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咱们群里很多妈妈在讨论姜Gary的儿子。原来在韩国综艺节目《超人回来了》中,姜Gary的儿子因为记忆力太好,被好多老母亲实名圈粉了。
比如,节目里姜Gary和小好玩卡牌速记游戏,25张卡牌,爸爸只给了小好5分钟的时间去记忆,5分钟后在爸爸Gary合上所有的卡牌盖子后让小好回答每张卡的内容时,小好全都答对!
不仅如此,小好还准确地回忆出一个月前在节目里做16张卡牌速记游戏时的内容,这让Gary和节目制作组都大吃一惊。
也就是说,小好不仅短时记忆一级棒,过往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同样超群。
网上大多数的声音都是夸赞小好“高智商”、“天才”,羡慕小好天生有一个超强大脑,连爸爸自己也这么认为......
但是,记忆力好真的只是天生的吗?如果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娃儿记忆力好好,这事靠后天培养能有用吗?都说记忆力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那我们该做些啥呢?
能的!科学研究上,其实早已有清晰的论断——一个人即便在遗传上的记忆优势没有特别突出,只要后天训练足够到位,他的记忆力也是有机会发展到一个比较极致的水平的
那具体要怎么培养呢?其实稍加留意,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行~
回到开头说的姜Gary。姜Gary虽然并不太理解儿子小好的记忆力怎么来的,甚至说“平时都没教过”,但其实他和小好的日常活动正是一个活脱脱儿童记忆力训练范本。
没有刻意的训练环节,却恰是一些很日常又显得很不经意的做法,促成了一次次的对小好的记忆能力的强化所以今天就具体来说说都有哪些做法。
1
生活中的记忆力训练
咱们都会认为记忆力就是记住事情、信息的能力。事实上,记忆力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链,是一个从识记、保持、再认识到重现的闭环链路。
在这个过程链中,第一步是识记。识记一定是高度依赖于观察(听、闻、触等等感官记忆)所获得的基础信息的,这是大脑所获得的一手材料。
接着第二步是保持记忆以及在记忆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这一步则需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共同来支持和辅助
有一个比较生动的比喻是,在影响人的智力的五大基本要素(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中,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而记忆力则是智力活动的仓库
所以,转换到有意识地训练记忆力,往往不是靠死记硬背在苦苦支撑,而是从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其他看似不相关的能力入手,并且找到一条更为省力的路径。
比如,当Gary带小好去发廊途中经过一处菜市场时,场面就成了父子间的蔬菜常识切磋课,爸爸先是指着一种蔬菜问,“这是什么?”
小好毫不犹豫地说,“黄瓜”。随后,又主动认出了蘑菇、茄子、蒜头、栗子、大枣、海藻等很多种食材,对目之所及的食材名称信口拈来。
但其实从小好的回答来看,他对蔬菜的特性有自己的深层次的认知
比如,他看到一个辣椒是并不只是报出辣椒的名字,而是说,“辣椒很辣,只有爸爸可以吃,小孩子不可以吃。”
接着在看到超级大个的红色菜椒时,他又会镇定自若地分析,“这种红色的辣椒是不辣的。”
小好为什么会对辣椒性状了解得如此透彻?
细看会发现,其实爸爸Gary的拿手好戏就是将丰富的常识输入给小好,并引导小好积极观察。
Gary和小好在一起的时候是个非常典型的话痨爸爸。比如当他在做饭时,即便小好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他也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做菜的过程:
“好烫,这个本来是做华夫饼的锅,爸爸给你烤肉。”
“这是小好喜欢的韩牛,红色的,听这声音……”
“我们现在比较着急,所以一下放三片哦,现在把盖盖上咯。”
再比如,带小好去公园,见儿子停下来看老人下象棋,Gary 就耐心地陪他站在旁边一起看,当然也不忘一通碎碎念:”这是爷爷们在玩游戏,这个游戏是象棋。“
小好对搬家车特别感兴趣,Gary就会提前打听好哪里有搬家车出现,每次都会陪小好一起看上很久很久,丝毫不嫌麻烦……
仔细想想就很明白,Gary带小好泡菜市场、逛公园时的各种观察引导,正是使日常的识记输入与特定的场景产生了密切关联,是非常典型的归类记忆法;在做饭、玩游戏时对各种事物、事情细致入微的语言描摹,其实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小好去思考和联想,对所获得的基础信息进行“深加工处理”
因为接受的输入足够多,小好记忆仓库里储存的信息会越来越丰富;而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引导,也会使他的大脑形成一套更有规律、更快速的信息归类和筛选机制,表现到行为上,就是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非常OK。
2
阅读中的记忆力训练
日常生活可以成为孩子记忆力最好的训练场,而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亲子阅读更是一个随手可得的便捷方式。
以绘本为主要文本的亲子阅读,因为媒介本身的精炼性和趣味性,甚至会比一般的生活场景更加适合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因为在内容优秀的绘本中,画面细节和情节逻辑运用都会有很多精妙的设置,本身就是提升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也就是在促成记忆力水平几个基础要素的提升。
使用绘本阅读进行记忆力的训练我自己也比较有感受。
爸妈们都遇到过孩子有一阵特别沉迷于反复读一本绘本,虽说我和大家分享过关于孩子们喜欢重复读同一故事背后的道理(具体看文末相关链接),但当妈的仍然会觉得好无聊,有时就会想着快点讲完就跳着读,但这操作经常会被孩子发现:“妈妈讲错了,不是这样讲的。”
OK 3岁时并不认字,但只要我有漏讲,他一定会指出来!既然这样,我就干脆琢磨出了一套既可以让自己省力、又不会让他觉得我很敷衍的做法,还能顺便给他一点儿必要的锻炼,就是“踢皮球”
每当我讲得累了,就会把话球踢给OK:“接下来是怎样的呀?OK肯定知道的咯。”
娃儿也是面子的,只要符合他们的表述能力范畴,这球一般都会接,接完马上我就会送上彩虹屁:“哟,说得比妈妈还好嗳。一字不差!”
随着“踢皮球”游戏玩得越来越多,OK复述故事的能力也噌噌噌地上来了。之前在看《幼三国》的时候,里边的很多故事基本都能复述得很溜。
“踢皮球”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基础的复述记忆法通常是对孩子最常用的记忆策略,通过孩子的开口复述,引导他们通过语音信号的转换,加深大脑的相应痕迹
当然,亲子阅读中对记忆有帮助的方法远不止这个,尤其是当孩子开始精读之后,很多锻炼记忆的时机自然而然就会摆在你和孩子面前。
比如在时间充裕、OK也有兴趣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绘本画面上隐藏的各种小细节进行讨论。如果是读一本新的书,也会适当安排一些“猜谜时间”,就像下面这个画面,通过前一页的情节推断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或者从当前主题,联系到相关的有哪些话题。

不断的观察、联想和拓展,目的只是为孩子找到一条方便记忆的前后线索,即所谓的线索记忆法这条线索带出的情景、语言和知识,都会自然而然被吸收形成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记得还是中班的时候,我给OK讲过一本《机器人心里的蓝鸟》,当时围绕候鸟聊了一些简单的小科普。原本以为也就是顺嘴说一说罢了,谁知前几天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时,我偶然听到他正在给小伙伴兴致勃勃地讲燕子为什么春天才会来。
3
游戏里的记忆力训练
当然,如果以上这些还是会让你觉得有点麻烦或者困难的话,再分享给大家一些好上手的小游戏,也是有超多的宝藏可以挖。
对于2-6岁学龄前小朋友,锻炼记忆能力最主要的着手之处就是把抽象的转化为具象的。
比如在下面这个记忆力的训练中,强调的就是要小朋友使用“故事串联记忆方法”。在第一张图片中出现的物品,纯靠记忆会非常难,而如果编成一个”很搞笑“(越搞笑小朋友越来劲、记得住)的故事:
“有一个足球,他碰到了小鸭子,他们说我们一起坐汽车出去玩吧。于是他们开着车,碰到了小熊,小熊说,我们去坐火车吧,火车上还可以拍皮球。”
故事可以很无厘头、完全没有逻辑,都没有问题,只要能说下来,再去看下面这张图片,就能很轻松地找出刚才说过的物品了。
所以,从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两个层面,我给大家找了几款比较经典的记忆力训练小游戏,妈妈们可以和娃玩起来。
>>听觉记忆-拍手掌记次数
适合年龄:3岁+
玩法:家长先让孩子闭上眼睛,自己拍手,然后问孩子拍了几下。孩子答对后,再继续重复进行。稍大的孩子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比如拍手时可以先拍几次,停顿,再拍,再停,再拍,拍完问孩子一共拍了多少下。
>>听觉记忆-传递悄悄话
适合年龄:4岁+
玩法:这个游戏适合全家人玩(3人+)。开玩之前,家长先在脑海里搜罗一下,准备足够多的游戏词语(可以是好玩的话,可以是事物名称,也可以是某本书里的角色姓名),然后挑一个小声告诉孩子,并让他把这个词小声告诉另一位家人,几圈轮下来,让最后接受信息的人公布他听到的是什么。
可以由浅入深地玩,一开始传递两个字,渐渐可以升级到三四个字、七八个字甚至是一整句话。
>>视觉记忆-趣味找物
适合年龄:3岁+
玩法:在孩子现有的玩具或用品中,搜罗大小合适的10余件,找一块纱布。开玩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所有的物品两分钟,然后闭上眼睛。这时偷偷将其中一到两件拿走,用纱布盖上。孩子睁开眼睛后,揭开纱布,问问他什么东西不见了。
如果是大点的孩子,想把这个游戏要玩得高难度一点儿,在找来的物件上增加相似度(同形状但不同颜色的积木),或是增加物件数量,都可以。
>>视觉记忆-还原物体位置
适合年龄:5岁+
方法:准备一张大方格纸,一些常见的动物卡片或数字卡片。在每一个格子中摆进4种小动物卡片或数字卡片,让孩子仔细观察一会儿后,拿掉上面放的东西。让孩子凭借记忆,还原顺序或者是摆放形状。
如果孩子能够轻松还原,则可以把4张卡片升级为6种或是8种,慢慢增加难度,重复玩。
上面介绍的这几款游戏,爸妈们和孩子是可以互换角色去玩的,这样,孩子就不会总是感觉“被考核”,会觉得更有趣一些,持续玩下去的动力也会更足哦。
相关阅读
因为经常推送时间比较晚,很多妈妈说早上一起床就被各种公号的推送给淹没了,经常找不到我的文章。真的不想和大家走散,还请亲们把我的公号设为星标,这样我的公号就会置顶在你的阅读列表中啦。
像这样操作起来哦↓↓↓

↓↓↓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我的微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