业面对改变》的主题演讲,从世界的快速变迁,反思人力资源应当积极为企业的适应与改变做些什么。
当世界已经开始变得不太一样,面对外部环境的持续压力,企业们往往不得不面临业务转型。而此时,作为员工的我们,如果仍旧拘泥于只干好今天的活儿,那么很快便会惨遭淘汰;面对变化,唯有积极主动地分担老板的工作,让他能够更加全情投入于其他事务,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以F1和越野拉力作为比喻,麦老师指出,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习惯在一个固定赛道里快速运营自己的“F1赛车”,但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就必然需要求新求变,进而逼得大家向灵活多变、快速响应的“越野拉力”转化。此时,人力资源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去支持这种改变,并尽可能地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的落地与执行。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对的战略×合适的组织能力=企业成功。所以当公司在召开战略会议的时候,人力资源绝不应仅仅只是负责端茶倒水甚至置身事外,反而应当积极参与并推动会议讨论,做好相关参谋工作,努力帮助老板做决定,并从组织框架、业务流程、人员能力考核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前几年的市场上一度非常流行风口论,但现在已经不再流行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开始发现,猪飞起来不是问题,飞起来后不让它掉下来才是难题。那么,如何才能够保持企业的状态,让战略能够持续有效地落地呢?显然,从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员工治理等三个方面入手,精心塑造良好的组织能力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业务转型场景之中,麦老师进一步强调,人力资源首先一定要先知先觉、积极推动改变,迎接未来;其次要主动配合调整,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知识。在员工能力上,要多多思考怎么使用5B手段(Build、Buy、Bounce、Bind、Borrow);在员工思维上,要多多琢磨怎么抓好文化绩效,提高团队凝聚力;而在员工治理上,更要积极探索如何打造企业适用的组织体系。
战略资源、变革管理、沟通影响、专业能力、自我评估……未来也许充满未知,但我们能做的也还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现在就要动起来,不断学习新事物,不断强化自己。
差异化的O2O体验
开启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最后,拥有20多年丰富的快消行业营销以及零售管理经验的吴公鼎先生为大家分享题为《新零售环境下的O2O购物者体验》的主旨演讲,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体验案例,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感悟差异化商品与服务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运用,目前国内零售渠道的透明程度已经远远将欧美等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但同时也给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在的企业们,包括那些线上业绩红红火火的零售商们在内,普遍都存在着生意看似不错、但实际毛利却越做越低的困境。对此,吴老师坦言,在一个渠道完全透明的市场里,如果企业无法提供差异化的商品与服务,那么最终毛利就会无限趋近于零。
他指出,虽说商品本身的差异化打造毫无疑问是釜底抽薪之计,但其实“体验”更是整个消费价值链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例如,一份15-20克的咖啡豆本身并不值几毛钱,但如果在打好、冲好之后装在星巴克的杯子里,售价则可高达三十几元,其背后巨大经济价值差异的根源恰恰就在于“体验”二字。
就目前国内的O2O基础设施而言,电脑、智能手机、各色APP应用、快递服务等各方面条件其实都已十分完备,故此,新零售环境下的O2O体验,绝对大有可为。在具体实操方面,吴老师认为,线上跟线下营销的体验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全靠线下或者完全靠线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提醒大家,尽管消费者们在便宜、好用、方便、好玩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且得益于数字化,现在的企业能做的事情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消费者的要求和标准其实也随之水涨船高。
过去的顾客体验一般非常简单,只需要看看好不好,问问朋友比一下价,可能就购买了。而在现在,消费者们除了可以选择实体店购买或者网上购买,还可以看视频直播、去网站比价、找拼团、写评论等等,一切都是交互式的场景,体验生态非常复杂。
故此,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建立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力,势在必行。而具体到新零售环境下的O2O购物者体验上,其核心着力点便在于:效率、乐趣、信任、惊喜、社交、跨界。深入了解你的目标客户,抓住他们的真正痛点,并想办法不花大价钱地巧妙解决,从而让其产生方便、快乐、零阻力、互动感等等良好体验,企业才有机会摆脱同质化竞争,拉高定价,增厚利润。
高屋建瓴,异彩纷呈;拥抱变化,迎接新生。本次逆势启新-2021组织发展论坛衷心期望每一位精英领袖都能把握时代新机遇,通过持续交流和深入学习强化领导力,洞见行业发展先机,构建组织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新思路。
专栏精华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迈出终身学习第一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