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及贸易战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起伏,面对全新的金融环境,2021年1月21日,港大ICB特邀孙东宁博士与Jimmy老师展开了一场以“量化棱镜里的投资实践”为主题的演讲。演讲围绕量化原理在金融市场上的广泛应用而展开,深入分析了量化方法对于解决买卖市场核心问题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港大ICB高级课程主任暨首席讲师邹宇先生线上主持了本次主题演讲。港大ICB校友、期货公司、券商、银行、私募基金中高管及高净值人群观看了本次讲座,并与主讲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本次主讲嘉宾孙东宁博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量化投资俱乐部执行理事。孙博士拥有十余年的美国华尔街投资经验,任职于多家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2014年11月入职平安基金公司,担任量化投资总监、投决会委员、衍生品与量化投资中心总经理和公募基金经理,负责量化投资、衍生品投资和跨境投资业务。以下摘取孙博士部分分享内容,以飨读者。

自然科学研究中提取的方法论
指导投资实践
孙东宁博士以力学为切入点,介绍了牛顿力学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优美理论体系中所蕴藏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他认为,当科学着手解决一个问题或研究一个系统行为时,遵循着特定的方法论:
第一,解析化。分析影响行为或模式的各种可能的因素,加以证真或证伪排除;
第二,逻辑体系化与数量化。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或机理,追求逻辑自洽;
第三,实证化。检验模型是否于实际观测数据相吻合,获得对系统行为与机理的解释,并加以预测,用新的观测来检验预测的结果,是一个迭代发展与修正的过程。 
孙东宁博士强调,科学在研究自然系统如行星绕日公转体系时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对于投资领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与相对封闭、影响因素相对单一的自然系统所不同,投资系统例如股票市场是一个相对开放、不确定性强和噪声充斥的系统,受到诸如宏观经济、公司治理、货币与产业政策、资金流向甚至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市场与投资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相互作用,具有所谓反身性。因此,投资对于自然科学的借鉴,不是简单地寻求套用某种结论,而是借鉴其方法论。孙博士随后以买方因子投资和卖方衍生品做市商业务为例,讲解了量化方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善用投资因子以获得超额收益
 “因子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寻找对股票收益率具有解释性和预测性的一系列指标,精选股票,控制股票的资金权重,使所构建的股票组合超越市场基准,获得超额收益。专业的量化投资机构采用从数据管理到信号挖掘,到组合构建,到交易实现的一套系统化的投资构架。
孙博士通过自己团队的实证性研究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的因子投资有效性。基于股票收益率等于每股盈利与市盈率的乘积这样一个简单的关系,因子可以分解为盈利因子(财务基本面因子)和估值因子(量价因子)两大类。盈利的变化及预期的改变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的反映,是上市公司股价的基本面基础,实证表明这类因子在国内外股票市场普遍适用,在市场上长期有效,而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上升,这类因子的效果具有强化的趋势。相比而言,在A股市场上,过去的很多年时间里收益率反转因子和换手率因子等等与量价相关的因子常常具有超越基本面因子的、更加显著的选股效果。因此,A股市场的因子投资实践中,有经验的量化基金经理同时关注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孙博士指出2019年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资金占比的提高,频繁交易让位于较长时间持有,关注价格波动让位于对盈利、质量与成长的关注,市场呈现出青睐优势行业与优质上市公司的结构性行情,相应的优势股票不同于以往“高抛低吸”下的波动性走势,而是呈现出“强者恒强”式的高动量与低波动模式。
孙博士谈到随着因子投资方式更广泛的采用,因子选择的雷同性导致“因子拥挤”现象,减弱了因子投资效果,这对因子开发的广度与精细化都提出了挑战。并且,在行业和个股呈现出显著结构化的行情下,不同的量化团队探索广泛的综合因子策略或行业/因子精选策略两条不同的方式。后者通过对行业景气度、关注度的判断和资金流向的分析,选择行业和因子,并在因子选股基础上进行优质个股替代。
关于交易环节的量化方法,孙博士介绍了限价单订单簿等市场微结构以及对价格形成过程的建模,并介绍了在交易中拆单发单(算法交易)以及监管角度对市场价格波动预测和对交易规则(如熔断机制)市场影响的量化模拟的案例。
衍生品做市商业务与量化方法
在定价与风险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孙博士指出,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大资管需求。传统的“非标+房地产+信托管理”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普通散户、高净值个人、险资、企业年金、养老金、社保等多层次的客户对风险和收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根据客户收益和风险偏好进行高中低分层,寻找与之匹配的解决方案,对接合适的产品,是未来大资管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样一个图景中包含着对多重角色的需求,包括资产管理人、投资策略和产品(CTA,高频,Alpha,行业和风格基金,绝对收益,固收+等等)、数据和分析工具的提供方、量化回测与交易平台、投资顾问(产品和管理人库, 精细的风格分析,为投资人匹配合适的资产管理人和产品)以及金融市场工具的提供者。第二个方向是券商业务。券商的作用会加强,未来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中介和工具提供方,并通过做市商的功能为市场工具提供流动性。
孙博士认为中国券商多集中于经纪与投行业务,同质化非常严重,并呈现出显著的头部化倾向。 所以,券商行业会出现整合,同时一些券商可能会追求特色业务发展,做市商业务是一个可能的选择方向。
金融衍生品市场有两类交易渠道,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适合标准化的产品,便于交易撮合;场外市场的询价、议价、成交的模式则更适合于结构复杂、个性化的产品。做市商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场外模式。做市商在场外市场上同时提供产品的买卖双边报价,一旦对手方接受做市商报价,则做市商有义务与对手方按照报价成交。有资格的做市商每月有对所做市产品进行做市交易的最少时间要求,以保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做市商最基本的获利手段是在买和卖的报价中间赚取价差,作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回报。但是,做市商买进产品和卖出产品的之间由于时间差异、数量差异和产品结构差异,导致产品的净持仓,因此做市商面对净持仓的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因此,做市商必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
1)产品的合理定价;
2)衡量持仓产品的市场风险并进行合理的对冲以压降市场风险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对此,孙博士介绍通过量化方法解决上市两个核心问题的思路:由具有市场流动性和透明性的产品进行合理的组合,复制出所关心产品的价格,由此获得其价格,并且避免定价错误导致被交易对手套利。而这些用于复制持仓产品的基础产品的种类和相应数量构成了持仓风险的描述和对冲的依据。
在主题演讲最后,孙博士提到了做市商发展的新前沿方向--人工智能的应用,并表示目前国际上有实力的券商已经在探索在不完备的市场上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从历史数据中学习与衍生品具有风险关联的基础产品的数量关系,从而给出衍生品对冲工具的头寸。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围绕金融投资领域的热点话题向孙博士提出了咨询,孙博士进行了一对一解答。孙东宁博士的本次演讲为港大ICB校友及业内外人士展示出投资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也让大家对于证券投资的科学路径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此外,邹宇(Jimmy)老师作为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课程(BFID)的首席讲师和高级课程主任,也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方法发表了独到见解,并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课程的独特优势——同学们可以系统性地学习未来投资的大趋势、掌握专业的投资理财工具和策略、理论+实战结合训练自己的投资思维等,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热切关注。
港大ICB财金管理系以“迎向中国新经济时代,掌握现代金融商业应用与管理”为主线,依托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优势,整合亚洲专业教育资源,融合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专业人才,以及兼具优质金融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
为满足公众需求,本次线下活动的完整视频在商管e课、36氪、网易财经等平台均可同步观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专栏精华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了解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